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怖症的与害羞的区别
社交恐怖症与害羞是有明显区别的:后者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是一种本能。孟子曾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而前者则不一样,它表现出的激烈程度和病态的心理机制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它是一种对难堪或出丑表现出的强烈和令人身心疲惫的恐惧感。
那么哪些情况表现出你可能已经患上了社交恐怖症呢?
在公众场合,如茶话会、歌舞会、交友会、见面会,特别是你将作为人家的推介对象时,你感到极度的恐慌、紧张;在一些社交场合,你怕与别人面对面地交流,或者即便交流了,你也是在极度惊恐之中度过的,而且这种情绪持续的时间较长;不敢直面陌生人,更不敢与他们交谈,或者见到陌生人就心慌耳热;有时不由自主或莫名其妙地恐惧,而且无法控制等等。
有专家认为,患社交恐怖症通常与内向的性格,以及孩童时人生经历有关。
内向的孩子在青春期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整心理状态,许多人会更加惧怕与人交往,严重的会发展成社交恐怖症。还有些患者与父母的关系不好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父母的过度保护或是不断指责,容易使孩子的自我评价降低,从而引发社交恐怖。尤其是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而是整天生活在父母的指责中,这对孩子的性格长成十分不利。
如果要追溯家庭环境,可以说,女孩来自父母的管束比男孩更多。女孩的家长要求女儿自敛,要像个女孩的样子。这毫无疑问地增加了女孩在与人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她们害怕在别人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于是胆小、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被人取笑。因此,女孩子患社交恐怖症的几率要高于男孩子。
另一方面,许多孩子对自己往往有过高的要求和目标,偶尔没有达到目标,就容易自卑,同时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这很正常。但如果反应过度,就会缩手缩脚,影响自己的交往,逐渐形成自我封闭。这对性格的完善和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十分不利。
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的本领,是学会与人相处和合作,没有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很难取得事业成功的。
要克服社交恐怖症,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要知道,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不要无限夸大别人的优点,放大自己的缺点。不必仰望别人,只要努力,你也可以很优秀。克服了自卑心理,就会增加交往的欲望。
其次,勇敢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很重要。任何事只要去做,就有做好的机会。譬如说学游泳,下过几次水,就不那么可怕了。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先和熟悉的人交谈,然后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和陌生人交谈的水平。
http://post.baidu.com/f?kz=101475407
在我看来,社交恐惧症是指十分害怕与自己不认识的人接触,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出现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而遭到别人嘲笑,害怕自己找不到话题跟别人沟通,气氛尴尬等等,因而对社交会打从心底产生恐惧。
害羞,也就是说第一次遇到某些情况,不大敢主动跟别人说话,因为自己没有实训经验,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哪些,一旦熟悉了,就不会觉得害羞了,就会变得自然,所以啊,害羞的人不会对社交产生恐惧,就只是单纯害羞而已。如果害羞达到一种严重程度的话,就会跟社交恐惧症差不多,但不完全一致。
比方说,严重害羞的话,人会胆小,动作拘谨,思想十分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低,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接触会很紧张,内心会有种卑微的感觉,但肯定没有达到社交恐惧那种程度。
所以说,社交恐惧症是个十分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克制它;而害羞只是一种的心理活动,不一定每个人都会有,但肯定每个人都体验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