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打针伤害大还是吃药伤害大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药物给药

生病了打针好还是吃药好?看看专家怎么说

这几年,打针不好的说法越来越被广泛传播,而人们最常引用的理由无非就是“在国外打针都是最后一步了呢”,伤害太大等等等等。但是,真相究竟是怎么样呢?生病了到底是吃药好还是打针好?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胡欣曾在家庭医生在线“健康十万个为什么”答疑平台上解答过相关问题,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注射药吸收较口服药快 但口服药更安全

胡欣率先指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他表示,口服和注射是常用的两种给药途径,各有优缺点,各有各的用途。

口服给药的优点是比较安全,是最常用、最普通的给药方法,凡是病情一般,肠胃功能健全者,都宜采用口服法。有时在口服某些药物时,为了避免胃酸破坏药物,还可进行特殊处理,如制成肠溶片等。 口服药的缺点是吸收较慢,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需要,对于不能口服药物的昏迷病人、呕吐频繁或吞咽困难者或胃肠有病不易吸收的病人以及其他一些情况,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注射法的优点是剂量准确,药物吸收迅速,见效快,可避免消化液的破坏。凡病情危急不能口服药的病人,或不适于口服的药物或病情,都可以采用注射的方法。其缺点是无菌要求高,给药器械(如注射器等)需严格消毒,要由医务人员进行,家庭使用不方便、注射时可引起疼痛等。而且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剂量,要求还有不同的注射方法。

所以,打针与吃药孰好孰坏,不能一概而论。胡欣表示,不过可遵循一原则,即通过口服给药方法能达到有效治疗时,就不必采用注射给药方法;可以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这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而且又可以保证安全用药。因此,是吃药还是打针,要视情况而定,不可片面强调哪种方法好。

建议就医购药需多留心眼

此外,胡欣建议,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每次就医医生开处方时,最好问问医生:一共开了几种药物,这些药物有没有严重副作用等,以提醒医生再次核对所开药物是否有误;慢性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更要问问医生:这次开的药物有没有与以往开的药物有所不同的,服用剂量有没发生变化等,同样可以起到提醒医生再次核对药物。

到药房取药时,不要心急,轮到取药时,最好向药师问清楚是否是自己的药物,一共有几种药物,有没有特殊用法的药物,有没有需要特殊贮存的药品等,这样既可防止张冠李戴,取错别人的药,还可以提醒药师进行再次核对,防止发错药、贴错标签等。

打针伤害大还是吃药伤害大

患者服用药物前,必须认真查看所有药物,特别是儿童用药更要倍加小心,了解了每一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安全服用剂量和服用间隔时间后,方可开始服用药品。对于超常规用药,比如小儿服用某种药物,一次需要服用多片/包/粒的,应该先问问药房药师;慢性病患者如发现这次开的药物无论是外包装还是用法与以往不同时,如果没有医生的交代,最好也要咨询药师。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