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与 报予有什么区别?
报与、报予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出处不同。
一、意思不同
1、报与:传达;告诉。
2、报予:传达消息。
二、侧重点不同
1、报与:传达的范围更广泛。
2、报予:传达的范围已具体到某一范畴。
三、出处不同
1、报与:晋·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上甚悦。素闻其声,虚心相待,每报与之,常手书称字。”
白话译文:皇上非常高兴,早就听说过他的声音,虚心等待,每次传达出去,经常写信称赞。
2、报予:《南史·江革传》:“卿荷国厚恩,已无报予,乃为虏立铭,孤负朝廷。”
白话译文:你蒙受国家厚恩,竟然不去报效,竟然想去别国扬名立万,辜负朝廷。
文言文《列子学射》中于和报各是什么意思
1、途径不同:报社是以报纸为传播媒介向一定区域的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通讯社是收集信息。
2、面向群体不同:报社面向的是大众;通讯社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直接向公众提供新闻。
3、范围不同:相比于报社来说,通讯社是一个大规模的消息批发商。
通讯社:
通讯社,是指专业从事新闻信息采集、发布的传播机构,以电子通信技术和其他先进手段快速地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机构发布新闻和信息。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835年法国人哈瓦斯创办的。世界性通讯社都建设遍布世界各地的记者网络,全天候地向总部供给新闻,总部负责加工并向不同的顾客提供新闻服务,通讯社的业务一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驻外办事处、各国通讯社、特派记者和代理记者发来消息,另一部分是编辑部按照客户类型进行加工,再以最快速的方式传递给客户。最早采用的是电报传递,目前已经采用卫星通信技术实时同步传递。
于:引出动作对象,可以译成“向”(句意为:向关尹子请教)。
报:告知,报告(句中也是请教的意思)。
原文:列子学射,中矣,请于①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②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译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去练习,三年之后,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仅学习射箭是这样,治理国家和修身做人也都应是这样。”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