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校徽的含义是什么呢?
学校徽志是圆形篆书人字徽标,以“人大红”为标准色,以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为基础,寓意“人民、人本、人文”;下方有“1937”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英文大写,下方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任校长吴玉章题写的校名。
学校校旗分为主旗和副旗。主旗为“人大红”色长方形旗帜,副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均印有学校徽志、吴玉章题写的校名以及学校英文大写的标准组合。
扩展资料:
1、校训
实事求是
释义:“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
毛泽东曾在《改造该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大家去研究。”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
2、校花
2010年1月,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确定玉兰花为中国人民大学校花。初春时节盛开的玉兰花,冒寒迎春,昂首怒放,晶莹洁丽,其不怕困难的精神、积极进取的风貌、纯洁高雅的气质深受学校师生喜爱。
3、校树
2010年1月,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确定银杏树为中国人民大学校树。校园内共有银杏树多株,种植历史悠久,亲历了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参考资料:
清华大学的那个写有“清华园”的白色门叫什么门?打的能到吗?公交车呢?从清华东门(正门)到那怎么走?
武汉理工大学由三校合并,下划合计五大校区,百年积淀,标志建筑物鳞次栉比,风景美不胜收。
南湖图书馆
作为近些年来新建的图书馆,南湖图书馆不但美观,内部功能也十分完善。图书馆坐落于博学广场,图书馆既有古风的气息,也有现代的大气。馆外一白色红色为基调,外观呈现出古代藏书阁的样子,墙壁上刻由篆书装饰,可谓雕梁画栋。馆内有着绿色的巨大穹顶,宛若琉璃。图书馆内藏书丰富,概括古今,还有不少孤本。图书馆系统实现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资源建设、统一文献信息服务,形成了覆盖全校的文献资源保障网络。可以非常方便的智能查询书籍的所在。图书馆配备自习室,高层还有独立会议室,信息共享空间,机房等等都可供学生们使用。一楼还有大型会场和咖啡厅,可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稍加放松。
飞马广场
作为学校的老牌建筑,南湖图书馆还没出现前大家提到武汉理工大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飞马广场。飞马广场位于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西院第一行政楼前,1988年10月原武汉工业大学为纪念建校三十周年而建。传说马房山为关云长放马的地方,建造飞马雕塑和飞马广场的寓意是希望学校能象奔腾的骏马不断进取,同时也愿该校优秀人才层出不穷。飞马广场在西院大礼堂前面,日常还有喷泉表演,环境清幽,景色古典。
鉴湖主教学楼
最后一个我觉得是鉴湖主教楼,毕竟是武汉理工大学最高的建筑了。20多层的大楼内部设施完备,除了日常的上课之外,主要为学生基础实验之地,教学楼内由计算机实验室,数字逻辑实验室,电路实验室,电工实习实验室等等......可以满足学生们的日常基础实验要求。
校园内西校门。
二校门为清华最早的主校门,始建于1909年。1933年,校园扩建,园墙外移,有了新的大门(即西校门)。此后,这座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之为"二校门"。
春夏秋冬,年年岁岁,时光荏苒,矗立在校园主干道上的二校门,在风雨中,默默见证着清华大学的历史与发展。它不仅仅是清华园的鲜明标志,更是长期以来清华人勤奋求实、荣辱不惊之品格的象征。
扩展资料:
第二学堂的大门始建于1909年,是清华学堂的正门。在早期,它的两翼由短墙延伸,连接其他建筑从东到西。当时,清华的门禁很严,所有无关的人都禁止进入。1930年,军阀政府任命的所谓校长遭到了清华学生会的拒绝。
后来扩建了校园,拆除了园墙,现在的西门成了清华大学的新校门。从此,这个最早的校门就被称为“两校门”。
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方便交通,大门两边的短墙被拆除。它作为校门的作用大大削弱了,但在那个火热的年代,一代又一代的毕业生仍然满怀热情地走出校园,走向全国各地。
百度百科-二校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