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中国至今为止挖掘出最大的古生物化石是什么生物的化石
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侏罗纪恐龙命名为“鄯善新疆巨龙”
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及新疆地调院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与新疆鄯善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鄯善新疆巨龙”命名仪式及恐龙化石保护野外现场会10月10日上午在新疆鄯善七克台巨型恐龙化石产地隆重举行。?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杨群,国家古生
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霞,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顾问孙革,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顾问、著名恐龙学家董枝明,
国际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德国波恩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前所长T.马丁,以及来自我国、德国、美国、爱尔兰等国的地质古生物专家及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吐鲁番地区行署及鄯善县政府有关领导和新闻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了命名仪式及化石保护野外现场会。仪式及现场会由中共鄯善县委书记刘开勤主持。?
现场会上,古生物学家、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新疆科考队领队孙革教授首先介绍“鄯
善新疆巨龙”命名经过;恐龙学家董枝明教授对“鄯善新疆巨龙”的命名做进一步解读。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杨群教授代表中国古
生物学界对“鄯善新疆巨龙”的发现和命名表示祝贺,并对新疆地区以恐龙为代表的化石保护工作提出希望;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王丽霞副主任就进一步贯
彻执行《国家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做好对包括“鄯善新疆巨龙”在内的恐龙化石保护工作等进行指导。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领导、吐鲁番地区和鄯善
县的领导代表全区广大群众对“鄯善新疆巨龙”的正式命名表示由衷的祝贺、对科学家们在鄯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对未来进一步做好化石保护工作提出展望。
古生物学家、德国波恩大学马丁教授代表与会的国外专家向“鄯善新疆巨龙”的命名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新疆自治区和鄯善县政府对化石保护所做的努力和对科学家
工作的支持予以高度评价。?
“鄯善新疆巨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侏罗纪恐龙,产于新疆鄯善七克台地区距今1亿6千多万年的晚侏罗世齐古组。该恐龙形体巨大,体长30余米,体重约30吨。化石保存了完整的股骨(长约2米)、胫骨、腓骨、腰带、背椎和荐椎,以及部分尾椎、肋骨及颈骨等,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它首次刷新了我国侏罗纪大型恐龙的记录。该化石是2009年由我国古生物学家孙革教授领导的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新疆地调院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于鄯善七克台地区发现,2011年起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正式发掘。在董枝明教授指导下,由吉林大学青年古生物学专家吴文昊博士和沈阳师范大学青年古生物专家周长付博士牵头,经过长达两年多的研究,终于将这一巨型蜥脚类恐龙命名为“鄯善新疆巨龙”(新属、新种)(Xinjiangtitan shanshanensis gen. et sp. nov.),成果于今年9月25日
出版的《世界地质》杂志正式发表。“鄯善新疆巨龙”的发现不仅为我国侏罗纪恐龙大家族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成员、为研究我国新疆恐龙动物群的组成与演化提供
了新的资料,而且也为深入研究新疆侏罗纪古地理与古气候、推动侏罗纪石油及煤等沉积矿产找寻等提出了新的思路。该成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新疆侏罗纪恐龙研究
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疆吐鲁番鄯善地区古生物化石资源十分丰富。上世纪60年代董枝明教授等曾在这里先后发现白垩纪“鄯善龙”、“嘉峪龙”以及侏罗纪“中日蝴蝶龙”等恐龙化石,揭开了新疆吐鲁番地区恐龙化石研究的序幕。2008年孙革教授率领的中德古生物与地质联合实验室和中德新疆地质工作站科考队在鄯善七克台地区首次发现世界最大的侏罗纪恐龙足迹群,2012年又发现了规模巨大的龟化石群;2011年
起在国土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支持下,在新疆国土资源厅、吐鲁番地区和鄯善县政府的大力协助下,该科考队对“鄯善新疆巨龙”这一巨型恐龙点进行
大规模发掘,终于取得了可喜成果。自去年起,科考队在“鄯善新疆巨龙”化石点附近又新发现了多处蜥脚类恐龙化石点,并发现了与之伴生的肉食兽脚类恐龙牙齿
以及双壳类、叶肢介、鱼及植物等化石。这些化石的新发现为展示新疆鄯善乃至整个吐鲁番地区侏罗纪时期的古地理与古生态、深入研究地层对比及时代、以及恢复
当时“恐龙家园”的总体面貌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上述一系列重要化石的发现,自2008年起,鄯善县政府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等文件精神,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及吐鲁番地区行署的指导下,制定了鄯善县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切实开展以恐龙化石为代表的化石保护工作。自2011年
起,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和国内外专家的大力支持下,鄯善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化石保护内容与目标,并结合化石保护着手开展了“国家地质公园”
建设规划和申请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本次命名仪式和化石保护现场会的召开,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和鄯善县的化石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发挥重要
促进作用。?
现场会及命名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们又参观了“鄯善新疆巨龙”化石附近的两处新发现的恐龙化石点。其中“东1点”的恐龙已显现长约14米的化石骨架,也是一具较大型的蜥脚类恐龙;“北2点”的恐龙股骨化石长已见1.5米以上,与“鄯善新疆巨龙”的股骨较为相似。专家们一致认为,鄯善的“恐龙家园”必将成为我国重要化石保护产地和我国地质古生物主要旅游胜地之一。
新疆特别的“墓地”惊现上千只侏罗纪时期的乌龟骨骼化石,大量乌龟为何会埋葬在一起
在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境内,有一处特别的“墓地”.这里埋葬了上千只侏罗纪时期的乌龟骨骼化石,数量丰富,保存完整,实属罕见。
这些乌龟为何会大量埋葬在一起?它们和现存乌龟有什么不同?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周长付,作为发现乌龟化石科考队的专家之一,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连串秘密。
2012年11月,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和新疆地调院组成的科考队在鄯善县发现了“乌龟墓地”,在其附近还发现多处恐龙化石和其他化石碎片。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乌龟骨骼化石和恐龙化石属同一时期。
科考人员对乌龟壳进行复原。“活的乌龟壳表面是一层角质盾片,共13片,而当乌龟死后这些盾片就脱落了,露出骨质的壳,我们通过骨板上的凹槽复原了龟壳,可以看出乌龟的形状大小。”周长付说。
水生乌龟是肉食动物,会有领地之争,在正常情况下,大量的水生乌龟聚集不太可能出现。“可能是洪水将淹死的动物尸体冲刷到了一起,给它们提供了食物,但我们在周边并没有发现明显的洪水冲刷过的痕迹,对比周边的沉积环境,排除了这一推测。”周长付说。
他们经过多种分析和推理后,有了更合理的推测:大约在1.6亿年前,鄯善当地分布着湖泊,在方圆很大的流域内生活着许多乌龟,起初它们都有各自的领域,但气候可能会有旱季雨季,在一个旱季到来时,水域面积越来越小,淡水龟们本能地向地势低洼的水塘聚集。这个旱季也许格外长,后来仅剩一个水塘,淡水龟们扎堆在一起,希望熬过旱季。一些体质弱的乌龟死去,成为其他龟的食物。随着水塘面积越来越小,乌龟们也挤得更紧。当水塘完全干涸,乌龟们都没能熬过旱季,相继死去。最后死去的一些乌龟的尸体得以完整保存。
对于发现的上千只侏罗纪时期的乌龟化石,周长付很是兴奋。他说,侏罗纪时期的龟类化石在国内虽早有发现,但数量并不多,标本保存得也不太好,通常是化石碎片。鄯善境内发现的这些乌龟化石有的甚至连头部、四肢、尾巴都保存完好。“这里的侏罗纪时期的乌龟化石比以前全世界所有已知的侏罗纪时期乌龟化石样本总量还多一倍。”周长付说,“侏罗纪时期的中晚期正是现在生存的龟的起源时间段,这让研究本身显得意义重大。”
周长付介绍,从外观来看,侏罗纪时期的乌龟和现生龟的差异很小,龟壳基本没变化,但身体结构有所不同,体现了乌龟在漫长岁月中的演化过程。“比如,在乌龟化石上发现它的口腔后面的两块翼骨是有间隙的,这和那个时代的其他爬行动物的一些特征吻合,而三叠纪时期的化石显示这个间隙更大一些,但现生龟的两块翼骨是闭合的,侏罗纪时期的乌龟正好处于这个演化过程的中间。”
侏罗纪是恐龙的鼎盛时期,那侏罗纪时期的鄯善是什么样的呢?周长付说:“在鄯善附近发现煤矿,而煤正是木头形成的,说明当地有茂密的森林;当时还没有形成天山,是一大片美丽的平原;从当地发掘出的恐龙化石、贝壳、鱼鳞等化石可以看出,这片土地存在大片的淡水河湖,生活着恐龙、乌龟等许多动物,这些都表明侏罗纪时期的鄯善是个植被丰富、温暖潮湿、适合大型动物生存的宜居环境,并且种类齐全的生物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物链。”
对于此事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