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西迁的继迁江西吉安与泰和
12月24日,即杭州沦陷之日,浙大开始撤离建德,师生们走上了极其困难的赴赣历程。
浙大这次从建德向江西吉安搬迁,不像离杭时那样匆促、忙乱,而是更有组织、更有秩序。学生分若干队,每队都有导师一二人率领。兰溪、金华、常山、玉山、南昌、樟树、吉安等地各设接待站。学生和教职工及眷属分三批依次在建德上了民船,到兰溪后,有的步行,有的换乘小船,溯梅溪而抵金华。
12月26日,浙江金华遭到日寇三架重型轰炸机的狂炸,城内创痕满目,浙大的大批师生幸未遭害,但身经其险。竺校长于次日到达金华,也遭遇日机的轰炸,落弹点离他所在的地方不远,幸未受伤。金华连遭日寇轰炸,转瞬之间,市面繁荣顿歇,居民逃避一空。日本侵略军越钱搪江而直指金华的消息不胫而走,搞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这时浙赣铁路因军运关系,客货车都已停开,而人民逃难如潮。因此,浙大部分教职员和学生,只得集结在金华的几个临时处所。由于柴米难得,许多人已空腹多时。四壁萧条,饥肠辘辘,时值寒冬,冻坐终夜。在这种情况下,浙大师生没有消沉,而是更坚定了坚持奋斗的决心,有的交涉兵车附行,有的沿铁路安步当车,有的攀上煤车、敞蓬车、难民车和兵车西行,冒受风雨,尝尽饥寒。随兵车附行的,往往要在六七天后才能到达南昌。有一部分后走尚在建德的师生,听到金华被炸的消息,便要所乘的船,溯水路直放衢县,转到常山,再设法往江西,几经周折,才将这些师生用汽车分批送抵玉山。
江西玉山,是当时浙赣铁路总局所在地。浙大的所有人员,不管是搭车的、乘船的、步行的,先先后后,陆陆续续,总算平安汇集在玉山。但有700多箱图书仪器,装了30多艘民船,却停泊在金华铁路车站西面不远的河面上。在这样的危难时刻,浙大负责押运的教师、职工,四处奔波设法,并亲自动手,将物件分装在兵车、煤车和货车上,到1938年1月6日夜间,才将所有滞留的校产,运离秩序混乱的金华,到达江西玉山。
但是,当时在玉出要找火车车皮运送浙大师生到吉安附近的樟树镇,简直此登天还难。为此,竺可桢从1937年12月28日起在玉山停留十一天,在小雪断续、北风劲吹的玉山四处奔波,托人求情,联系车辆。直到1月7日铁路局才同意拔10余节车皮给浙大使用,实际上又过两天之后,总算在贵溪联系到一低钩车头,才将浙大师生和图书仪器运往江西樟树镇。而另外乘在一列客车上的师生,却不知下落,经竺校长再三查询,方知该车厢竟被甩在江西乡间的向塘,这些师生饱尝困顿一星期后,才披运抵樟树镇。
从1937年12月24日到次年1月20日,浙大师生从浙江建德出发,经金华、玉山、樟树,转抵江西吉安,行程752公里,平均每天前进30公里,饱受了惊吓和风霜之苦,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幸而人员、物资都无损失,平安到达目的地。 这次迁校的目的地是泰和,由于战局发展迅速,浙大提前迁离建德,泰和的房舍来不及准备就绪,而吉安却有两所学校正放寒假,房舍空着,所以就借了来,作为浙大临时落脚之地。
吉安在江西中部,位于赣江及其支流禾水汇合处。这里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和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乡。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就在吉安地区的井冈山建立。
浙大迁到吉安后,教职员住在乡村师范,眷属租用了当地一些居民住房,学生则全部住入白鹭洲上的吉安中学。为了不致荒废学业,利用乡村师范和吉安中学放寒假期间,学校决定借屋暂行上课,以结束一学期的课程。因有吉安中学的一些现成设备,不用花很多力量,所以此较方便。学生上课两周,接着进行期末考试,然后休息一周,便准备南行40公里,深入泰和乡间。
2月中旬,吉安中学与乡村师范的寒假已告期满,浙大师生即于2月18日由水路(赣江)和陆路(赣粤国道)迁移到泰和。浙大离去后不久,白鹭洲便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 泰和又名白下,千里赣江自南往北穿越而去,赣粤国道沿江而行。浙江大学临时校址就在泰和城西2?5公里的上田村。该村古时有两座书院,即大原书院(又名千秋书院)和华阳书院,还有趣园和遐观搂(即藏书楼),当车远道学子负笈来学,文风之盛,可与白鹭洲书院相当。浙大师生抵达泰和后,稍事安顿,便继续教学,科学研究也未停顿。学生黎明即起,在朝阳之下,漫山遍野,朗诵默读。白天不够,又复三更灯火,埋头苦读。为了要补足搬迁期间所受到的影响,各学院的课程和实验,都比以前有所增多。无论教职工和学生,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都自觉延长。于天目山开始实行的导师制在这里地继续贯彻,师生之间相互切磋砥砺,关系更为亲密。大局势如此纷乱急迫,这里的小环境却如此有条不紊,这在抗战时期国内各大学中是不多见的。当时教育部派人到全国各地巡视,认为浙大是所有西迁大学中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坚持得最好的一所。
在泰和时期,由于战乱,物资缺乏,浙大师生家属生活极其艰苦。竺可桢校长廉洁俭朴,一心为公,公而忘私,更是处处为人表率,他忙于迁校事宜,无暇顾家,甚至夫人张侠魂和次子竺衡身患重病疟疾也无法顾及,由于医疗技术和药品缺乏,竺校长的夫人和次子竺衡先后病逝于泰和。
不过,广大师生并没有忘记外部世界,读书不忘抗战。由于浙大搬迁所经的建德、泰和等地,都无日报,不能及时看到其他报刊,消息闭塞。为改变这种状况,浙大组织了情报委员会,从建德起就出版《浙大日报》。利用自备的无线电收音机,夜间收听记录新闻消息,予以摘编,先是用壁报形式张贴,接着在建德铅印20多期,到泰和后,没有铅印条件,改为油印发行。每期由每天的晚上九时起,到次日上午九时止,分别由工读学生(勤工俭读学生,当时称为工读学生)和职员二人收听和记录,上午十时编好,接着刻印,十二时左右发行,并由工读学生上街叫卖,颇受当地群众欢迎。内容除国内外新闻外,并酌登校闻、论著、通讯。
浙大的师生还先后多次进行救亡宣传,演出了《芦沟桥》、《汉奸的末路》、《中华民族子孙》等话剧,十几里外的村民都赶来观看;浙大学生还到泰和、吉安乃至赣州宣传演出,募集救护伤兵的捐款;浙大教授组织前线慰劳队,赴汉□转到前线慰劳,节约自己的膳食费作为捐款。影响所及,小学生们也热烈响应。同仇敌忾之气一时激荡赣江上游各地。
浙大师生抗日热情很高,开展了许多抗日活动。如学生自治会发起给前方将士捐献棉背心,竺可桢就命拔出两间房子作缝制场所,带头捐献以供制作费用,并常和夫人到制作场鼓励,夫人张侠魂更多次到现场指导。以后学生自治会又发起募捐活动,竺可桢夫妇率先捐献了他们的结婚戒指。夫人张侠魂还发起在1938年7月7日举行七七芦沟桥抗战一周库纪念活动,并亲自撰文以志纪念。
浙江大学师生留住泰和期间,为当地人民做了三件好事:修筑防洪大堤,创设澄江学校,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
修筑防洪大堤是有益民生的急事。因赣江主流所经,两岸大多为平原,泥沙淤积,夏天大雨时,几乎年年泛滥。上田村的楼壁墙角,已往的水痕斑斑可见。当地人民虽屡遭水害,但因无力防治,也就习以为常。浙大到来了解这一情况后,即与江西省水利局及泰和县政府三方商量,决定修筑防洪堤,由地方出钱,浙大负责全部技术工作。为此,组成堤工委员会,推选竺校长为主任委员,由浙大土木系的工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测量水位和提基,4月底开工,到6月底完工,历时二个月。防洪堤东起泰和县城,西至梁家村,全长7?5公里,所有土方、涵洞、水闸等工程都如期完成,堤工最多时增到800人。虽当年恰逢雨量少,未发水灾;第二年即发洪水,当地人民未遭水害,都称崇浙大的功劳。此后,上田村一带未再遭水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屡次组织民工加固堤防,但当地群众特别是老年人,仍然赞扬浙大师生在抗战时兴建的浙大防洪堤。江边还设有一码头,当时叫浙大码头,这个名称一直延用至今,也是浙大曾在泰和停留的永久的美好的纪念。
创设澄江学校(赣江流经泰和的一段,又名澄江)。浙大推选四位教授组成校董会,由热心教学的大学生兼任教师,改变了原来农村小学师资程度低下、设备缺乏等状况,使得农村儿童和搬迁中的浙大教职工子弟得到比较良好的教育。
协助开辟沙村垦殖场。到1938年,抗日战争的烽火已迫使不少苏、浙、皖的群众流离失所,有的难民来到了江西,缺定生活依靠,于是浙大和江西省政府商议合办垦殖场,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居住和生计问题。沙村附近高垄一带有荒田600余亩,建立了沙村示范垦殖场,由浙大土木系工读学生勘定、测绘,并由农学院负责主持筹划,有两位浙大毕业生具体指导,安置了140名战区难民,垦荒耕种,集体经营,即使难民的生活有所着落,也使农垦事业有所推迸。竺校长对泰和县农村衰败、人丁锐减的情况也甚为关切,特地嘱托在垦殖场工作的两位毕业生对吉安地区11个县区的部分乡村进行凋查,他们靠步行整整凋查了三个月,获得了当地农村的不少情况和资料。
浙大还做了一件意义重大、有利于保存民族文化瑰宝、免遭战火之灾的好事,就是协助浙江省搬运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到安全处所。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当时共抄了七部,其中三部早已被毁,原在热河、奉天的两部在抗战开始后己陷敌手。余留的二部,原在北京故宫文渊阁的一部巳迁四川,原在杭州文澜阁的一部,36000多册,在八?一三淞沪抗战前由浙江图书馆装成140箱运到富阳乡下存放;后日军进逼,省图书馆想把它运至建德,但省里不发经费,竺可桢得知后马上派校车帮忙运到建德。以后省图书馆又把它运到龙泉乡下。浙大迁到江西后,竺校长为四库全书的安全耽心,认为在龙泉也不安全,特地致电教育部,指出四库全书应及早迁到内地,并表示浙大愿意派人协助。教育部复电同意竺校长的意见,准备迁到贵阳,要求浙大协助迁运。竺校长即指派一位教师回到浙江,与有关部门商议,中经周折,终于会同浙江图书馆启运出省,途经五省,历程2500余公里,全部安全运抵贵阳附近的地母洞存放。浙大迁到贵州后,竺校长几次到地母洞了解情况,并对保管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使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安全渡过抗战时朋,战后运回杭州。
1938年6月26日,浙江大学有一批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这也是浙大在抗战中的第一批毕业生。竺校长在当天举行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大学毕业生应有的认识与努力的富有哲理、充满激情的讲活。他勉励学生要日日新,又日新,以天下为己任,使中华成为不可灭亡的民族。他希望同学们不求地位之高,不谋报酬之厚,不惮地方的遥远和困苦,凡是吾人份内所应该做的事就得去做。竺校长在结束讲活时说:现在救国的责任,已在诸君身上,希望大家能担当起来。
西迁途中,一些同学满怀悲愤投笔从戎,上前线杀日寇。竺可桢对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大加赞赏,以战国时代赵氏孤儿的故事教导同学:当今临敌之际,年轻人有两种途径可以报国,一是赴前线杀敌,此举需要勇气和胆量,如程婴所为;一是在校刻苦学习,以后从事建设工作,此举需要毅力与恒心,如公孙杵臼所为。竺校长的讲演,对学生们是鼓励和鞭策。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