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哪位前辈指点下:大学音乐系学点是什么?

梵高7个月前 (06-09)阅读数 5#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音乐系

音乐系课程设置主要课程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专业培养目标调整、更新,确定下列课程为音乐学专业主要课程: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基础、作曲技术理论、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合唱指挥基础、音乐教学论、音乐美学、声乐、钢琴、器乐。主要课程简介1、基本乐理 Thery of music 课程简介:本课程第一学期开设,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的理解、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自学能力,懂得乐理教学的基本方法。本课程以五线谱为主进行教学,结合讲授简谱记谱法。其主要内容有:音及其属性,音律常识、节拍、节奏、记谱法、音值组合法、音程、和弦、调和调式、移调、转调、装饰音及常用音乐术语、乐理教学法等。2、视唱练耳 Solfeggio.Sight singing and ear training 课程简介:本课程第一、二 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视谱视唱能力;初步理解音乐各种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掌握音乐表现的手段,积累音乐语言;加强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横向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能力;初步掌握视唱练耳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音高、音准、节奏节拍、调式调性感觉的训练;音程、三和弦及属七和弦的构唱、听辨、记忆的训练;一般单声部旋律及简单二声部旋律的听辨记忆训练;高音谱表、低音谱表中常用调的视唱;中学视唱的教学法等。教学以首调唱名法为主,固定调唱名法为辅;加强听辨、记忆、视唱与钢琴弹奏唱的结 3、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Folk music课程简介:第一学期开设,考核方式:考查本课程旨在使学生系统的理解、掌握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形成过程。通过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作品的理解和爱好,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知、听辨记忆和鉴赏能力;初步理解音乐各种要素在民族民间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掌握民族民间音乐表现的手段,积累丰富的音乐语言;加强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横向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和发展音乐审美 4、中国音乐史 Musical history of china课程简介:第一学年开设,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音乐史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两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音乐创作的成就;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并拓宽学生们的艺术视野,丰富音乐修养。根据音乐发展史的基本脉络介绍我国各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流派、音乐家,如中国民间歌曲、艺术歌曲、中国民族器乐曲、戏曲及曲艺等音乐作品,各个时期的各种题材的声乐及器乐作品,歌剧等音乐作品等。5、外国音乐史 Musical history of foreign 课程简介:第二学年开设,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通过外国音乐史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外国音乐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世界其他民族音乐创作的成就;并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拓宽学生们的艺术视野,丰富音乐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根据音乐发展史的基本脉络介绍各国各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流派、音乐家。其主要内容包括,外国民间歌曲、各个时期的各种题材的声乐及器乐作品,歌剧、芭蕾舞剧等音乐作品等。6、和声学 Harmony课程简介:第二、三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写作弹奏能力,较为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和声理论及其应用,提高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理解、听赏、分析能力,并为编写歌曲伴奏、小型合唱及学习有关理论作曲技术科目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和声、正三和弦及其转位、属七和弦及其转位、副三和弦及其六和弦、呈示段落及终止式的和声处理,常见的和弦外音的处理等。7、合唱指挥基础 Chorus and Conductor课程简介:第二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使学生掌握合唱与指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组织与指挥合唱的能力,能正确分析处理中外合唱作品;并能根据童声特点进行合唱训练。合唱队的组织、声部(含童声合唱)的划分、各声部在合唱中的地位与作用,合唱音响的均横、统一与谐和;合唱的表现手段;合唱训练方法与正确的指挥姿势;指挥击拍和收拍的基本原理;各种拍子的击拍图示;双手的应用;预示、起拍、收拍、主动拍与被动拍;几种不同唱(奏)法的击拍方法;排练前的准备工作。8、中外音乐欣赏 Appreciation of music 课程简介:第五学期开设,考核方式:考查根据音乐发展史的基本脉络介绍各国各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流派、音乐家,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知识和从事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外国民间歌曲、各个时期的各种题材的声乐及器乐作品,歌剧、芭蕾舞剧等音乐作品等。使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及音乐创作的成就;并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的分析和欣赏能力,并拓宽学生们的艺术视野,丰富音乐修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掌握从事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通过欣赏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教材:汪明惇 编著《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外国音乐欣赏》钱仁康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1] 钱仁康著《音乐欣赏讲话》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4年4月版[2] 何平、邱晓枫著《外国作曲家及其音乐名作》 华乐出版社 1999年10月版9、钢琴伴奏 Vamp.Improvised accompaniment总学分:6学分 总学时:111学时课程简介:第三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注重加强歌曲伴奏的训练,并逐步将所学的音乐知识与钢琴技巧相结合起来,培养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做到自弹自唱。在正确的掌握钢琴弹奏姿势和触键方法、基本演奏技巧后,通过简易声乐伴奏曲,歌曲即兴伴奏,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教材:刘聪 韩冬 《钢琴即兴伴奏教程》 1999年8月第1版 人民音乐出版2006年1月北京第13次印刷 主要参考书:[1]姚思源《钢琴伴奏写作基础》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1985年3月(油印)[2]刘爱民《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技巧》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3]伍佑文《钢琴伴奏编配基础教程》广州钢琴学会[4]姜静蓉 陈娟《键盘即兴伴奏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5]黄媚莹《歌曲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弹奏》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1994年[6]苏汉星《电声乐队配器法》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7]冯国林《钢琴即兴伴奏教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11、音乐教学论 Tuitional theory of music 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54学时课程简介:第五学期开设,考核方式:考试按照教育规律,保持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有选择的学习借鉴国外的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对中学音乐教学的责任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中学音乐教学实际,吃透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提高音乐教学及科研能力。使学生明确中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任务;掌握中学教学的一般规律,熟悉音乐教学的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了解世界上新的教学信息与动态。能独立的从事中学音乐教学及课外活动的辅导,以及音乐教学的创新能力。教材:陈玉丹 编著《音乐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1] 曹理、缪裴言著,《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2月第1版[2] 曹理著,《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年6月版[3] 郁正民著,《中学音乐教学论》(第二次修订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华乐出版社 2002年版[4]廖家骅著,《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 1994年4月版12、曲式与作品分析 Musical form and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总学分:4学分 总学时:74学时课程简介:第三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通过学习单声部歌曲的构成与写作技法,增强学生分析歌曲作品和创作歌曲的能力。并通过广泛的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声乐、器乐),初步掌握一般小型乐曲创作及小型乐队的编配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旋律写作、词曲结合关系,主体构思及发展手法、高潮处理、歌曲的题材及曲式结构。 教材为:高为杰 陈丹布 《曲试分析基础教程》 1991年6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21版 主要参考书:[1] 吴祖强主编,曲式与作品分析(第二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2] 杨儒怀主编,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13、复调音乐基础 Conterpoint music 总学分:4学分 总学时:77学时 课程简介:第四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本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理论课,属于作曲技法的一个分支。通过本科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复调音乐作品和音乐作品中的复调现象,并能够较熟练地写作二声部复调音乐作品和原则性把握某些三声部复调习作。对于未来的师资来说,能够将复调技法适时地运用到声乐作品的创作和小型乐队的编配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包括:对比复调、模仿复调、支声复调,复调音乐的曲式结构,复调音乐的发展简史等。 教材:孙云鹰《复调音乐基础教程 》1991年6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4月第20版 主要参考书:[1]张韵璇著《复调音乐初级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2]段平泰著《复调音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年10月[3]陈铭志著《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6年9月[4]《复调音乐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年9月[5]赵德义 刘永平著《复调音乐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12月 14、声乐(主科) Vocal music 总学分:8学分,总学时:129学时 课程简介:第一、二学年为必修,三、四学年为主修 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本课程是使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声乐概念,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能正确的分析处理声乐作品;具有一定水平的范唱能力;掌握童声及变声期歌唱发声的训练方法。第三学年选修的学生,还将进一步加深专业理论知识,能准确的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中外声乐作品,并具有一定水平的声乐教学能力;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练声曲;中外优秀声乐作品;童声训练理论和方法;声乐教学法。教材:罗宪君 李滨荪 徐郎 《声乐曲选集(中1)》1986年5月北京第一版 人民音乐出版 2006年北京第30次印刷罗宪君 李滨荪 徐郎 《声乐曲选集(中3)》 1986年5月北京第一版 人民音乐出版1998年北京第13次印刷 颜蕙先 徐郎 《声乐曲选集(中4)》 2003年1月北京第一版 人民音乐出版2003年1月北京第1次印刷罗宪君 李滨荪 徐郎 《声乐曲选集(外1)》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 人民音乐出版1995年5月北京第14次印刷罗宪君 李滨荪 徐郎 《声乐曲选集(外2)》 1986年12月北京第一版 人民音乐出版发行 2001年10月北京第20次    主要参考书:[1] 石惟正 著《声乐教学法》 白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 林俊卿 著 《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 上海音乐出版社1962年版

[3] 王宝璋 著《咽音技法与艺术歌唱》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版

[4] 梅学明 著 《歌唱理论基础》 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5] 鲁 特 著《歌唱方法百花苑》 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哪位前辈指点下:大学音乐系学点是什么?

[6] 沈 湘 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7] 喻宜萱 著《喻宜萱声乐艺术》 华乐出版社2004年版

[8] 徐行效 著 《声乐心理学》 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 王沛纶 著《歌剧辞典》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95年版钢琴(主科) Piano总学分:8学分 总学时:129学时 课程简介:第一、二学年为必修,三、四学年为主修,考核方式:考查与考试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和触键方法及基本演奏技巧。培养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钢琴练习曲和中外优秀钢琴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演奏各种类型的钢琴练习曲及中外优秀钢琴作品的弹奏训练。教材:韩林申 李小平 徐斐 《钢琴基础教程1》 1983年9月第1版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年1月第28次印刷 韩林申 李小平 徐斐 《钢琴基础教程2 》 1984年6月第1版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年4月第31次印刷 主要参考书:[1]《车尔尼练习曲》 人民音乐出版社[2]《小奏鸣曲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3]《哈农钢琴练指法》 人民音乐出版社[4]《巴赫初级钢琴曲集》 人民音乐出版社 器乐(主科) Instrumental music总学分:8学分总学时:129学时 课程简介:第一、二学期开设,三、四学年为主修,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在钢琴学习的基础上,根据我系师资及设备条件等情况,每生选择一件乐器为适应中学教学的需要,较为系统的讲授乐器的性能及科学的演奏方法与技能技巧,要精讲多练,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演奏中小型的乐曲和为歌曲伴奏为教学目的。要掌握常用的各种调的弹(演)奏方法,为演奏乐曲和为歌曲伴奏做准备,使学生具有独奏与合奏的能力。教材: 笛子:[1]《笛子演奏十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 [2]《笛子曲集》,北京文艺出版社,1997.8.扬琴:[1]《跟名师学扬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8. [2]《黄河练习曲九十九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9. [3]《扬琴曲集》,北京文艺出版社,1999.1. 主要参考书: 手风琴:[1]《手风琴考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2]《手风琴考级作品名家指导》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2.笛子:[1]《笛子演奏教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6 [2]《笛子基础教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 扬琴:[1]《扬琴基础教程》,同心出版社,1997. [2]《扬琴总谱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1. 舞蹈(主科) Dance 总学分:8学分 总学时:129学时 课程简介:第一、二学年开设,三、四学年为主修,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以基本训练为主,精讲多练,动作准确到位。力求结合中学实际,编排适合于青少年的中小型舞蹈,排练一些具有高水平的舞蹈节目,为文艺演出做准备。熟练掌握舞蹈知识,熟知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特点以及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语汇。训练学生的正确姿势,在掌握一定的舞蹈语汇的同时,掌握形、神兼备的表演知识,在艺术实践上充分发挥音乐与舞蹈的的艺术表现力。掌握一定的舞蹈编创知识。教材:[1]北京舞蹈学院《形体与舞蹈》教材系列。[2]孟广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3]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4]罗雄言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5]于平选编,《中国舞蹈教学参考资料》北京舞蹈学院教材[6]隆荫培 徐尔充著,《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7月版主要参考书:[1]于平著,《高教舞蹈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2]于平著,《高教舞蹈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3]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4]吕艺生著,《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5、作曲技术理论 Creative skill of music 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54学时课程简介:第五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通过学习单声部的构成知识和写作技法,培养学生分析歌曲作品和创作歌曲的能力。并通过广泛的理解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声乐、器乐),初步掌握一般小型乐曲创作及小型乐队的编配能力。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旋律写作、词曲结合的关系、主要构思及发展手法、高潮的处理,歌曲题材及曲式结构。教材:王好亮 《歌曲写作与小乐队配器》 1996年7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12次印刷 主要参考书:16、小乐队配器 Orchestration.Scoring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55学时课程简介:第四学年开设, 考核方式:考查《小乐队配器》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理论课。《配器》属于作曲技法的一个分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分析和理解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乐队作品,并能够较熟练地编写小型乐队的总谱(歌曲伴奏与小乐队合奏)。胜任未来的音乐教师的工作。教学内容包括:乐器法基础知识、织体写作基础知识、小型管弦乐队、电声乐队和各种混合乐队的配器手法等。 教材:王好亮《歌曲写作与小乐队配器》 1996年7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12次印刷主要参考书:17、音乐美学 Aesthetics of music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54学时课程简介:第六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是高师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限定选修课,是本科音乐专业的理论研究课程之一,它是一般美学研究在音乐领域内的深化和具体化。它的主要任务在于阐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特殊的审美规律。如:音乐的非客体性与非语义性;音乐的间接性等等。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美学的性质;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音乐经典范型描述;音乐美的构成;音乐美感的发生。本课程注重与其他音乐学科课程的横向联系。教材:《音乐美学》王次昭著。 主要参考书:18、艺术概论 Artistic theory 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54学时课程简介:第六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考查通过对中外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具体分析,使学生了解艺术的一般规律,树立马克思的艺术观;以正确的艺术观去指导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构成因素;艺术创作、艺术鉴赏和艺术批评的一般规律。教材:孙美兰《 艺术概论 》2000年9月第1版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5年8月第2次印刷 主要参考书:19、电脑音乐制作 Creative technice of computer music 总学分:3学分总学时:51学时课程简介:第六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是高师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限定选修课,即通常所说的MIDI,它是音乐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更是融电脑与音乐为一体的边缘学科。MIDI将学生所学过的空泛的音乐理论变成了实际的音响,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高师学生缺乏乐队实践的空白。教学内容包括:MIDI发展简史;多种多样的MIDI配置;MIDI的硬件家族;MIDI的软件家族;MIDI音乐的风格与特点;MIDI音乐的制作程序等。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电脑音乐,并能够较熟练地完成小型乐队的MIDI制作。为学生走进未来的MIDI音乐教室-登上二十一的音乐讲坛,作好理论的与实践的准备。 教材:主要参考书:20、器乐合奏——Instrument ensemble总学分:3学分 总学时分别是:51、54、51学时课程简介:第一、二、三学期分别开设器乐合奏——电声乐队训练与演奏、管弦乐队训练与演奏和民乐队训练与演奏, 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不可少的限定选修课。开设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多面手,毕业后更好的适应音乐教师的工作。本课程的选修范围包括: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弓弦乐器、吹管乐器、弹拨乐器,电声乐队中的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电子琴与合成器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一至两种乐器为选修的科目。在本课程的教学,注意突出师范性特点,贴近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现状,紧密围绕不同乐器的演奏特点而循序渐进的展开。 教材: 主要参考书:21、专业英语 Professional Engling 总学分:4学分 总学时:72学时 课程简介:第四、五学期开设, 考核方式:考试与考查本课程是高师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教育手段的进步以及教育形式的不断发展,音乐与英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目前英语和音乐教育迅速普及,使用英语在音乐同行或音乐爱好者之间交流,以取得共同语言、方便交流、易于学习、相互融通的情况越来越普及。开设本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展专业知识的获取渠道,运用所掌握的专业英语可以进行专业文献的检索,简单的音乐知识编译等。教材:张伯瑜 《音乐专业英语阅读教程》 2003年8月第一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次印刷 主要参考书:[1]王靖宁 李庆瑞编著《音乐专业英语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⑵胡文仲 祝珏等编《大学英语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7月 ⑶董启明主编《中级英文写作教程》,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⑷商务印书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⑸张培基 喻云根等编著《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