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规范
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完善、修订《大学生行为规范》等规定,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公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和劳动观念教育-工作有成效。
基本道德规范熟记并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课堂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遵守课堂考试纪律。
公共场所行为规范在公共场所衣着整洁,不大声喧哗,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及杂物,不往窗外、走廊泼倒脏水、脏物。男女交往举止得体,公共场所不得有不文明行为。
文化娱乐规范不传看、制作不健康、不道德的书籍、音像制品和网页。不在非运动场所踢、打球。
文明就餐文明就餐,不喧哗、不插队、不浪费饭菜。
宿舍卫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多加各项公益劳动。学生能够自己打扫宿舍卫生,且保持良好。
1、学习从众。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
2、消费从众,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
3、恋爱从众,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
决策中的从众心理
在集体决策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参与决策者不愿意标新立异,做那个与众不同的人,以免被他人孤立。二是参与者对问题不了解,心中缺乏主见。三是参与者见大多数人的意见都差不多,尽管自己有不同的看法,却羞于表达,也担心大家不接受,于是索性人云亦云,随大流。
无论是什么原因,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集体决策时没有人会站出来捍卫真理或坚持己见,如果有少数人有预谋地抢先发言,占据先机,那么很有可能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表示赞同,这样会形成损害集体利益的危险决策。
盲从导致个体思维的丧失
消极从众会抑制个体思维,使人陷入盲目从众。物理学家福尔顿在测量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时,运用了新的测量方法,最终的结果是传统理论的数值的500倍,福尔顿觉得这个结果太离谱,一旦公布会引来质疑的声音,大家会认为自己是在哗众取宠,所以他没有公布这个数字。
可事实证明福尔顿的结果其实是正确的,他因为一时的犹豫和对传统理念的屈服,错过了震惊科学界的机会,这让福尔顿追悔莫及。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