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023年宁海关于支持企业稳岗优工促生产的若干举措
2023年宁海关于支持企业稳岗优工促生产的若干举措
支持企业稳工稳产抢生产先机
1、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类要素保障和服务,切实做好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稳工稳产。订单较多、生产任务较重的企业,要根据实际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和春节假期,调度增加一季度生产安排,提升产能利用水平。做好春节期间施工项目的建筑材料、民爆物品供应及运输和施工企业用水用电等协调服务保障为项目春节期间连续施工创造条件。
2、以“大优强”培育企业和2022年度产值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为重点,对2023年第一季度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0%以上的企业,按同比每再增加1个百分点予以10万元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80万元。对2023年第一季度抢抓建设成效显著的建筑业企业给予评优评奖优先推荐。
3、鼓励春节期间生产的企业采取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式,提高留宁海员工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积极性。对2023年1月21日至2月5日期间坚持生产的我县企业,按坚守岗位的外省籍参保员T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留工补贴。
4、支持市级“大优强”培育企业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购销体系,对采购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内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工业企业产品或委托加工、且单家企业的新增采购或委托加工额达到500万元以上的,按照不超过30万元/家的标准予以奖励;对采购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外新增配套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工业企业产品或委托加工、且单家企业新增采购或委托加工额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按照不超过50万元/家的标准予以奖励。每家“大优强”培育企业的累计奖励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5、支持市级行业协会主办省级及以上部门、行业协会的专业展会,对符合条件企业参展标准展位在100个以上的,按参展展位费50%最高不超过4000元/个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市级行业协会组织符合条件企业参加国内、市外专业展会、且组织企业10家以上的,按每个参展展位费50%、最高不超过6000元/个的标准给予补助。
6、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稳岗优工企业的信贷支持。春节期间建设不停歇的重大项目,涉及临时用地复垦押金的,可以银行保函的方式代替。
持续推进企业降本减负
7、按照国家规定,延长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将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的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缓缴的社会保险费可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补缴,延长期间免收滞纳金。
8、放宽企业引育留用紧缺高技能人才奖励条件,对企业2022年2023年使用在甬缴纳社保费累计满3年,且持有我县紧缺职业工种目录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不少于上年的,按每人6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
9、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全面落实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小微企业减免“六税两费”、小型微利企业减征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等税收优惠政策。
有效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10、有序安排外来员工节后返岗,实施春节返岗交通补助,2023年1月21日至2月5日,对企业租用大巴车跨省“点对点”组织非本市户籍员工返岗,或省外劳务协作输出地包车输送非本市户籍员工返岗的,符合条件的按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自行到我县企业返岗就业的非本市户籍员工给予返岗交通补助,补助标准为市外省内100元/人,华东地区300元/人华东地区以外500元/人。
11、加密招聘活动场次,开展“新春引才月线上线下协同招聘活动,增加专场招聘场次,其中开展现场招聘会10场以上。深化“五省八城”劳务协作,主动对接劳务输出大省,结合实际组团赴省外开展招聘活动。我县企业参加市级人力社保部门组织的赴外招聘活动,最高给予2000元/次的补助。
12、充分发挥用工余缺调剂机制作用,强化监测跟踪,及时掌握劳动力流动和企业用工变化趋势,对缺工比较严重的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安排专人跟进帮扶。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行业协会、职业技工院校等为元旦春节期间生产的企业提供用工和实习服务,满足企业急需用工。对元旦春节期间为企业新引进5名员工以上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500元/人标准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10万元。支持引导有条件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高校、企业合作开展大学生技能实训,为企业生产性技术岗位培养并输送大学生技能人才。鼓励企业采取“以亲带亲”“以友带友”“以老乡带老乡等方式缓解用工矛盾。依托社区基层平台、行业协会、商会等开展精准服务对接,引导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
开展暖心留工过大年活动
13、发放“留宁海过年”系列新春福利春节期间,面向留宁海过年的外地员工,随机发放100万元留宁海过年专属消费券。开展“5·1服务卡”迎春系列活动,举办文旅活动月,定期推出文旅出行特惠抢购。鼓励电信运营企业提供新春套餐、宽带、手机流量等特惠服务。
14、开展“留宁海过年”系列暖心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间,吸引外地员工就地过年。举办“在宁海过大年”新春文旅节庆惠民活动、年货展销会,开通职工健康服务热线,开展向留宁海员工赠送购书券、公益培训、防疫礼包和免费体检等活动,工会文体设施、体育场馆、博物馆向留宁海外地员工和家属免费开放。
15、保障留宁海员工合法权益,强化对企业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指导企业与员工合理制订春节错峰避峰放假和调休计划。春节期间安排员工正常工作的企业,应按规定支付工资和加班工资大力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加强隐患排查和纠纷处置,确保春节前农民工欠薪问题“双清零”,确保员工按时足额领到工资。加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为,严肃打击查处“黑中介”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16、指导生产企业加强健康知识宣传,由企业向留宁海员工发放防疫礼包,向返宁海员工推送防疫提醒引导员工加强自身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毕业生就业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所学专业毕业生多,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大,一些毕业生不得不选择从事其他行业;二是毕业生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毕业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岗位就业。“专业不对口”一定程度影响了就业质量。
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对就业至关重要。院校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机制,创造良好条件使得更多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不过,毕业生遇到“专业不对口”问题,还是要立足自身,正确看待问题,积极谋求对策,走好就业之路。
“专业不对口”是人生动力而非阻碍。一般来说,做自己擅长的事更容易成功。但是,如今人们靠某一行业或某一岗位生存一辈子的格局早已被打破,工作岗位的可供选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等更有利于毕业生直面市场或转行发展。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会促使毕业生在新的领域不断学习和探索,这样不仅能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结构,还会增加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游刃有余。相反,如果过度追求专业对口,则容易走向桎梏,影响就业和未来发展。
“专业不对口”是职业转折而非学无所用。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人生熏陶,提升自己的社会认知和精神境界。用人单位看中的是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经历等,所以即使就业专业不对口,同样会被录用。在新的领域和岗位上,所学专业一定会与新知识形成新的交互,助力今后的职业发展。李宁是世界公认的“体操王子”。后职业清零改行从商,将个人形象转换成品牌形象,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李宁经商成功的原因,除了刻苦钻研经营之道外,从事竞技体育时取得的名望,还有转行之后保持奋斗的体育精神,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专业不对口”是人生经历而非人生悲剧。人生经历就是一种财富,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简单地以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与否来论成败。在未来的某一天,毕业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的工作经历很可能会成为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条件,成为未来求职成功和人生价值充分体现的法宝。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或者不对口都是暂时的,并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人生的关键在于能否经营好自己人生路上的风景,让自己的一生更加有价值和获得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