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京师范大学有几个院士
南京师范大学有1位院士,是黄和。
黄和,1974年11月出生,湖南湘乡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黄和于1997年从浙江大学生物化工专业本科毕业,并保送浙江大学读研;2002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2004年进入南京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同年创建南京工业大学“工业催化与微生物代谢工程实验室”。
2005年晋升教授;2006年担任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之后历任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二层次;2022年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202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成就:黄和以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发展了代谢工程物质能量耦合调控和代谢网络全局性系统调控理论,开发了非模式工业微生物合成生物学精准高效改造的系列方法,实现了以生物质为原料的多种新型发酵产品工业生产。
研究成果:截至2023年11月,黄和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均排名一),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2017年、2012年,排名1),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2017年,排名1),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2011年、2010年,分别排名1和2)。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的科研实力
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学校坐落在湘潭市北二环线旁的高岭路6号,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万;有办公楼、教学楼、综合实训搂、图书馆、大礼堂、多人学生公寓楼、单身教师公寓楼、400米跑道运动场、食堂、商场等全套基础设施;有总价值600多万元的现代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有新旧配置的计算机500余台;校园绿化面积20%以上,环境优雅。学校办学规模可观。现有在校学生11000人,其中开放教育学生8000余人,脱产学生3000余人。现有教职工216人,自己培养的教授4人、副教授14人。学校设有开放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多层次多门类的学历教育。开设专业36个,其中本科14个。学校设有6个管理处室、3个实体学院,在湘潭、湘乡、韶山等县市区设有14个联合办学教学点,并与西南民族大学、中南大学网络学院、奥鹏远程教育中心联合办学。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一是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现代远程教学的开放教育特色。其教学模式先进,教育资源丰富,适应人群广泛,学习方式灵活;二是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高学历+高技能”的职业教育特色。推行“中专、大专学历教育一站式”与“专业技能、从业资格培训一体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学生以低起点入校、高素质毕业,其对口就业优势明显;三是强调以人为本、激励效益的管理体制特色。在管理职能上,实施招生、经济、质量三位一体的目标责任制;在运行机制上,坚持责、权、利统一,实行绩效目标考核;在用人制度上,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任制;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满负荷工作、按岗定酬、优质优酬、岗变薪变的原则。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先后为社会输送了函授本科毕业生8000余人,函授大专毕业生30000余人,中职毕业生8000余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收了1000多名农民大学生,建校30年来,已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另外,非学历教育培训达50000多人次,为服务湘潭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突出,5年来,承担国家“十五”、“十一五”科学规划课题9项、省 “十五”、“十一五”科学规划课题4项、中央电大课题4项、湘潭市立项课题4项,汇编课题研究论文集14部,教职工出版专著5部,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240多篇;学校不断获得各种荣誉,蜚声三湘四水。先后被评为全省电大招生工作、教务工作、教材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A类学校”、全国电大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是湘潭市“文明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是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开放教育试点总结性评估地市级电大“优秀学校”。
在新形势下,以现任党委书记易建辉、校长左泽文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正在率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发展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活力;坚持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体、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大力培养“两型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化工学院教学、科研实力较强,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绿色化学合成与反应技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烟气治理新技术的研发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连续两次获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等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承担了一大批生产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学院年科研经费近千万,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挪威、荷兰和国内一些名牌大学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和学术流关系。
实验室: 国家级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化工过程模拟与强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环境友好化学与应用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 化学工程基础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 化学工程学科实验室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绿色催化与反应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环境友好化工过程集成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绿色催化与反应工程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科研机构 化学工程研究所 生物技术研究所 环境工程设计研究所 大气治理研究所 等 团队及学科平台 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 湖南省环境友好催化与绿色化工教学团队 湖南省绿色化工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 获得奖项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 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年,编写教材或著作10余部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中长期规划重大科技专项“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一大批中石化科技开发和企业委托项目,年均科研经费上千万元。 湖南省有巴陵石化、长炼、株化、湘潭精细化工、湘维、石家庄化纤、省环境监测总站、九芝堂、千金药业、古汉养生精、衡阳啤酒、湘乡啤酒等10多个稳固的实习和研究基地。其中巴陵石化、长炼为省优本科实习基地,巴陵石化、长炼催化剂、湖南省环境监测总站为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