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钟是怎么制作的?
我们往往乐于认为,过去的人都比较轻松,比较愉快,不象现在的人,那样非得强迫自己查看钟表,视时间为金钱。然而,精度不一的各类钟表至少已在人世间存在了4000年。埃及人是最早进行此类尝试的民族,他们制作过星钟图,用它来查看哪颗星星已经升起,然后计算夜间的时刻。后来,他们造出了为白天计时的影钟,随着日出合日落,一条横杆的影子逐渐越过一串记号。法老塞提一世于公元前1300年前后统治埃及,在他的陵墓中就曾发现一套制造影钟的器械。日咎就是以这种简单的影钟为原形制作的。罗马人对今天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日咎加以改进,甚至制造过便携式旅行用钟。
据埃及朝官阿门内姆哈特的墓志铭记载,此人曾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发明了水钟,一种“漏壶”。容器内的水面随着水的流出而下降,据此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这类时钟对祭司特别有用,因为夜里他们需要了解时间,不致错过在神庙内举行宗教仪式和献技活动的既定时刻,现存最古老的水钟是阿孟霍特普三世(公元前14世纪)统治时期的产物——1905年在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发现了它的残片。
水钟是整个古代世界报时的标准方式,它于公元前6世纪传入中国。水钟曾在雅典等城市成为一道常见的景观,如今在这些城市中已发现公元前35年左右建造的“城钟”的遗迹。这种钟的运行由一块浮标控制,当水从底部的一个小出口慢慢流出时,浮标也一点点地下沉。浮标大概与一根圆杆相连接。圆杆在下沉时使指示柄随之移动。通向水井的台阶的磨损程度表明,每天都要给蓄水池倒满水。
希腊世界也拥有较为精致的水钟,发明家亚历山大的克特西比乌斯于公元前270年左右制造的水钟即为一例。这台水钟的水流由多个活塞进行精确控制,能驱动从响铃和活动木偶到鸣禽等各种自动装置——这或许就是最早的布谷钟!雅典的“风之塔”是天文学家安德罗尼卡于公元前1世纪初所建,顶部有多座日身,内部有一只复杂的水钟,时间在刻度盘上显示,围绕刻度盘转动的圆盘可显示恒星运行和一年中太阳在各星座中间运行的轨迹。
古代作者对这些水钟的影响作过充分的论证,讲述了它们在不同背景下使用的情况。柏拉图曾在公元前约330年撰文,把律师们说成是“受漏壶驱动……从无闲暇”的人。水钟甚至开始影响到文学。“悲剧的长度,”亚里士多德抱怨说,“不该由漏壶……而应由与情节相适宜的东西来决定。”查看时钟显然已经受到严格的控制。水钟在希腊和罗马宫廷发挥了更为宝贵的作用,在那里,水钟被用来确保发言者讲话不超时;如果议程临时中断,譬如中途研究一下文件,等等,就要用蜡将出水管堵住,直到发言重新开始。在罗马举行运动会时,水钟被用来为赛跑计时。
后来,伊斯兰世界制造了华丽的水钟。哈里发哈伦·赖世德曾派使臣由巴格达启程,将一台特别精致的水钟送往神圣罗马帝国开国皇帝查理大帝(公元742-814年)的宫廷。11世纪,阿拉伯的工程师在西班牙的托莱多建造了一对大水钟,钟上有两个容器,月满时,水慢慢注满,月缺时,水慢慢排干。这些水钟结构精巧,历时百年而无须校正。
西欧人一直宣称,时钟制造业的第二次飞跃——机械钟的发明是由他们完成的。有一资料提到,1321年,在法兰西鲁昂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大钟上的一台机械曾奏出圣诗的曲调,而这台机械很可能是一只时钟。大约在同一时期,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明白无误地描述过一只引人注目的时钟,而在1335年的大事年表中,也有一段文字首次提到米兰圣戈特哈德教堂的一只时钟。
然而,在这些早期欧洲时钟问世数百年之前,聪明绝顶的中国古人就已经发明了机械钟。发明机械钟是为了满足精确记录诸多皇位继承人出生时刻的需要,这样,御用占星家们就能够确定天象对他们的影响,从中挑选最佳者继承皇位。中国人在几个世纪内开发了更为精确的水钟,其中包括一种不用水而使用水银的停表,但这些水钟仍然不能满足占星家们的特殊需要。
因此,在公元72年,佛教僧侣和数学家一行制作了一个有发条装置、称作“水运浑天俯视图”的天文仪器。从这个名称可以想见,水为之提供了动力——但机械原理对其运行起着调整的作用。遗憾的是,没过几年,这台用钢铁制造的机械便开始锈蚀;另外,那台时钟也由于天气寒冷引起内部结冰而出现种种问题。976年,张思训用水银替代水,建造了一台时钟,但有关的详细资料却绝少传世。
天文学家苏颂按照宋朝英宗皇帝的诏令进行设计并于公元1090年建成的“水运仪象台”堪称中古时代中国时钟的登峰造极之作。他的装置是一座天文钟楼,高逾30英尺。顶部有一架体积庞大的球形天文仪器,即浑仪。浑仪为铜制,靠水力驱动,用于观测星相。钟楼内放置天球仪,即浑象,其运转与上面的浑仪同步,故可随时对两者进行比较。钟楼前面是一座木阁,分5层各开一门,无论白天黑夜,每隔一段时间,便有木人出现。木人击鼓、摇铃、打钟、敲打乐器、出示时辰牌。所有木人都由巨大的报时装置操纵。这架装置则由巨大的枢轮提供动力,枢轮上有木辐挟持水斗,水从漏壶中滴入水斗,使整个仪器每个时辰前进一个水斗。
苏颂的大时钟从1090年起一直运转到1126年;随后被金朝拆开,运至北京,在那里又运转了几年。苏颂的“水运仪象台”是中古时代中国时钟制造的登峰造极之作;遗憾的是,在后来的100年里,由于战争的原因,这些技术没有能够最终保留下来。
摘自《世界古代发明》
参考资料:
这个实在是太多了,全世界这么大,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乐器,怎么可能全部罗列出来。只能大概地概括介绍一下。 首先是民族乐器,民族乐器分为四类: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和弦鸣乐器。 体鸣乐器分为: 敲击体鸣乐器(如木棍琴、基诺竹筒、竹筒琴、锣、铛铛、铓锣、铜鼓、三角铁、木鱼、木琴、铝板琴等等); 互击体鸣乐器(如铜镜、竹梆、钹、头钹、二钹、小钹、铙、钗、镲、碰盅、碰铃、腰铃、板凳、骨板子等等); 落击体鸣乐器(如乐杵、竹筒、瑶族竹筒、阿嘎等等); 摇击体鸣乐器(如连厢棍、盘铃、金刚铃、瑶铃、萨满铃、晃铃、串铃、铜铃、八宝铜铃、师刀等等); 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铁簧、锡伯族铁簧等等)。 膜鸣乐器分为: 棰击膜鸣乐器(如各种大鼓、种劳、塞吐、赠疆等等); 拍击膜鸣乐器(如夏尔巴鼓、八角鼓、铃鼓等等); 混合击膜鸣乐器(手鼓、圆鼓等等)。 气鸣乐器分为: 唇振气鸣乐器(如海螺、鹿笛、长号等等); 嗓振气鸣乐器(合欢箫等等); 边棱气鸣乐器(如胡笳、壮笛、横笛、排萧、筒箫、鹰笛、骨笛、双管鼻笛哨、口笛、埙等等); 吹口气鸣乐器(如夜箫、侗笛、太平箫、筚箫等等); 单簧气鸣乐器(如苗笛、葫芦丝、芦笙、笙等等); 双簧气鸣乐器(如唢呐等等); 弦鸣乐器分为: 打击弦鸣乐器(如扬琴、竹筒琴、竹琴、锵等等); 弹拨弦鸣乐器(如古筝、柳琴、阮、古琴、蝶筝、玄琴、伽倻琴、五弦琴、独弦琴、琵琶、月琴、四弦、三弦、天琴、箜篌、弓琴等等); 弓拉弦鸣乐器(如二胡、中胡、老胡、高胡、京胡、板胡、马头琴、牙筝、胡琴、葫芦胡、铁琴、三胡、四胡等等)。 另外还有青铜乐器:青铜乐器主要是钟一一大型的编钟、单独使用的铸钟,以及铎、铙等与钟同一族属的器物。在古代,礼和乐是很难分开的。无论祭祀、还是宴饮,自然是在华贵的青铜礼器中盛满美酒佳肴,但还要有相应盛大的音乐伴奏。所以,从根本上说,乐是从属于礼的。除了用于祭祀、宴飨、婚嫁、葬丧之外,有些铜乐器还用于征伐与作战指挥,如“鸣金击鼓”,指的就是用军乐指挥军队的撤退与前进。 —— 青铜乐器主要有铙、钲、钟、铎、铃、钩、镦于、鼓等 然后是西洋乐器:西洋乐器主要是指18世纪以来,欧洲国家已经定型的管弦乐器和弹弦乐器、键盘乐器。常用的西洋乐器分类情况如下: 弦乐器从其发音方式上来说,主要分为弓拉弦鸣乐器(如提琴类)和弹拨弦鸣乐器 (如吉它、竖琴、贝司)。 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萨克管等。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短号、长号、次中音号、小低音号、大号等。 键盘乐器:钢琴、管风琴、手风琴等等。 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钹、架子鼓、三角铁、沙槌、 钟琴、木琴、排钟等。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68663.htm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