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的区别及其与肉质品的关系有哪些

乐乐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肌纤维细胞

1、发挥作用不同

红肌纤维的作用是耐力,所以又叫慢肌纤维。白肌纤维的作用是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所以又叫快肌纤维。快肌纤维中又分为快红肌和快白肌,快红肌的作用是绝对力量,快白肌的作用是爆发力。

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的区别及其与肉质品的关系有哪些

2、形状不同

红肌纤维略显圆形,从纤维的粗细来看,红肌纤维较细。红肌肌纤维的直径细,肌原纤维数量少,肌浆网不发达,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运动神经元体积小,支配10—180条慢肌纤维,结点的囊泡数量少,终板面积小,毛细血管密度高。

白肌纤维显多角形,从纤维的粗细来看,白肌纤维最粗。白肌浆网发达线粒体数量少,体积小;运动神经元体积大,支配300—800条白肌纤维结点的囊泡数量多;终板面积大;毛细血管密度少。

3、数量不同

从肌纤维的数目看,白肌纤维多。肌纤维的分布情况是肌肉表层卫的白肌纤维多,深层卫红肌纤维多,而中间肌纤维无论表层下与深层卫都没有显著的差别,

4、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CP)含量不同

快肌纤维中高能磷酸化合物(ATP和CP)的含量高于慢肌纤维,与糖代谢有关的肌糖原、6—磷酸果糖和乳酸含量也高于慢肌纤维。

5、技能特点不同

红肌无氧能力低,有氧能力高,收缩速度(50m/s),慢,收缩力量小,抗疲劳能力强。白肌无氧能力高,有氧能力低,收缩速度(110m/s),快,收缩力量大,抗疲劳能力弱。

扩展资料

在人类中,不同的个体所含红、白肌纤维的数量也有不同,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人体各部位骨骼肌所含红、白肌纤维的比例不一样,活动多的肌肉含红肌纤维多、活动少的肌肉含白肌纤维多。

体育锻炼虽然不能改变变红、白肌纤维的数量,但可增大其体积提高其功能,耐力性训练能使红肌纤维增粗。力量性训练能使白肌纤维增粗,速度性训练能使红、白肌纤维同时增粗,不过白肌纤维增粗更为明显。

百度百科-红肌纤维

百度百科-白肌纤维

钙泵可将肌浆网中的ca2+离子泵入胞质中为什么错

没啥区别,不信看百度百科

肌组织是具有伸缩能力的一种组织,由肌组织细胞组成。细胞细长呈纤维状一个肌细胞即一根肌纤维。功能:能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具强烈的收缩作用。主要分横纹肌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三大类。

肌组织细胞-主要分类

肌组织细胞

依据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肌肉组织分三种类:横纹肌、平滑肌、心肌。

1、横纹肌特点:

(1)具横纹。

(2)肌肉收缩受意志支配,又称随意肌。

(3)收缩力强,易疲劳。分布:主要附着在骨骼上,又称骨骼肌。

(4)细胞呈梯形

2、平滑肌特点:

(1)细胞呈梭状。

肌组织细胞

(2)无横纹。

(3)不受意志支配(不随意肌)。

(4)收缩力较弱,不易疲劳。分布:内脏壁。

3、心肌特点:

(1)有横纹。

(2)细胞短柱状,有分支。

(3)细胞联接处有闰盘。

(4)收缩有自动节律性。分布:心脏。

(5)细胞呈圆柱状

肌组织细胞-横纹肌细胞

横纹肌细胞

也称骨骼肌细胞,肌细胞呈纤维状,不分支,有明显横纹,核很多,且都位于细胞膜下方。肌细胞内有许多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细丝状肌原纤维。每一肌原纤维都有相间排列的明带(Ⅰ带)及暗带(A带)。明带染色较浅,而暗带染色较深。暗带中间有一条较明亮的线称H线。H线的中部有一M线。明带中间,有一条较暗的线称为Z线。两个z线之间的区段,叫做一个肌节,长约1.5~2.5微米。

肌膜的外面有基膜紧密贴附。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位于肌浆的周边即肌膜下方。核呈扁椭圆形,异染色质较少,染色较浅。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在骨骼肌纤维的横切面上,肌原纤维呈点状,聚集为许多小区,称孔海姆区(Cohnheimfield)。肌原纤维之间含有大量线粒体、糖原以及少量脂滴,肌浆内还含有肌红蛋白。在骨骼肌纤维与基膜之间有一种扁平有突起的细胞,称肌卫星细胞(musclesatellitecell),排列在肌纤维的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此种细胞可分化形成肌纤维。

肌组织细胞-平滑肌细胞

平滑肌细胞

平滑肌细胞中的细肌丝有同骨骼肌类似的分子结构,但不含肌钙蛋白;同一体积的平滑肌所含肌纤蛋白的量是骨骼肌的2倍,推测平滑肌肌浆中有大量细肌丝存在,它们的排列大致与细胞长轴平行。与此相反,胞浆中肌凝蛋白的量却只有骨骼肌的1/4。估计连接在致密体上的3~5根细肌丝会被较少数目粗肌丝包绕,形成相互交错式的排列,这可能就是类似于骨骼肌中肌小节的功能单位。

一般平滑肌细胞呈梭形,直径2~5μm;其长度可变性很大,大约长度为400μm时是产生张力的最适长度。它们没有骨骼肌(和心肌)那样发达的肌管系统。肌细胞膜只有一些纵向排列的袋状凹入,但其功能尚不清楚,不过这使得细胞膜表面积和细胞体积之比更为加大,因此和肌丝靠近的不是横管或肌浆网系统,而是肌膜。细胞被激活时,细胞外Ca2+进入膜内,但平滑肌细胞中靠近膜的肌浆网也构成了细胞内Ca2+贮存库。一些兴奋性递质、激素或药物同肌膜受体结合时,通过G-蛋白在胞浆中产生第二信使,引起Ca2+库中的Ca2+释出。因平滑肌的细肌丝中不存在肌钙蛋白,因而Ca2+引起平滑肌细胞中粗、细肌丝相互滑行的横桥循环的机制与骨骼肌不同。目前认为,横桥的激活开始于它的磷酸化,而这又依赖一称为肌凝蛋白激酶的活化;其过程是Ca2+先结合于胞浆中一种称为钙调蛋白(calmodulin)的特殊蛋白质,后者结合4个Ca2+之后才使肌凝蛋白激酶活化,使ATP分解,由此产生的磷酸基结合于横桥并使横桥处于高自由状态。比起平滑肌来,平滑肌横桥激活的机制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和平滑肌收缩的缓慢相一致。

肌组织细胞-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的结构特征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的结构基本相似,也有横纹,但在结构上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心肌细胞为短柱状,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而骨骼肌纤维是多核细胞。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该处细胞膜凹凸相嵌,并特殊分化形成桥粒,彼此紧密连接,但心肌细胞之间并无原生质的连续。心肌组织过去曾被误认为是合胞体,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发现心肌细胞间有明显的隔膜,从而得到纠正。心肌的闰盘有利于细胞间的兴奋传递。这一方面由于该处结构对电流的阻抗较低,兴奋波易于通过;另方面又因该处呈间隙连接,内有15~20埃的嗜水小管,可允许钙离子等离子通透转运。因此,正常的心房肌或心室肌细胞虽然彼此分开,但几乎同时兴奋而作同步收缩,大大提高了心肌收缩的效能,功能上体现了合胞体的特性,故常有“功能合胞体”之称。

②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多位于细胞中部,形状似椭圆或似长方形,其长轴与肌原纤维的方向一致。肌原纤维绕核而行,核的两端富有肌浆,其中含有丰富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以适应心肌持续性节律收缩活动的需要。从横断面来看,心肌细胞的直径比骨骼肌小,前者约为15微米,而后者则为100微米左右。从纵断面来看,心肌细胞的肌节长度也比骨骼肌的肌节为短。

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也可看到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横小管、肌质网、线粒体、糖原、脂肪等超微结构。但是心肌细胞与骨骼肌有所不同;心肌细胞的肌原纤维粗细差别很大,介于0.2~2.3微米之间;同时,粗的肌原纤维与细的肌原纤维可相互移行,相邻者又彼此接近以致分界不清。心肌细胞的横小管位于Z线水平,多种哺乳动物均有纵轴向伸出,管径约0.2微米。而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A-I带交界处,无纵轴向伸出,管径较大,约0.4微米。心肌细胞的肌质网丛状居中间,侧终池不多,与横小管不广泛相贴。

肌组织细胞-细胞培养

肌组织细胞

骨骼肌细胞培养

1.杀死动物,无菌取大腿肌组织,切成0.3~0.5厘米小块。

2.用不含钙镁离子的Hanks液配的0.25%胰蛋白酶消化,无菌纱网或纱布滤过,合成培养基加10%小牛血清培养,为促进分化可加1%的胎汁。

3.细胞接种量为2×106/皿,接种在胶原或明胶的底物上能促进细胞分化。明胶制备比较简单,常用Hanks液配的0.01%明胶。

肌细胞培养

1.选新鲜受精鸡卵,置温箱中孵育(温箱中放有水槽,以维持箱内温度),每日翻动一次(180度),孵育9~12天。

2.取鸡胎法相间《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

3.用眼科剪剪开胸腔,剥出心脏,置入皿中用Hanks液漂洗1~2次。

4.小心剪除大的动静脉,保留心室肌,用组织块或消化培养法均可。

肌组织细胞-造血细胞

肌组织细胞

中国医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肌肉组织中存在具有造血分化潜能的细胞群,因此肌肉细胞移植有望替代骨髓移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庞文新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肌肉组织内存在一种比造血干细胞更早期的细胞,这种细胞分化成造血细胞后在重建造血功能中的作用比骨髓、外周血高出十倍,移植这种细胞治疗白血病等病症,效果可能更好,而且还能克服骨髓移植中配型困难的难题,为患者大大减轻经济负担。

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在内的恶性肿瘤以及包括爱滋病在内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全球每年因这些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千万。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包括骨髓移植、外周血移植、脐带血移植和免疫细胞移植等,其中骨髓移植的应用最为普遍。

庞文新已经通过实验找到了肌肉内能够分化成造血细胞的干细胞。海内外有关医学专家认为,这一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应用於临床后将会使移植治疗白血病具有光明的前景。

中文名称:

肌肉细胞

英文名称:

muscle cell

定义:

具有收缩功能的肌肉组织细胞。包括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细胞。

因为钙泵的功能是将细胞内的钙离子从胞浆泵出。钙泵的主要功能是将细胞内的钙离子泵出胞浆,而不是将钙离子泵入胞质中,这一过程对于维持细胞内外钙离子平衡、调节细胞内信号传导和细胞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