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2024年临沂大学专升本学费2023

是丫丫呀7个月前 (07-10)阅读数 6#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临沂

临沂大学专升本学费其中金融工程学费1000元/年,国际经济与贸易1300元/年,法学925元/年。

临沂大学(Linyi University),简称临大(LYU),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是山东省省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办于1941年,与抗大一分校与中共滨海地委共同创建的滨海建国学院一脉相承,后多次迁徙合并,历经滨海公学、临沂第一师范、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占地约6000亩,在沂水、费县设分校区,校舍面积116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9亿元,馆藏纸质文献492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0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8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14人。有全职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部级人才29人。

有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558人。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科研团队43个。

建有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批教学名师工作室、山东省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

一、考研下定决心

非常有幸能够分享我自己的考研经验,在22考研中成功被中国海洋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录取,接下来我将具体说一下我的备考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首先是考研择校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是在纠结到底要报考哪个学校的问题,我去年也不例外,最终确定中国海洋大学还是在8月末,所以大家不用太过于焦虑,踏踏实实的学好应该学的课程就可以。当时我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的原因其实挺简单,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的知名度比较高,并且是一所不自主划线的985,对于我这种偏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其实考材料专业不同的学校基本只有专业课不太一样,剩下的政治,数学,英语都是公共课,无论考哪里都要考这三门,所以我就选择了专业课相对简单的中国海洋大学。考研前期可以定几个不同层次的学校,但是尽量保证专业课的参考书目一致,后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成果再确定学校,当然一开始还是要朝着最高层次的学校冲。

中国海洋大学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一个学校,保护第一志愿,不歧视本科学校,对于大部分的双非学生很友好。可能网上有说中国海洋大学压分的情况,这个不必担心,近几年的专业课平均分都挺高的,22年平均分都可以到120多分了。并且在985中,也不自主划线,对于一些英语不太擅长的同学(比如我)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2年海大材料院统招一共招了103个,其中专硕(材料工程)66个,学硕(材料科学与工程)36个,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报录比大概在4.7:1,没有很卷。学硕的复试线307,专硕的复试线332,原因是因为专硕要的人多所以报名的人比较多,这个算是一个运气问题吧,21年复试线就都是314分。只要好好准备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基于这些原因我觉得中国海洋大学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二、关于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设立于2002年10月,是中国海洋大学顺应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以及拓宽学校学科领域需求而设立的工科学院,是一个集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的学术机构。是中国海洋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单位之一,学院以“海洋材料”与“能源材料”作为特色和重点发展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级学科。招生人数有35人左右,初试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和925材料科学基础。

三、考研情况

相比于21年,22年海大材料院的招生人数略微增多。21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硕)招生计划为35人,材料与化工(专硕)招生计划为60人。而2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硕)招生计划仍为35人,材料工程(专硕)招生计划为63人。

考研复试线21年学硕与专硕均为314分,而2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硕)复试线为307分,材料工程专业(专硕)复试线为332分。相比于21年,22年材料工程专业复试线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为报考海大人数增多且分数大多分布较为集中。22年海大材料工程进入复试的人数为81人,复试录取比为1:1.3,根据该比例确定进入复试人数,进而划定附属分数线。因此,根据报考人数的不同,每一年的复试分数线都会有所浮动。

2024年临沂大学专升本学费2023

但海大也是为数不多的不参与自主划线的“985”高校,这一点对于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因为海大对考研各科成绩没有额外要求,过国家线即可,但能否进入复试还是要看总分排名的。

四、关于初试复习

思想理论理论如果你听腿姐(陆寓丰)的视频课,就是先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要关注她的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马原要好好听课,真的超级难,而且考试还不能随便写,特别难理解,比如一些概念就容易让人放弃政治。但是如果你学会了一部分内容,再去学就会轻松了。对马原的选择要逐字逐句的去推敲,马原丢分少,选择题就有把握。要重点掌握一些著作的关键词,还有其它的重要特征题。建议最后背肖四,1000题的题量多可以不买,徐涛的考前20天是专题式的背诵,挺管用的背题技巧。

英语:关于英语我个人介绍的方法就不像数学那么有层次感或者阶段性了。英语单词是一定要持续背的,一直背到考试前一天。至于怎么背单词,我相信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如果有同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背单词习惯或感觉自己某种方法最适合自己,那我建议就按照自己原先背单词的方式来。

如果没有特别好的记忆单词的方法,我这里推荐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买一本单词书,至于是什么单词书,我觉得都可以,没必要非要随大流。我用的是何凯文老师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以下称1575),然后根据何老师教的方法背单词,每天一个list,背完之后再循环。

第二种方法是我比较推荐的,我自己用第二种方法背感觉效果更好,就是将近20年真题(先去除最新三年的真题)里所有陌生的单词或者参照译文和你翻译不一样的单词选出来,记在本子上,然而自己查词义,大部分单词我是直接查1575的,然后再1575上表明出现次数。我背单词会在下一周复习检查上一周所背单词,下下周继续检查,过一个月再检查一下,如果确认自己一眼看到这个单词就知道考的意思我就会拿黑色马克笔把那个单词划掉,这样几个月下来你会发现所需要背的单词越来越少,认识的单词越来越多。直到考研前一晚,我的单词本上只有将近80个单词左右,其他的都被划掉了。因为我不是一开始就用这种方法背的真题单词,所以有些单词依旧没深刻记住。

至于学习资料,我从始至今用的就是黄皮书,真题之外的题目我从来不做,因为做题做到最后几个月你会深刻感受到真题套路,即使说不清道不明,文章看不懂,但是题目就是会做,并且确定你的答案就是正确的。我觉得做其他题目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毕竟出题套路不可能和真题套路完全一致,这就会带偏你。本来你可以三四个月就找到感觉,找到真题套路,结果因为中途穿插着做其他的练习题,花了五六个月仍然对真题套路不熟悉,这就得不偿失了。有人问,真题总共就那20套,做完了怎么办。我的回答是,那就慢慢做,多做几遍。每次做完改完之后仔细分析为什么会错,揣摩出题套路。

数学二:经历2020年的考研就知道有多少人爽,多少人悲哀。高分和低分差的太多了,我很庆幸数学考了个高分,在总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错题本得准备,数学学习完单个章节之后,要记得做综合题,数学题一般都是综合性计算题。高中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必须掌握,李林和李永乐得线性代数和复习全书、张宇的真题全解,是我们的一手资料。

对于数学来说并不是前期做的题越多,后期你考试的时候考的分越多。数学也不是你学的时间越长,你考试的时候分越高,关键在于理解,对重要概念的掌握,对解题技巧的灵活运用。

我是从2021年3月份开始准备数学的,我强烈推荐武忠祥老师,我的基础,强化都是跟着武老师的。我记得我一开始并没有直接看基础班,而是花了大约20几天的时间把高等数学课本过了一遍,大概要知道它要讲些什么,要考些什么。过一遍课本对你后面的打基础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基础班讲的是基础,但是有些概念是一扫而过的,这时候你的课本就派上用场了。

一轮的时候,看武老师的基础课(从三月中下旬到七月底),配套着660题还有张宇的300题,做好笔记,关于记笔记我想说笔记并不一定要记在本子上,你也可以记在书上,只要是想看的时候能够及时看到就可以,但是不建议记在纸上,万一有天那张纸没了,那你就emo了,我习惯把老师讲的重点记在书上,这样可以节省点时间。我一般是听完一章的课后,然后做相关的习题,武老师的课要认真听哟,因为他有很多计算的技巧是其他老师不会讲的,现在不认真听,到强化的时候会一头雾水。660题刚开始做的时候比较难,很有可能丧失信心,这时候你就要安慰自己,告诉自己没有关系,一切才刚开始,有时间再去看再去学。到中期你就会发现你做660题越来越顺,正确率不断地提高。如果有不会的题可以在B站上找到详细的讲解,记住该题所用的技巧。第一遍打基础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记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轮的时候还是看得武老师的强化课(从七月底到十月中旬)配套着330题。如果基础打的牢固的话,那么强化的话是比较顺的。如果觉得做的题少的话,可以做一下张宇的1000题,但不要全做,每个题型做几道就可以了。十月中旬到十月底这十几天的时间可以把以前做错的题再做一遍。十一月就可以开始做题题了,大约做这20几年来的真题。建议一天一套,给自己定个时间,数学一般是上午考,你可以在上午定个时间做一套,做完之后要对一下答案,可以不马上看讲解,到第二天的时候再看讲解,讲解视频B站上都有的哟。后期会有模拟卷(李林4+6)也是一天一套。最后要把以前做错的真题再做一遍。记住,学习数学不要着急,要耐得住性子,要把做过的每道题都要研究明白。

专业课

专业课925材料科学基础的原子的规则排列、晶面指数、晶体的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平衡浓度的计算公式都是重要的考试内容。考试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以及物质结构分析题、相图题。最简单的填空题有最外层电子数、成键轨道的形式、自由度数和扩散类型等。复杂就有几道题,重点学习物质结构分析题,110、211、121晶面是基础。没学过界面化学和催化化学可能有点费力,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基础化学。专业课参考资料是《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编的一本考研真题讲解书。

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五、关于复试准备

复试由五六位专业老师进行专业综合面试,准备面试的资料就是材料综合,由专门的考研机构做这方面的资料整合,但是你要是想考高分,最好是买书学习,时间是足够你看完书的。书就是材料基础和催化化学。专业综合面试,老师可能会问原子键合方式、晶体缺陷的定义、影响扩散的因素等等。

海大复试科目为F1701材料综合,参考书目还是比较多的,除《材料科学基础》外,

还有《高分子物理》(第三版,何曼君、张红东、陈维孝、董西侠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无机非金属材料概论》(戴金辉、葛兆明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材料分析测试基础》(第二版,周玉、武高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纳米材料》(丁秉钧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虽然参考书目多,但是根据考试大纲还是可以复习的不错的。

近两年由于疫情采取线上复试,通过双机位先进行英语面试。英语面试包括自我介绍、老师提问2-3个英语问题、文献翻译。接下才就是专业科面试,随机抽取题库回答问题。最后就是专家提问,老师会根据你的资料以及前面的表现随机提出问题,这个时候态度很重要,只要有一点沾边也要说出来,实在不会就坦诚一些,表明面试结束会去查阅文献的。注意,海大初始成绩和复试成绩占比为1:1,所以复试还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觉得初试高就稳了。

五、 寄语

学弟学妹们,据学长的经验,考研千万别和别人比进度,那样只会打乱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结局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