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的背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已逐步发展成集中发电、远距离输电的超大互联网络系统。但远距离输电的不断增大、使得受端电网对外来电力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趋于下降,而且难于满足多样化供电需求。另一方面,对全球常规能源的逐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担忧却日益突显。鉴于此,环保、高效和灵活的分布式发电广受青睐。
分布式发电一般是指将相对小型的发电装置(一般50 MW以下)分散布置在用户/负荷现场、或邻近地点,从而实现发电供能的方式。分布式发电具有位置灵活、分散的特点,极好地适应了分散电力需求和资源分布,延缓了输配电网升级换代所需的巨额投资;与大电网互为备用,也使供电可靠性得以改善;一般还具有污染少、能源利用效率高的优势。
尽管优点突出,但分布式发电也存在诸多问题:分布式电源单机接入成本高,控制困难等;分布式电源相对大电网来说是一个不可控源,大系统往往采取限制、隔离的方式来处置分布式电源,以减小其对大电网的冲击。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分布式电源往往都须在第一时间退出运行,这就大大限制了分布式发电效能的充分发挥。为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间的矛盾,充分挖掘分布式电源为电网和用户带来的价值和效益,提出并不断发展了微电网(Microgrid)的概念。
根据Navigant Research第九版微电网部署报告显示,截止目前,全球已经公布的微电网项目累计达到1437个,装机容量超过13吉瓦,其中超半数属于远程微电网。
报告中指出,微电网已经成为全球现象。目前,超过100个国家都在部署微电网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3吉瓦,其中,俄罗斯北极圈附近的微电网项目累计约816兆瓦。
从国家来看,无论是微电网装机容量还是项目数量,美国都位居第一,其中,纽约州就有83个微电网项目。
从区域来看,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是微电网最大的两个区域市场,市场占有率均为42%。
优势:
微电网,也被称为分布式能源孤岛系统,将发电机、负荷、储能装置及控制装置等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可控的单元,同时向用户供给电能和热能。微电网中的电源多为微电源,亦即含有电力电子界面的小型机组(小于100kW),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电池以及超级电容、飞轮、蓄电池等储能装置。微电网接在用户侧,具有低成本、低电压、低污染等特点。微电网既可与大电网联网运行,也可在电网故障或需要时与主网断开单独运行。
微网具有双重角色。对于电网,微电网作为一个大小可以改变的智能负载,为本地电力系统提供了可调度负荷,可以在数秒内做出响应以满足系统需要,适时向大电网提供有力支撑;可以在维修系统同时不影响客户的负荷;可以减轻(延长)配电网更新换代,采用IEEE1547.4标准,指导分布式电源孤岛运行,能够消除某些特殊操作要求产生的技术阻碍。对于用户,微电网作为一个可定制的电源,可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增强局部供电可靠性,降低馈电损耗,支持当地电压,通过利用废热提高效率,提供电压下陷的校正,或作为不可中断电源服务等。
此外,紧紧围绕全系统能量需求的设计理念和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电能质量的供电理念,是微电网的2个重要特征。在接入问题上,微电网的并网标准只针对微电网与大电网的公共连接点(PCC),而不针对各个具体的微电源。微电网不仅解决了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问题,充分发挥了分布式电源的各项优势,还为用户带来了其他多方面的效益。微网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应对负荷增长的方式,在降低能耗、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变配电和控制系统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
微电网是相对传统大电网的一个概念,发展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微电网与大电网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在大电网没有覆盖的地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弥补大电网的不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芯片和电网设备集成时不影响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2、在和电网设备集成注塑时,注意注塑材料是否对超高频RFID射频信号产生干扰。
3、智能电网系统中设备较多,需要对智能电网高安全RFID技术的分类研究,提高智能电网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智能电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百度百科-智能电网
百度百科-微电网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