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腺癌的诊断鉴别
对于肺癌的诊断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 X 线检查: X 线检查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重要手段。通过 X 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病例 X 线检查虽尚未能显现肿块,但可能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 、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支气管镜可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情况。窥见癌肿或癌性浸润者,可采取组织供病理切片检查,或吸取支气管分泌物作细胞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判定组织学类型。
3 、放射性核素检查: 67Ga- 枸橼酸盐等放射性药物对肺癌及其转移病灶有亲和力,静脉注射后能在癌肿中浓聚,可用于肺癌的定位,显示癌病的范围,阳性率可达 90% 左右。
4 、细胞学检查:多数原发性肺癌病人在痰液中可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因此 痰 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普查和诊断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中央型肺癌 痰 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 70 ~ 90% ,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 50% 左右,因此 痰 细胞学检查阴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5 、剖胸探查术:肺部肿块经多种方法检查和短期试探性治疗仍未能明确病变的性质,肺癌的可能性又不能排除,如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应作剖胸探查术。术中根据病变情况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这样可避免延误病情致使肺癌病例失去早期治疗的时机。
由于癌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不同,医学上将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后者又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等。
肺癌也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能产生一些激素酶、抗原、胎蛋白等生物性物质、但这些癌肿标记物对肺癌的确诊尚无应用价值,临床医师对中年以上久咳不愈或出现血痰以及肺部 X 线检查发现性质未明 的块影或 炎变的病例,均应高度警惕。肺癌患者应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肺癌晚期转移与恶化的可能性。
6 、 ECT 检查: ECT 骨显像比普通 X 线片提早 3 ~ 6 个月发现病灶,可以较早地发现骨转移灶。如病变已达 中期骨 病灶部 脱钙达其 含量的 30% ~ 50% 以上, X 线片与骨显像都有阳 性发现,如病灶 部成骨反应 静止,代谢不活跃,则骨显像为阴性 X 线片为阳性,二者互补,可以提高诊断率。
7 、 纵隔 镜检查:当 CT 可见气管前、旁及隆突下等 (2 , 4 , 7) 组淋巴结肿大时应全麻下行 纵隔 镜检查。在胸骨上凹部做横切口,钝性分离颈前软组织到达气管前间隙,钝性游离出气管前通道,置入观察镜缓慢通过无名动脉之后方,观察气管旁、气管支气管角及隆突下等部位的肿大淋巴结,用特制活检 钳 解剖剥离取得活组织。临床资料显示总的阳性率 39% ,死亡率约占 0.04% , 1.2% 发生并发症如气胸、喉返神经麻痹、出血、发热等。
鉴别诊断
主要与 肺其他 类型的肿瘤相鉴别,其次应与胸膜间皮瘤鉴别,主要依赖病理检查鉴别,如获得活组织病理困难,则依靠生物学行为及影像 学表现 相鉴别,但往往鉴别困难。
1. 良性肿瘤:常见的有肺错构瘤、支气管肺囊肿、巨大淋巴结增生、炎性肌母细胞瘤、硬化性血管瘤、结核瘤、动静脉瘘和肺隔离症等。这些良性病变在影像检查上各有其特点,若与恶性肿瘤不易区别时,应当考虑手术切除。
2. 结核性病变:是肺部疾病中较常见也是最容易与肺癌相混淆的病变。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或延误治疗。对于临床上难于鉴别的病变,应当反复做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直至开胸探查。在明确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前禁忌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或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但可进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及密切随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不能作为排除肺癌的指标。
3. 肺炎:大约有 1/4 的肺癌早期以肺炎的形式出现。对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应当高度警惕有肺癌可能。
4. 其他:包括发生在肺部的一些少见、罕见的良、恶性肿瘤,如肺纤维瘤、肺脂肪瘤等,术前往往难以鉴别。
肺腺癌到底是什么癌?
肺腺癌如何鉴别诊断?
胃癌在临床上是属于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一直位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肺癌的发病年龄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但是从临床上来看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同时女性,患肺腺癌的比例是比较高的,那么肺腺癌如何鉴别诊断呢?
1、首先肺癌大致在临床上可以分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的肺腺癌,从临床症状上来看对于其他肺癌病理类型来看没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憋喘,全身乏力低热等情况。
2、过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肺腺癌患者一般以女性不吸烟的为主,在临床上是属于周围型肺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的外周带有占位,可有多发的转移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来看,对于肺癌肿瘤标志物常用的有鳞状细胞相关抗原,神经元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等。床上对于肺腺癌的转轴表职务主要是参考癌胚抗原,所以在临床上对于出现有单纯有癌胚抗原升高且还有肺部明显占位的患者,可以考虑肺腺癌的可能。
3、通过病理诊断来进行全面的鉴别区分。班进行支气管近或者局部的穿刺活检来病理确诊,可以完全区分鳞癌,腺癌以及小细胞癌,为后续肺腺癌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总体上来说,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主要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最终要通过病理诊断来进行确诊。
肺腺癌(英语:lung adenocarcinoma)是肺癌的一种,属于非小细胞肺癌。
不同于鳞状细胞肺癌,肺腺癌较容易发生于年轻女性、有抽烟史、亚洲族群。在肺部的位置常较周边,肿瘤扩大的速度较慢(倍增时间约120天)。早期无征兆,通常诊断出来时已经是晚期。
肺癌的细胞型态,85% 以上属于非小细胞肺癌,只有小于 15% 是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又区分为:腺癌、鳞状细胞癌与分化欠佳的大细胞癌。
台湾人肺癌在流行病学上部分特征与西方国家不同,包括:女性肺癌的发生率特别高,西方国家之男性肺癌的死亡率是女性的 7~8倍,台湾则只有 1.8 倍;欧美国家的肺癌患者 85% 是吸烟者,在台湾则不及 50%。
无论男女肺癌之细胞型态均以腺癌为主,根据 2012 年统计,女性肺癌有高达 82% 是腺癌,男性肺癌也有 49% 是腺癌;肺腺癌的临床表现以周边型居多,早期多无症状,容易延迟诊断。
风险因素
根据护士健康研究,长期吸烟后患肺腺癌的风险显着增加:与从不吸烟者相比,之前吸烟时间为 30-40 年的吸烟者患肺腺癌的可能性是其两倍以上(相对风险约为 2.4);超过 40 年的持续时间将相对风险增加到 5。
这种癌症通常见于肺的外周,与小细胞肺癌和鳞状细胞肺癌相反,两者都倾向于位于更中心的位置,尽管它也可能作为中心病变发生。由于未知原因,它经常与周围肺瘢痕有关。目前的理论是疤痕很可能继发于肿瘤,而不是导致肿瘤。
腺癌在吸烟者中的发病率增加,是非吸烟者和女性中最常见的肺癌类型。更深地吸入香烟烟雾会导致外周病变,这在肺腺癌中经常发生。通常,与其他亚型相比,腺癌生长更慢,形成的肿块更小。然而,它往往会在早期转移。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