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有哪些大学
长沙有哪些大学如下:
1、国防科技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本校是直属于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告肢态校。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院校之一,是纳入国家“双一流”建设支持的院校。
2、中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 工程”,实力是不容小觑,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也具袜源备着较高的知名度与认可度。
3、湖南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办学历史悠久,影响力颇大,前身是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等学府。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
4、湖南师范大学,简称“湖南师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国立师范学院。
扩展内容:
长沙有什么大学?
长沙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
长沙的大学有哪些?
长沙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
日前,笔者走访了湖南长沙的几所大学,申请自费的学生多得“吓怕了”高校招生办的同志。湖南医科大学今年自费生的名额只有100多人,高考分数和录取线一出来,申请自费的就寻上门来。两天时间,就有近500人报了名,而且一 天比一天多。该校因怕善后工作难处理,第三天,即对前来报名的予以拒绝。湖南师范大学同样是报名两天,即多达600人,同样是怕善后工作棘手,第三天也赶紧刹车,但那张“自费报名己满”的白纸告示,仍挡不住前来探询的学生和家长。停报之后,联系的人依然络绎不绝。湖南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也是门庭若市。
自费读书如此火爆,其原因又是什么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如下几点原因。记者采访中遇到前往长沙市帮助学生联系自费就读高校的湖南衡阳钢管厂子弟学校校长黄先通。他谈到这股热浪的起因时,说:“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方针,公费与自费即将并轨,将来不再搞公费就读,准备全部实现自费就读。在全面铺开之前,现在已经有一些高校率先开始执行,例如湖南省的湘潭大学,广东省的大部分高校,今年就全部是自费。现在家长们的政策意识很强,都懂政策。既然明年就将大面积实行公费、自费并轨,学费都自负,分配进行双向选择,今年既然上了自费线的学生,又何苦去再复读一年呢?谁也担保不了明年就能考得很好。要是明年考砸了,岂不是误了孩子的前程?教育的改革,无疑是自费读书火爆的一 个主要原因。在自费就读者中,有一部分人已经上了公费大专线。他们却舍弃大专不读,情愿自费读本科。在长沙铁道学院,记者与正在排队领取报名表的一位刘先生闲聊中得知,他在衡阳市某化工厂工作,儿子这一次上了专科分数线,但不愿去读大专,坚持要读本科。他很支持儿子“一步到位”的观点。刘先生说,他是中专毕业,几十年的经历让他为这个中专学历而委屈,评职称、提工资,几乎每一次都让他感到难堪和尴尬。为了避免这份尴尬,40岁那一年,他咬着牙拿到了自学大专文凭。想想自己的经历,再想想将来文化层次都普遍较高的现实,与其现在读专科,将来再用百倍努力去读本科,不如现在就读本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于学历档次已越来越看重。
读自费要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这个钱的数目虽然因校因专业而异,但数目却都是可观的。读本科毕业,学费、就餐及零用,少则两万,多则7-8万。国家教委一项调查表明,培养一个本科学生,年均达到1万元,4年即为4万元。旁观者说,与其花这么多钱去读书,还不如将它存起来,挣利息,或是去做生意。
当局者又怎么解释自己这份痴迷呢?记者在湖南师范大学采访了一位大婶,她是衡阳市某机械厂的一名工人,她的女儿今年报名自费读湖南师范大学的英语教育专业。她告诉记者,家里存了些钱,这钱与其将来为孩子办嫁妆用,不如让她去读书用,读了书,学了本事,她将来可以自己挣钱花。花钱让孩子读书,这是一 种智力投资吧。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前来报名读自费的学生、家长都认可了这种新型的投资观点。尤其是如今这批考生中,有许多还是独生子女,家里存钱都是让他们读书用的。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处招生办李主任告诉记者,在自费就读的学生中,还有一些是考取了公费本科,但因为面对的是十个不理想的专业,他们不愿去读。而去寻求一些热门专业,自愿自费就读的。
记者有一位朋友,这次他的孩子考上了本科线,但分数刚达线,不很理想,估计要考上他报名的那所学校的一个热门专业,竞争力量不强。他这次专门请的半个月假,准备到湘潭大学等一些高校去联系,让孩子学一个好专业。他之亿人这样执著,自有他一番理。他说:专业不好,将来收入差别大,且工作单位也不好找。?今年7月份,《中国青年报》“冰点”刊发了北京某高校一位学生的求职日记,这位湖南小老乡是优秀毕业生,可就因为他学的那个专业不被看好,到哪找工作,哪里都是冷面相对。专业的不同,制约着今后的发展,也影响着将来的分配。许多人都有这个看法。
现在就业压力十分巨大,在失业人口呈上升趋势的同时,待业队伍也相继增加。而近几年,全国大中小型企业,亏损面已达半数。企业严重冗员,政府机关又要精简人员,就业机会就少了。一些学生高中毕业后,如未考上大学,只得在家待业。于是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在一时难于就业的情况下,为自费生就业提供了舞台。四是一些学校在招收自费生时也许诺要推荐工作,这也是一个诱惑。沿海一些城市,特别是深圳、珠海等一些特区城市,注重实际能力,只要有文凭,通过招工考试,不管公费与自费,能工作就行。事实上,有许多自费生已相继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自费生除了交费之外,计划外的自费生,还有三点区别于公费生的方面:一 是不包分配,二是不带干部指标,三是不迁户口。对于这三点不同,一些家长和学生已经表示出相当的开明。不包分配,有关系的还是可以分配,没有关系,公费生的分配也已变为双向选择,自找单位,分配也难。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9.5万人,比1994年多出了30多万人,其中有许多人,只能自谋职业,分配也越来越难。自费读书将来要是学到了真本领,同样也可以去竞争。二是企业已开始实行全员合同制,工人与干部的界限正在日渐打破,干部指标已毫无用处。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招聘也早已开始用公开考试的方式来招聘,只要有真才实学,同样可以考进去。在湖南医科大学,一位家长与记者说:比如在医大自费学习,要是有本事,自己也可以开个诊所,将来同样有发展。
自费上大学的热潮,它充分展现了人们观念的革新,对于整个社会来讲,这是一种进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浪潮。然而由于招生计划的限制,面对汹涌而来的自费热潮,高校开一阵“门”之后,不得不赶紧关上“门”,高校招生的同志望着“门”外的人甚感遗憾,被拒之“门”外的学生和家长,则望“门”兴叹。
自费就读,可以减轻学校办学压力,且能更多地培养出一些人才,可以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作贡献,这应该是一件大好事,一些家长们呼吁国家应相应增加一些名额,让更多想读书的人能读上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