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2024年诗歌《示儿》教学实录

乐乐8个月前 (07-02)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板书

诗歌《示儿》教学实录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歌都不陌生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歌《示儿》教学实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直接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一首宋诗,板书:宋诗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他一生写诗近万首,这首《示儿》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

生:示儿就是给儿子看

师: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

生:叫遗书

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

生:写财产的分配等

师;那陆游写了什么?

请看大屏幕出示《示儿》配乐放录音

师:你听出了大概是什么意思?

生:

师:你能不能把它读正确呢?自由朗读,指名三生读(都能较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齐读

读诗要知道诗的意思,你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自己去理解。自己去说一说,自己说好了,就与同桌说一说。师巡视

大屏幕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指名说这两句的意思

师:注意这两个字的意思,出示:元原来、本来

同统一

师: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哪些东西是空的?

生:财产

师:但是有一件事使作者放不下,感到很悲,是什么?

生:国家被别人侵略

师:接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宋朝的历史,谁知道?指名说

师激情补充:当时国土分裂靖康之变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而悲了吗?指名说

师概括:这是山河破碎之痛

随即板书:山河破碎痛

你能把这种痛读出来吗?指名读诗

我们来读一首诗人68岁时写的.一首诗,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题目很长,齐读,指名读诗

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前句,三万里五千仞岳分别指什么?(九曲黄河、巍巍华山)

这是何等的气魄!指名读2

男生齐读。

可是这么壮丽的山河却被敌人占领着,你的心情怎样?

生:悲痛、痛心、痛恨

带着这种心情齐读这两句

仅仅是为这个悲痛吗?还为什么悲?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生;农民很悲伤

师配乐(悲伤)旁白:如果你就在沦陷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与同桌轻轻讨论,指名说

生:我看到了遗民的眼泪听到敌人的铁骑声

生:

生:娃娃的哭喊声,饿死

生:翘首盼望王师

生:敌人大肆屠杀无辜百姓

生:饿得面黄肌瘦,横尸遍野

师:你觉得诗人还为什么悲?指名说随即板书:遗民眼尽哀

带着这种哀痛你再读读这两句,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指名三生读,齐读

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怎么没有一个统治者来

生:统治者都在干什么?我们一起去临安看一看

出示:《题临安邸》齐读

问:他们在干什么?

生:他们在寻欢作乐

生:他们在游山玩水

生:过着奢侈的生活

大屏幕对比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题临安邸》

师:一边是遗民眼尽,一边是寻欢作乐

男女生对比读这两首诗

师:他们在汴州也曾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可他们忘了自己是亡国奴,忘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遗民们,忘了那诗人为什么还悲?

生;为了昏君而悲

随即板书:昏君无能愤

诗人死前仅仅告诉儿子这些吗?还有什么?

读后两句诗,指名说你觉得诗人为什么还要家祭无忘告乃翁,因为他很爱国是呀,一切皆源于一个字对祖国的爱

板书:爱

这是一种多么执着的信念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用心吟诵,把一位老人的临终遗愿读出来

你能背下来吗?指名背,齐背

课外延伸:

2024年诗歌《示儿》教学实录

不管不管不管都让无数诗人悲愤,他们写下了无数爱国诗篇,你知道的有那些?

生:文天祥

生:秋瑾

出示:陆游、文天祥、范仲淹的诗句《满江红》、《夏日绝句》浏览

介绍有关宋朝历史的书:《刀锋上的文明(宋)》、《两宋人物》、《图说天下(宋)》、《宋诗选注》

结束:同学们,让我们在读史中背点诗,在学诗中读点史,作到(板书):诗史结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