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周易》《易经》和《易传》有什么区别?

梵高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春秋公羊

我们常常看到书架上摆满了《易经》、《周易》、《易传》,那么三者到底有何区别呢?

首先,《周易》的名声出现得最早,《周礼春官大卜》也就是所说的《周易》,“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在当时,《周礼》所说的《周易》到底有没有包含《十翼》呢?以我个人之力,终究无法考证,而且这个涉及到《周礼》的成书年代的考究,学界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而《易经》的名声最早是出现在汉初,汉初设立五经博士,此后开始称为《易经》,其实当时的版本还应包括《十翼》,或者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点由帛书《周易》的出土可以作为证据,并且二者的内涵基本相似。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易经》只是涉及《周易》里面的卦辞和爻辞,还没有涉及到其它方面。

那么《易传》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十翼》,是孔子专门用来解释《周易》的作品,成书时间大致是从战国到汉朝初期。《易传》分为几个板块,分别为《彖传》上下部、《大象传》上下部、《文言传》、《系辞》上下部以及《序卦传》和《杂卦传》等,而此书并非孔子一人所作,现如今的版本和《周易》已经融会贯通,无法分割。

国粹扇子 要失传的手艺 有人懂吗

《周易》《易经》和《易传》有什么区别?

区别:

1、编纂者不同。

2、创作时代不同。

3、内容不同,范围不同。

具体如下:

《春秋》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左传》旧时相传是左丘明所作;“春秋三传”由战国人编订。

《春秋》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左传》是春秋末年的著作;“春秋三传”是战国时期编订的。

所以,《春秋》是一部国史;《左传》是对《春秋》的注解;“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音谷梁)三本典籍的合称,包括《左传》,是后人对《春秋》的注解的合称。

扩展资料:

春秋三传的争议

公羊、谷梁二传用汉时的隶书写成,称为今文春秋传。左传文字则是古文,秦禁诗书后,左传不见于世,到了汉朝,由北平侯张苍献出,称为古文春秋传。

《文心雕龙》史传篇说:「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于后」。左公谷三传都是转受春秋经旨,以授后世者,但左传详于记事,公羊谷梁详于诂经。诂经必须依经训解,所以春秋所无者,公羊谷梁未尝言之。

记叙事实,则须原始要终。所以左氏或把事实列在经文之前,以叙其始。或把事实置于经文之后,以终结其义。或为春秋经文所无者,而左传特着其事。或为春秋所有者,而左传不蓍其事。

因此,西汉今文博士曾谓左氏不传春秋,而以公羊谷梁为得春秋真意。然而古文家看今文公谷,口传了好几代,是否不失圣人之意,也很值得怀疑。

三传今古文之争,自汉代到近代,仍然得不到结论。四库简目综评,左氏褒贬或有不确之处,但所述事实,都是根据古代正史,如果不明事迹的始末,何能臆断是非,所以,研读春秋,必以左传为根柢。

公羊传自子夏到公羊寿,经过六传,皆是口耳授受,又加经师附益,难免不失圣人之意,然而大义相传,究竟有其所受之本。谷梁子与公羊同师,文比公羊更少,但有些精义,或为公羊所不及。此论可谓公允。

左氏所记的事实,有很多是出乎一般人了解之外者,如庄公八年,齐侯在野外看见一头大豕,竟是冤死的公子彭生所变,齐侯怒而射之,豕人立而啼。又如昭公七年,郑子产讲述禹王之父鲧死后化为黄熊(一作熊)。其它尚有很多鬼神之事,以及卜筮祸福之期等。这在讲究现实人生的学者看来,确是奇异。

所以范宁在他的谷梁传序文里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然而理藉事明,奇事愈多,则其供给学者的见闻愈广,学者可以深悉前因后果,眼界为之大开,探索经义自然便利。故以左传为主,兼采公谷二家,实为研读春秋的正途。

百度百科—《春秋》(春秋经)

百度百科—《左传》

百度百科—春秋三传

由于电风扇与空调的冲击,折扇与团扇这样的传统行业面临倒闭,制扇技艺有很多都失传了,这是个很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苏州的制扇技艺已经申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受到保护但是没有经济利益的带动,发展仍然有限,现在苏扇中最有规模的当属“盛风苏扇”了,作为苏扇技艺的传承者,一直广受好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