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治时期与光绪时期,执政的慈禧有什么不一样?慈禧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人了,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她不仅统治了中国半个世纪,推迟了中国的灭亡,还将政治家们所有想到的改革措施都付诸实践了。她和其他贵族女人比起来,可谓鹤立鸡群,出类拔萃,同其他民族的优秀女性相比,也一点不逊色,她统治下近半个世纪,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女性没有任何权力的国度。
慈禧不是什么政治家,她的政绩也不怎么光彩照人,用现在的话说简直是祸国殃民,遗患无穷,但是历史选择了慈禧太后,而这对于她个人来讲,她成功了,她以一个女人的智力和才能,在近半年世纪的统治里保住了这个 不断下坠的王朝没有在她的手里断送,但是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她是失败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一切换其他人来做,就一定能比她做的更好,历史证明,后来的很多人做得比她更糟糕。
慈禧上台的时候正是风雨飘摇的危难之际,英法联军洗劫了北京,太平军占据了半壁江山,整个国家几乎没有宁日,咸丰一死,便剩下孤儿寡母,载淳是咸丰唯一的儿子,由此继承皇位是毫无争议的,慈禧也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太后,母以子贵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这也决定了清末整个历史的走向。
按清朝祖制,女人不能干政,更没有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一说法,但是慈禧用她的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灭了八大臣,开始了自己的权柄之路。慈禧的学识并不高,但是她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她的驭人之术确实有一套,在太平天国平定后,对于该收回的军权她是坚决收回,对于该放权的时候,又是绝对的信任,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好,在弈欣、李鸿章、曾国藩、左宗堂等人的配合下,出现了同治中兴。
此时的慈禧非常虚心,她在处理政务之余也在不断的学习,从写一道谕旨出现10几处错字,到对朝政游刃有余,就可以知道她的学习和适应能力非常强。
慈禧在替自己的儿子同治管理江山的时候,是非常用心的,执政态度积极,尽心尽力想为自己的儿子开创一个好的局面,她希望等到自己的儿子成年后,能将江山交托出去,自己可以在宫中安心养老,这从她一边执政,一边修缮颐和园就可以看出,但是可惜同治皇帝并不是一个可以交托江山的人,他从小不爱好学习而且喜好玩乐,到了亲政的年龄还读折不成句,好不容易亲政了,却不到1年就让自己死于天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经历了丧子之痛,这种心痛对慈禧的打击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体会到,自己打拼了十几年的江山,图什么呢,还不是为了自己给儿子留个好江山吗?但这一切都随着同治的死而烟消云散了,同治死了,慈禧连最后的盼头都没有了。
许多人认为慈禧二次垂帘听政,是贪图权势,实际情况却是迫不得已,同治死后,慈禧选了自己妹妹的儿子载湉,再次培养小皇帝,但是这一次慈禧的用心与同治时间相比就差远了。其实这也很了理解,光绪毕竟不是她的亲儿子,慈禧的心态从一个执政者,变成了一个守成者,同治年间的朝气也日益萎缩。
到光绪18岁亲政的时候,慈禧已经快60岁了,慈禧还政给了光绪。光绪亲政后,做的一系列改变,刚开始慈禧并没有过多的干涉,而是给予的默认和支持,毕竟光绪已经亲政了,变法对清朝是有利的。
可惜的是光绪过于急功近利,不知深浅,而且任用康有为这种毫无手段而又狂妄自大,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书呆子,在这些的人鼓动下,戊戌变法就像过家家一样,两天一政令,三天一变革,像雪花一样的飞向全国,至于其中是否可以执行,是否有效根本没有验证,这一群书呆子的胡闹下,整个朝政都无法运行,一些被革职的大臣到慈禧那里哭诉,慈禧才收回了四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力,稳定朝政。
这群书呆子眼见情况不妙后,竟然想出了?围园?之谋,这下才让慈禧太后大发震怒,这种谋逆行为不仅威胁到了慈禧的性命,还威胁到了整个清王朝的命运,正如慈禧骂光绪:?痴儿,今日无我,明是尚有汝乎?
戊戌六君子被杀了,光绪也被软禁了,慈禧再次出来主持朝政。作为清王朝的皇帝,光绪的身体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能生孩子,这也让慈禧开始担心后续的问题,总不能再立一个小儿皇帝,到时连出来垂帘听政的人都没有,于是就立了端亲王载漪的儿子浦儁为大阿哥,结果正是这个大阿哥父子惹下大祸,最终引发了八国联军进京,使得慈禧一行被迫西逃。
庚子西狩也让慈禧看到了自己执政几十年的失败,让慈禧太后下定决心搞新政改革,清末新政完全不同于戊戌变法一般儿戏,废科举、练新军、改官制、颁布新法等各项政令行之有效,1905年,慈禧太后呼应民愿,还搞起了立宪,在慈禧太后执政最后的七八年里,中国才真正的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
可惜的是,时间并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正当清末的新政正在按部就班的推行的时候,慈禧和光绪一前一后离开了人世,留下一个3岁的儿皇帝和软弱无能的载沣来主持朝政,20岁出头载沣自然不能和慈禧太后几十年的威信相比,结果不到三年,大清王朝便轰然倒塌。
近半个世纪的执政中,慈禧太后维护着大清王朝的统治,这是她的成功,?精于治术而昧于世界大势?,在这三千年未有在时代大背景下,慈禧的当政又何尝不是一种大灾难呢?
慈禧太后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是什么关系?
慈禧太后是清朝晚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女政治家,也是一个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女人。慈禧掌握清朝大权长达半个世纪,经历晚清的大部分历史事件。一方面慈禧太后支持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另一方面又扼杀了戊戌变法,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比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1908年,慈禧太后病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时年73岁。慈禧太后出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四位皇帝,临死之前又选择了溥仪。那么慈禧跟这五位皇帝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慈禧和这些皇帝有一个共同的关系,他们都是爱新觉罗一族。五位皇帝是爱新觉罗家的男子,是皇位的继承者。慈禧太后是爱新觉罗家的媳妇,根据出嫁从夫的习俗,她也是爱新觉罗家的一份子。慈禧和这五位关系的具体关系时什么呢?若想厘理清慈禧与他们五个的关系,先看看他们五个的关系。
道光皇帝原名为爱新觉罗?旻宁出生于1782年,死于1850年,庙号为清宣宗。道光皇帝在位时间30年(1820年?1850年)。道光皇帝一生中共有九个儿子、十个女儿,其中皇四子为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道光帝的第六子为皇六子爱新觉罗?奕欣,也就是后来的恭亲王。道光帝的第七子为爱新觉罗?奕譞,也就是后来的醇亲王。
咸丰皇帝出生于1831年,死于1861年,庙号为清文宗。咸丰皇帝于1850年继承皇帝,1861年去世,在位十一年。咸丰皇帝的生育能力远不如他的父亲道光帝,只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皇子为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后来同治帝。
爱新觉罗?载淳出生于1856年,死于1875年,庙号为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1861年继承皇位,时年五岁,在位十四年。统治皇帝去世之时年仅十九岁,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由于同治皇帝没有留下子嗣,所以就只能从皇族中任选一个宗室,继承皇帝大位。当时若为同治皇帝续后的话,慈禧太后就只能当太皇太后,则需要归政。于是慈禧便选择了爱新觉罗?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并将载湉过继给咸丰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生于1871年,死于1908年,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庙号为清德宗。光绪皇帝于1875年登基,时年四岁,在位三十七年。光绪皇帝也没有没有子嗣。慈禧太后在临死之前,选择了载沣的长子。载沣为光绪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醇亲王奕譞之子。所以溥仪是奕譞的孙子。
我们来理一下这五位皇帝的关系。
道光皇帝是咸丰皇帝的父亲,咸丰皇帝是同治皇帝的父亲,咸丰皇帝是光绪皇帝的伯父,同治皇帝是光绪皇帝的堂兄,光绪皇帝是溥仪的伯父、养父,同治皇帝是溥仪的堂伯父、养父,咸丰皇帝是溥仪的堂爷爷,道光皇帝是溥仪的曾祖父。
道光、咸丰、同治、慈禧、光绪和溥仪这六个人放在一起,那几乎就是半部清朝史,或者说是整部晚清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说起清朝后期的百年历史,这六个人是绝对绕不开的。
那么,这六个人又有着怎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先从道光说起,道光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全名爱新觉罗?旻宁,他是嘉庆皇帝的嫡长子,也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道光皇帝一生共有九个儿子,其中老二和老三在年幼时就已夭折,老大在道光十一年时去世,所以等到道光皇帝去世后,就只能由老四爱新觉罗?奕詝继承皇位,即咸丰帝。
在咸丰皇帝继位之前,道光就已经给他许配了一位福晋萨克达氏,这位萨克达氏可是说是咸丰皇帝的结发妻子;但可惜的是,在道光二十九年时,这位萨克达氏便不幸英年早逝。
一年后,道光去世,二十岁的咸丰登基为帝,其后没多久,咸丰便进行了一次大型的选秀活动。
在这场大型的选秀活动中,十五岁的钮钴禄氏被选秀入宫,诏封贞嫔;与此同时,十七岁的叶赫那拉氏也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两个月后,钮钴禄氏由嫔连升四级,被咸丰皇帝正式册封为皇后。
至于叶赫那拉氏,直到两年后,才被晋封为懿嫔,其后又过了两年,由于她为咸丰帝生下唯一的皇子爱新觉罗?载淳,才被破格晋封为懿妃,第二年因为儿子的缘故又被晋封为懿贵妃。到此为止,这位叶赫那拉氏,才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的女人。
四年后,咸丰皇帝病逝,由于他膝下只有爱新觉罗?载淳这一个儿子,所以自然也只能由载淳继承皇位。这位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同治皇帝,这一年他刚满五岁。
本来,咸丰的皇后是钮祜禄氏,所以理应的由她来当皇太后,问题是,这位同治皇帝却是叶赫那拉氏是儿子。在这种背景下,叶赫那拉氏与皇后钮祜禄氏便并尊为皇太后,其中钮祜禄氏被称为慈安太后,叶赫那拉氏则被称之为慈禧太后。
其后十三年,虽然同治是名义上的大清皇帝,但由于其年幼,所以朝廷里的军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慈禧手里,即便后来同治成了,慈禧依然不肯把权力还回去,甚至同治连选择皇后的权力都没有,于是同治郁郁寡欢之下,只好纵情酒色,最终染上天花而去世,享年19岁。
同治皇帝去世时,由于其膝下没有任何子嗣,而慈禧又想继续掌握权力,于是她就把自己亲妹妹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立为皇帝,即光绪皇帝,这一年光绪帝还不到四岁。
至于后来的事情,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光绪先是当了近二十年的傀儡,后来好不容易夺回政权,结果搞出个戊戌变法,又重新被慈禧夺回大权,最后光绪又当了十三年的傀儡,最终和慈禧相隔一天去世,享年38岁。
光绪帝去世之后,由于光绪膝下也没有儿子,慈禧便立爱新觉罗?载沣的儿子溥仪为皇帝,这位爱新觉罗?载沣,是光绪的同父异母弟弟。换句话说,载沣是慈禧妹夫小老婆生的儿子,也算是慈禧名义上的外甥,只不过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甥。
那么,既然溥仪的父亲是慈禧的外甥,那溥仪就是慈禧的外甥孙。所以这样说来,慈禧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溥仪的关系就是:慈禧是道光的儿媳妇,是咸丰的小老婆,是同治的亲生母亲,是光绪的姨妈,是溥仪的姨祖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