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胎动越早越好吗

乐乐1年前 (2023-12-02)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胎儿感觉

胎动越早越好吗

 胎动就是胎儿在子宫腔里的活动冲击到子宫壁的,随着胎儿的不断成长,从怀孕18周开始母体可明显感到胎儿的活动。胎动的次数多少、快慢强弱等表示胎儿的安危。那么是不是 胎动越早越好吗

胎动越早越好吗

 胎动是妈妈感知宝宝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来说怀孕18-20周时孕妈咪就能感觉到胎动了,随着孕周的发展,胎动感觉会越来越强烈。

 那么是不是胎动越早越好吗?不是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一般瘦的人先感觉的到。

 当胎宝宝发育到一定阶段时,他的运动能被妈妈感知,孕妈咪会感觉到肚子里传来的波动,到底胎动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最初胎动的感觉:如果孕妈咪是第一次怀孕,那么很有可能在孕18-20周时第一次感觉到胎动。由于这时候胎儿还小,力量不足,胎动的感觉若有若无,像是蝴蝶扇动翅膀一样轻。随着孕周的推移,孕妈咪会逐渐感觉到胎宝宝变得越来越有劲,胎动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有规律了。胎宝宝越长越大,但子宫内的活动范围有限,因此孕妈咪会发现胎宝宝大翻身式的胎动不再那么频繁了。在孕期的最后两周,胎动可能会稍慢下来,宝宝成长的速度也会稍稍下降,这些都是正常的。 胎动的时间:

 1 夜晚睡觉前

 一般,宝宝在晚上是动得最多的,一方面比较有精神,另一方面,孕妈咪通常在这个时间能静下心来感受宝宝的胎动,所以会觉得动得特别多。

 2 吃饭以后

 吃饭以后,孕妈咪体内血糖含量增加,宝宝也?吃饱喝足?有力气了,所以胎动会变得比饭前要较频繁一些。

 3 洗澡的时候

 可能是因为在洗澡时孕妈咪会觉得比较放松,这种情绪会传达给宝宝,TA就比较有精神。

 4 对着肚子说话的时候

 准爸和准妈们都表示在和宝宝交流的时候,宝宝会有回应,用胎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觉。

 5 听音乐的时候

 受到音乐的刺激,胎宝宝会变得喜欢动,这也是传达情绪的一种方法。

如何数胎动

 怀孕18周开始,大多数准妈咪就能感到宝宝在肚子里的动作,夜间会更明显些。你可以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时,再把3次胎动数相加后乘以4,就是12小时的胎动数。一起来学习一下。

 孕28周后,孕妈咪要每天坚持数胎动,以观测胎宝宝的情况。数胎动应该是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计数胎动时,环境要安静,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静,以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

 孕妈咪可取坐位或侧卧位,将两手轻放腹壁上体会胎动。正常胎动为3-5次/小时,也可将3次测得的胎动数乘以4,则等于12小时胎动数,胎动次数最少也应在30次以上。

 胎动增多或减少,提示胎儿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孕36周后,孕妈咪可以和家人一同学习如何在腹部听取胎心音,胎儿的心跳率为120-160次/分,如发现增快、减慢不规律,均属不正常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精彩推荐:

怀孕多久能测出来

怀孕初期症状

怎么样才能生儿子

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孕

如何快速怀孕

对于怀孕的准妈妈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知道胎儿何时开始移动。他们能准确地感受到胃里的生活,这让所有的孕妇都非常满意。胎动的次数、速度和强度表明胎儿的安全。正常情况下,1小时内明显胎动次数不少于3-5次,12小时内明显胎动次数超过30-40次。

孕妇仍然感觉不到胎儿在运动,有这几个原因:

1、对于腹壁厚的孕妇来说,感觉婴儿的胎动有点迟钝。这位腹壁很薄的准妈妈甚至可以看到一个小袋,当她的宝宝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移动时,这个小袋会从她的腹部凸出来。

2、羊水是婴儿的保护者,它隔离了许多外部影响。同样,它也会影响孕妇对于胎动的感觉,同时也会对婴儿的胎动感觉不敏感。

3、每个人的感觉灵敏度都不一样,有些孕妇会强烈地感到疼痛,所以即使是最轻微的胎动也能被敏锐地感觉到。

胎动过少是不好的,胎动过多也是不好的。在胎儿缺氧的早期阶段,胎儿应激的特征是频繁的胎动,然后胎动减弱,最后胎动消失并死亡。如果胎动不是间歇性发生的,这通常是婴儿早期缺氧的痛苦迹象。如果缺氧不能短时间内得到医治,胎儿运动的强度和频率将逐渐降低,直至最终停止。

然而,一些焦虑的孕妇担心胎儿问题。只要他们在短时间内感觉不到胎动,他们就完全没有必要在三天内两头跑去医院。如果孕妇长时间努力工作,睡眠不好,挨饿或情绪波动,这可能会改变胎儿的运动规则。

感觉胎动有点不正常的时候,孕妇不要惊慌。首先,在左侧放松,适当休息后重复计数。如果重复的结果是正常的,你可以暂时观察它们,但仍要密切注意胎动;如果重复的结果仍然不正常,你必须立即去医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