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和初见有什么关系
没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查询百度汉语得知,初晴和初见是两个不同的词汇,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初晴”通常指的是天气的状态,表示天空初次晴朗或刚刚转晴的状态。它用于形容天气恢复晴朗、阳光明媚的时候。
“初见”通常指的是初次见面或初次相遇的意思。它用于形容两个人或物体初次见面、初次接触的时候。
虽然这两个词汇都包含了"初"这个字,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初晴与天气有关,而初见与人或物体的相遇有关。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或关联。
飲湖上初晴後雨 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所描寫的夏天有何區別
雨过天晴
发音 yǔ guò tiān qíng
释义 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出处 明·谢肇涮《文海披沙记》:“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示例 雨过天晴的早晨,空气清新极了。
近义词 云消雾散
反义词 彤云密布 天昏地暗 大雨如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饮湖上初晴雨后
作者: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苏轼的这首诗看起来其实并不像是描写西湖的夏天的情景。
如果楼主所处的题目确切的是要求说出二者夏天情景的区别,那也罢了。
区别:
1·看译文便知,前者写的景是荷花,后者写的景是山水;前者的特点是明媚,后者的特点是晴时澄澈、雨时朦胧。
2·前者写的时间是“晓出”即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的景色;后者则兼写了晴时和雨时的情景。
3·前者写的季节是六月中的景色,后者写的春末夏初(梅雨时节)时的景色。(如果硬要说两者都是写的夏景的话。)
相同:
1·二者都写得是西湖之景,都突出了一个“美”字。
2·二者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者用“荷叶之碧”和“荷花之红”做对比,突出景色之明媚;
后者用“晴好”的“潋滟”和“雨奇”的“空蒙”做对比,突出其“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