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理科370分能考进哪些大学
河南理科370分能考进的大学如下: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软件类专业)、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郑州科技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等。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Zheng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所河南省属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院创建于1980年的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分校;1981年,更名为郑州走读大学;1985年,更名为中州大学;2009年,郑州艺术学校并入学校;2014年,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并入学校;2016年3月,升格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红旗、新石、西柏坡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88亩;设有15个教学单位,开设职业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58个;有校内专任教师1000余人,长期聘请兼职教师500余人,在校生近2万人。
郑州科技学院
郑州科技学院(Zheng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创办于198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院校,创立于1988年,具有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累计办学资产已超过20亿元。学校坐落于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郑州市,占地约1500亩,紧邻陇海高架快速路、四环高架快速路、绕城高架快速路、地铁6号线(2022年试通车)。
中国 科技 大学曾要迀到河南,己经在南阳选址了,河南省考虑要占几千亩地,还要增加几干商品粮供应的负担,关键是六七十年代臭老九没什么用,婉拒,被安徽捡了个便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国内所有的重点大学,几乎都是西方传教士或者欧美政府所建,象清华,协和,中山,华西,齐鲁,湘雅,圣约翰,河南省处于内陆,不是通商口岸,又战争频繁,没有一个稳定的强势军阀,不能象张作霖建东北大学,清庭建京师大学堂,北洋学堂。
谢谢您的邀请 幽默一下:我是四川人,工作也在本土,由此您问错人了!
一句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看出:教育的重要性!我所能回答您的就是:一所重点!一个名牌学校的创建要诸多因素,不知多少人的努力,经过多少年,才能打拼起来,不是一朝一夕 。...
对于我们:关心、支持、理解教育!教育工作者!为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河南有两所重点大学: 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211重点工程大学只有一所——郑州大学。其他还有一些院校,比如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科技 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等,与全国重点高校相比,这些院校的综合实力和知名度都不算高。
先来看看,中国的重点大学都有哪些?
“985工程”39所高校,分布于我国的18个地市,其中北京拥有8所985院校,排名第一;上海拥有4所985院校,紧随其后;而陕西、湖南则以拥有3所985院校,位居第三;江苏、山东、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和广东各拥有2所,排名第四;剩下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安徽、重庆、福建各拥有1所985院校, 而河南0所 。
“211工程”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北京26所,江苏11所,上海10所,陕西8所,湖北7所,四川5所,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各4所,天津、吉林、安徽、山东各3所,重庆、河北、新疆各2所, 河南1所 。
河南作为一个拥有9532万人的人口大省,为什么只有一所重点大学呢?
从 历史 的角度看, 一是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曾长期作为产粮大省,河南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政策支持。 二是河南为数不多的高校不仅不受重视,反而日益被边缘化 。比如,曾经起点很高,与当时的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呈三足鼎立局面的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 历经坎坷,多次拆分,严重的削弱了实力。 三是失去了一些机会 。 1969年,中国 科技 大学是有意迁往河南,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成行。河南痛失中科大。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 河南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缺少经济基础的支持,高等教育自然动力不足。 而且河南人口众多,新中国成立后,温饱一直都是大问题,也因此错失中科大。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和南方地区多省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而被定位为农业大省的河南综合实力远不及它们。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的基础教育薄弱,且受庞大的人口和不发达的经济所累,未能快速发展,这也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高等教育自身来看,河南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不足,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还有一些高校办学定位不够准确,缺少特色,片面追求扩张。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 和交通中心,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虽然现在河南高校薄弱,但中原文化底蕴犹在,河南高等教育崛起指日可待。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强,为什么没有一所世界前三十的大学?清北为什么近些年上升快?一是现代科教出自西方,向穷国比较富裕的城市发展的。二是投入,自身的投入。现代科学(西学)与所谓的古代文明没有任何关系。世异时移,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都是落后区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靠上下五千年的所谓农耕文化,更不能靠阿Q精神,不是封建王朝的结束,民国会有那么多大师,不是改革开放,中国的大学有现在的成就?科学无国界,我们得从自身做起。教育是我们复兴的最大支撑,这个支撑不是靠人施舍的,而是靠自已努力的。河南在近代是落后的(如果你不承认,那就没办法),这有各方面原因,政治的,战乱的,也有自身的原因,人首先得生存。其余河南在改革开放后大学并不少,而且巨无霸的很多,只是人口和投入不成比例,目前为止,河南生均投入还是全国垫底。华中 科技 大学是怎么发展的?苏州大学是靠国家扶植的?所以我明白河南只有一个211的原因了。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高考制度的问题,河南报考人数全国排名靠前但是录取的却全国排后,上重本大学的更是少之又少,且本省只有唯一的一个211大学郑州大学,别省重点大学招收河南考生又少,这就是矛盾的激发点了。
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
河南没有,也没有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大学,211只有郑州大学,也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
但是,细细思之,河南地区只有一所211高校也并不是全无是处,对此我们不妨辩证看待。
其一,起点公平是公平一词的重要涵义。众所周知,河南地区由于考生竞争激烈,其教育水平特别是考生的应试能力要高于其他考生。在先进高考唯分数论的前提下,河南考生在高考上相较于其他省市考生要处于优势地位。如果在河南修建几所好的大学,本来河南的考生考试水平就要高,这样只能是加剧教育不公的现状。
其二,能够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的河南考生,在能力素质上相对来说定然不弱。通过到异地求学,适应环境变化,接触新鲜事物,可以有效促进其独立性的增强,眼界的开阔,对于其自身发展可谓益处颇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同样,建设几所高水平的高校也不是如斯简单,不仅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人才注入,更需要校园文化的长期凝练、沉淀,而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渐变。而到外地去求学的考生,不妨在学成之后多多关注河南的教育发展,投身于教育事业,这也对于河南高等教育发展也是一种重要促进与推动。
河南这么多学生资源,每年高考后有很多去外省就读大学的,对河南来说就是资源流逝,目前为止河南政府应该重视学生资源,申请更多的211……985工程,为河南的学子求学之路给予方便之门。
看了这么多评论,只能说对网络上一些喷子是无语极了,多一些理性,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学会换位思考好伐?说河南人不好的,河南人口多呀,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呀!说河南人造假货,但是无奸不商呀!没有对假货的需求哪里来的生产假货的?说河南人懒,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也多,农闲下来没事干呀,勤奋的去打个工,就是农民工了,种了一年的地休息一下怎么了?你打工不也要有休息的时候嘛?还有好多,不一一说了。不要拿圣人的标准衡量他人,拿贱人的标准衡量自己,说话负责一点!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靠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谢谢!
不能多,也不允许你多,看看河南考生每年高考的分数和分数线你就明白了,看看看各名牌大学在各省的录取分数就知道了,弄那么多重点大学干啥,你个农业大省,还能成啥精?考的分再高,还有我给你定的线高?你还是回家安稳地种地吧,把机会让给我们北上广的学子吧,我们没地,再不上学,不增加就业压力,给国家添堵吗?和谐 社会 吗,体谅点,做点牺牲,就算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了!!!
大学都是有 历史 的,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又跟国家的战略以及时代的背景息息相关。过去(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比较少,还有许多私立大学,国立大学就更少了(有的公办大学是省立大学),在那时,国立河南大学能排进前十,还是相当有实力的。建国后,院系调整,因为国家要进行工业化,建设新中国急需大量人才,所以,就将许多民国时期的名校拆分,把许多综合性大学的院系分出去独立成专科院校,比如河南农大、河南师范、原来的河南医科、信阳师范等,更有将许多好的院系调整到其它省份的大学,诸如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本来经历抗战,河大师生一直在河南的未沦陷区坚守,办学实属不易,解放战争时期更是颠沛流离,一度在苏州办学,在国民党败走台湾的时候将部分师生携去台湾,河大实力受损。更兼有调拨河南大学优秀教师组建新的大学,如郑州大学。诸多原因致使名校实力不在,元气大伤,又兼有河大师生在老省会的坚守,在后来的发展中因为伤了元气,恢复的一直很慢。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资源大区集中,中部省份高校云集武汉,69年中苏交恶,大量在京高校外迁,因诸多原因没有落户河南。在计划经济时代河南也有许多部属院校,因改革开放,国家行政改革许多部委取消,所属高校划归河南省管,在改革开放之初,河南一直享受不了改革春风的政策红利,自从定位为农业省,就一直在输出,过去输出粮食,煤炭(焦作、平顶山),改革开放后输出人口劳动力,没办法,资源归国家调配,国家战略需要河南付出,咱河南没得说。九十年代后,终于迎来改革的东风,郑州、新乡、许昌、漯河等城市快速发展,河南大学所在地开封却因国企改革改丢了方向,发展停滞,原来所属的巩义,新郑,新密等有资源的县划归郑州管辖,在那个输出黑色金子赚第一桶金的时代少了钱,发展很慢很慢,加上领导干部的保守,致使在发展大潮中落伍了,一度到了倒数第二的地步,大学会因一个城市的没落而没落,这一点是肯定的。再说说评985、211的时候,改革春风刚吹到河南没几年,参评是要靠实力的,本身河南在计划经济时代河南的大学就是被“剥削”的对象,实力肯定不及那些实力被增强的高校,985没河南的份儿,咱认了,211还评不上!没办法平均给河南一所,(体现教育公正),论名声河大比较好,论实力基本差不多,但郑州大学在省会,省里倾向于郑州大学,但为了照顾河大的情绪,在省内也给了河大211的待遇(在省内分配资源的时候多照顾河大一点儿)。近几年大家都了解,大学的发展快慢跟城市发展的好坏有很大关系,比如兰州大学的境地。河南省倾全省教育资源发展郑大,211不再扩容,河大升格无望,只求教育部在高考的时候多多照顾,因为在原来全国统考的时候还好,全国一张卷,大家放在一起评比一起录取(虽然也是按省录,起码比现在好点儿),到后来这些名校受所在地影响越来越大,都向本省倾斜,眼看河南要吃大亏,没办法,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和教育厅长就得经常往北京跑,不能白白埋没了河南的人才,逐渐名校都适量增加在河南的录取人数,这只是照顾性的,现在评的一本录取率河南依然是倒数,这还是将河南农大,河南 科技 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省属院校部分专业调整至一本招生,河南的一本分在许多省只能上二本,而且不是很好的二本,就连郑州大学在河南招生,现在已经高出一本线七十多分了!可想这个一本录取率是水分得有多大,加上河南的父老乡亲都很重视教育,从小孩儿起都得拼命,河南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河南的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这么差的条件下,还能有八十多万考生参加高考,不至于让诸多考生辍学,在此向父老乡亲致敬,向基层教育工作者致敬,更向为了出人头地坚持不懈努力向前的河南学子致敬,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虽然没受多少照顾,但我们得自己去努力争取,那些依然对河南考生,对河南教育说三道四的应该思考一下,虽然还有几个省份和河南情况差不多,但都是倒数的,看看名校在河南招生占的比例,拿出来比一下,这才是关键,那些名义上的一本录取率掩盖了背后更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而且那些从名校毕业的河南学子又在为那些大城市的建设做着贡献,不要说为什么不回河南发展的话,大城市在吸血,有产业,有人才,才有发展,武汉的光谷,就是武汉的六七所211支撑起来的,靠着上百万的在校生,发展动力可见。只愿河南学子在外的能为家乡挣口气,有能力了回家发展河南,带动河南产业,让更多的在外学子能在家乡工作,人才回流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们家乡。
一个省的好大学多少,是由两个初始条件决定的。第一,解放前这个省(市)是否建立了大学而且已经在某些学科具有了全国影响力。现在好大学多的省市有的就是解放前就有了几所好大学比如北京的北大清华,上海的复旦交大同济,武汉的武大,南京的南大东大都是解放前就已经存在的,而且当时就很有名。这些学校因为以前的名气,在解放后继续得到重视,成为教育部(文革前为高教部)直属大学,因而学校继续发展,名气也越来越大。第二,新中国建立后,在兴建一大批高校时,是否具有高校布局的区位优势,即是否具有经济发展的地域优势使得国家决定将兴建的高校放在这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地方领导是否到中央去争取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武汉,现在的华中 科技 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以华中开头的大学都是在建国初兴建高校时,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放在武汉的。还有一个条件,就是1970年,当时为了战备,将一些位于北方可能受战争影响的高校转移到内地,但这个条件受影响的省和大学都不多。比如哈军工一部分迁移到长沙成为今天的国防科大,一部分迁移到南京成为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学。具体到河南,可以说,第一个条件,河南没有什么优势。虽然,现在的河南大学在解放前就建立了,但没有什么全国影响,解放后也没有得到很大发展,在加上所处地理位置也不好,以至于虽然建校时间长,却不如解放后建立的许多大学,比如北京的北航,武汉的华中 科技 大学。在解放后兴建大学时,河南也没有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而且,河南的地理位置也比较尴尬,武汉有许多华中开头的新建高校,广州有许多华南开头的高校,上海有许多华东开头的高校,成都有许多西南开头的高校。这都是这些地方是当时的地区中心决定的。其实,不仅是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江西和福建都是一样的。最后一个机会,河南没有抓住,就是中国 科技 大被河南拒绝了,结果被安徽抓住了。所以,河南考生多好大学少不能怪中央,因为这是河南的各种初始条件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