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和风湿的区别
寒湿是体内湿气重,风湿是一种病变。
体内湿气和风湿病的差别
湿气太重是一种中医学的叫法,而风湿病则是西医方面的叫法。湿气太重有湿痰阻痹,是身体邪的要素造成的病症,而风湿病则是身体之外的寒症风邪造成的关节痛。
风湿病临床症状
1、 风湿病大多数有骨节变病和病症,可达到70-80%,约50%仅有疼痛,严重红,肿,热,痛及作用损伤等全方位发炎主要表现;多见多骨节累及。侵犯到骨节尺寸视疾病而有不一样。
2、 异方差性,即同一病症,存有有不一样亚型,因为基因遗传情况,病发原因不一样,体制也各不相同,因此临床症状的种类,病症,轻和重及医治反映也各有不同。
3、 风湿病多是侵害多系统的病症,很多病症的病理学多有重合,病症类似,如MCTD为这类主要表现的典型性。
4、 血细胞内出现多种多样抗原及免疫复合物(CIC),并可堆积于组织(皮肤,滑膜)或人体器官(肾,肝)内发病。
5、雷诺现象常出现于该类病症,如SLE,MCTD。
space
湿气和风湿区别是什么?
体内湿气的主要表现
1、常觉得困乏、头晕目眩、人体没劲。
2、大便糖稀,坐便器不易冲净,大便有不绝感。
3、舌边有齿印,舌苔厚。
4、头发和脸部易冒油。
5、眼睑和四肢非常容易肿。
6、皮肤非常容易起湿疹。
7、胃口差、吃东西非常容易胃涨。
8、人体微胖、腹部突显。
space
湿气和风湿区别是什么?
假如身体湿气重,还可能会为我们产生下边这种病症:
一、侵入颈肩膀:非常容易造成我们“颈肩酸疼、厚重、发紧”等觉得,也非常容易在颈后长人体脂肪包(是因为颈肩膀血循环差,人体脂肪沉积而成),肩周炎、网球肘、颈椎病、头昏、头痛、耳鸣、失眠多梦。
二、侵入胸部:非常容易造成乳腺肿疼、乳腺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胸椎侧弯、腰椎小骨节通缝、肋神经炎、肋软骨炎等。
三、侵入脐腹:湿浊非常容易存积在骨盆,非常是女士,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病。
四、侵入腰部: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症、腰椎狭窄、腰三横突综合症、椎间盘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腰肌劳损 3.1 腰肌劳损的症状 3.2 病因病机 3.3 腰肌劳损的治疗 3.3.1 腰肌劳损的针灸治疗 3.3.1.1 方一 3.3.1.2 方二 3.3.2 腰肌劳损的推拿疗法 3.3.2.1 方一 3.3.2.1.1 症状 3.3.2.1.2 选穴 3.3.2.1.3 推拿方法 3.3.2.2 方二 3.3.2.2.1 症状 3.3.2.2.2 推拿方法 3.3.2.3 医案 3.3.3 腰肌劳损的艾灸治疗 3.3.3.1 风寒湿困 3.3.3.1.1 症状 3.3.3.1.2 选穴 3.3.3.1.3 灸法 3.3.3.2 肾气亏虚 3.3.3.2.1 症状 3.3.3.2.2 选穴 3.3.3.2.3 灸法 3.3.3.3 气滞血瘀 3.3.3.3.1 症状 3.3.3.3.2 选穴 3.3.3.3.3 灸法 3.3.3.4 腰肌劳损常伴有畏寒乏力、阳痿早泄等症状的对症治疗 3.3.3.4.1 畏寒乏力 3.3.3.4.2 阳痿早泄 3.3.3.5 注意事项 3.4 腰肌劳损患者日常保健 3.5 关于腰痛 4 西医·腰肌劳损 4.1 疾病分类 4.2 症状体征 4.3 病因 4.4 病理生理 4.5 诊断检查 4.6 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案 4.7 腰肌劳损的预后及预防 4.8 特别提示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腰肌劳损的穴位 2 治疗腰肌劳损的方剂 3 治疗腰肌劳损的中成药 4 腰肌劳损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腰肌劳损 1 拼音
yāo jī láo sǔn
2 英文参考lumbar muscle str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mbar muscle degenera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train of lumbar muscles [21世纪英汉汉英双向词典]
3 中医·腰肌劳损腰肌劳损(lumbar muscle strain[1])为病名[2]。又称慢性腰痛[3]。是指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1]。
3.1 腰肌劳损的症状
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疼痛,时轻时重;劳累负重后加剧,卧床休息后减轻;阴雨天加重,晴天减轻;腰腿活动无明显障碍,但部分患者伴有脊柱侧弯、腰肌痉挛、下肢有牵涉痛等症状[4]。
症见劳累痛剧[5],腰部强直酸痛[5],触之僵硬有牵制感,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转侧困难,舌质暗,脉涩。
腰痛每遇劳累而发,腰部强直酸楚,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腘中常有络脉瘀血,苔脉多无变化。[6]
3.2 病因病机劳损腰痛因闪挫撞击,或积劳陈伤,经筋、络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滞腰部所致[6]。
腰部长期失于气血濡养,故强直酸楚、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瘀阻于足太阳经腘部,故见腘部络脉瘀血。[6]
3.3 腰肌劳损的治疗 3.3.1 腰肌劳损的针灸治疗 3.3.1.1 方一[6]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选穴: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取阿是穴、水沟、阳陵泉、委中、膈俞、次髎、夹脊。
刺灸方法: 针灸并用,在腘部瘀血处施刺络出血。
方义:针局部阿是穴和次髎以疏调足太阳腰部经气,舒缓筋脉。水沟可疏通督脉经气。筋会阳陵泉配血郄委中、血会膈俞及腰部夹脊,共奏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之功。
3.3.1.2 方二取肾俞、大肠俞、委中、夹脊穴、阿是穴等穴为主[5]。劳损腰痛加次髎、膈俞[5]。
3.3.2 腰肌劳损的推拿疗法 3.3.2.1 方一[3]
3.3.2.1.1 症状腰冷痛伴有沉重感,侧转不利,虽经卧床休息,症状也不减轻,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腰部热敷后感到舒适,舌淡红,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紧。
3.3.2.1.2 选穴三焦俞、气海俞、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
3.3.2.1.3 推拿方法(1)循经揉法:患者仰卧位,医者先用深沉而柔和的左右结构:?法、揉法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从上而下施术5~6遍,然后用掌跟在痛点周围按揉1~2分钟。
(2)穴位按压:医者以双手拇指依次按揉两侧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膀胱俞、志室、秩边等穴位,以酸胀为度。从而达到提高痛阈,解痉止痛的目的。
(3)腰部斜扳法:患者仰卧位,医者与患者面对面,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1次,再仰卧位,作屈髋屈膝被动运动,以调整腰椎后关节紊乱。
(4)活血通络法: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掌擦法直擦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达活血通络之目的。
3.3.2.2 方二[7]
3.3.2.2.1 症状腰部疼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3.3.2.2.2 推拿方法①用拇指指端按揉手背第4、第5掌骨间的腰痛点,左右各30次。
②用拇指指端点按阳陵泉,双侧各 *** 20次。
③用双手拇指点压腰眼1分钟。
④双手五指并拢,掌根自上而下反复斜擦两侧肾俞30~50次。
3.3.2.3 医案张某,男,30岁,工人。因反复腰痛3年、加重10天就诊。症见面色晦黯,痛苦面容,双手扶腰,转侧不利。查体:双侧腰部肌肉僵硬似板,触之有条索硬结,拒按,腰部俯仰活动困难,舌紫黯,脉沉涩。诊断为腰肌劳损,按上法治疗1个疗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休息5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3.3.3 腰肌劳损的艾灸治疗腰肌劳损一般分为风寒湿困、肾气亏虚、气滞血瘀三型[8]:
3.3.3.1 风寒湿困 3.3.3.1.1 症状腰冷痛伴有沉重感,侧转不利,虽经卧床休息,症状也不减轻,天气变化症状加重,腰部热敷后感到舒适,舌淡红,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紧。[8]
3.3.3.1.2 选穴腰阳关、关元、肾俞、志室、委中[8]。
3.3.3.1.3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5~7壮,灸至局部灼热红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疗程,亦可在天气变化时保健灸[8]。
3.3.3.2 肾气亏虚 3.3.3.2.1 症状腰痛酸软无力,朝轻暮重,劳累加重,休息缓解,腰部捶、按后感觉舒适,可伴有耳鸣,头发早脱,五心烦热,肢体乏力,舌红,苔少,脉细弱或数[8]。
3.3.3.2.2 选穴肾俞、命门、关元、太溪、然谷[8]。
3.3.3.2.3 灸法艾炷无瘢痕灸,用黄豆大艾炷,每穴10壮,每灸完1壮即按压所灸穴位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腰痛好转为止,平时可保健灸[8]。
3.3.3.3 气滞血瘀 3.3.3.3.1 症状腰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不移,以夜间为甚,局部肿胀、青紫,怕按,俯仰转侧受限,多有外伤史,舌暗,可见瘀点,苔白,脉弦涩[8]。
3.3.3.3.2 选穴阿是穴、腰阳关、膈俞、肾俞[8]。
3.3.3.3.3 灸法艾炷隔姜灸,用半截橄榄大艾炷,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灸至腰痛消失为止[8]。
3.3.3.4 腰肌劳损常伴有畏寒乏力、阳痿早泄等症状的对症治疗常伴有畏寒乏力、阳痿早泄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8]:
3.3.3.4.1 畏寒乏力选穴:神阙、气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
3.3.3.4.2 阳痿早泄选穴:涌泉、三阴交、气海。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局部红晕灼热为度,每日1次。
3.3.3.5 注意事项施灸期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久坐、过度运动,禁房事[8]。
3.4 腰肌劳损患者日常保健(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注意姿势正确,尽可能变换 *** ,勿使过度疲劳[4]。
(2)宜睡硬板床,同时配合牵引及其他治疗,如湿热敷、熏洗等[4]。
(3)加强腰背肌肉段锻炼,注意局部保暖,节制房事[4]。
3.5 关于腰痛腰痛(lumbago[9][1])为病证名。又名腰脊痛。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9][1]。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6]。腰为肾之府,故腰痛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10]。腰痛多由外感、外伤、劳累、肾虚等引起腰部经气阻滞或经脉失养所致[5]。可见于任何年龄,是很多病证的常见症状之一[6]。
腰痛一证,外感内伤皆可产生,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因此治疗时除散寒行湿,清利湿热,活血祛瘀,舒筋活络外,多配补肾强腰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10]。据临床所见,上述各型单发的少,兼见的多,腰痛日久,虚实夹杂,用药尚需互参[10]。治疗本病,除内治外,尚可配合针灸、 *** 、理疗、拔火罐、膏贴、药物熏洗等方法,取综合治疗,疗效较好[10]。针灸治疗本病证有较好疗效。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脊椎炎、腰椎间盘脱出、脊椎肿瘤、增生性脊柱炎纤维织炎、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肌肉风湿病及类风湿病及肾下垂、肾盂肾炎、肾周围组织炎、肾囊积水、肾结核、肾结石和盆腔疾病等,凡出现腰痛者,均属本症范畴[5][11][6]。
详见腰痛条。
4 西医·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实为腰部肌及其附着点筋膜、甚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为腰痛常见原因。
4.1 疾病分类骨与创伤科
4.2 症状体征腰肌劳损是慢性腰腿痛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时间强迫 *** (弯腰、弓背)负重工作,使腰肌持续处于高张力状态。腰部疼痛,时轻时重,开始为间歇性痛,后为持续性,劳累时加重。多呈模糊的酸胀痛,范围较广。
1.无明显诱因的慢性疼痛为主要症状。腰痛为酸胀痛,休息后可缓解,但卧床过久又感不适,稍事活动后又减轻,活动过久疼痛再次加剧。
2.在疼痛区有固定压痛点,该点位置常在肌肉起、止点附近,或神经肌肉结合点。在压痛点进行扣击,疼痛反可减轻,这是与深部骨疾患区别之一。
3.有单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征。
4.可能有脊柱后突、侧突或长期坐位、弯腰等工作史。
4.3 病因躯干在负重活动时,位置越低所重量越大,故腰部受力最大也最集中。
4.4 病理生理躯干在负重活动时,位置越低所重量越大,故腰部受力最大也最集中。躯干的稳定性主要在于脊柱,当脊柱结构失稳时,起辅助稳定作用的腰背肌将超负荷工作,以求躯干稳定。长期如此,肌肉即产生代偿性肥大、增生。此外,长期弯腰工作者,腰部肌持续呈紧张状态,使小血管受压,供氧不足、代谢产物积累, *** 局部而形成损伤性炎症。如一组肌肉发生这种慢性劳损,必将使对应肌产生相适应的变化,以补偿圆法部位病变后的功能障碍,称为对应补偿调节。如原发病变部位的肌肉经对应补偿调节仍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则可使上、下或对侧肌进行再补偿,称为系列补偿调节。上述变化,在临床上表现为一个部位腰痛可随时间而向上、下或对侧发展。 部分病人也可因急性腰部外伤治疗不当,迁延而成慢性腰肌劳损。
4.5 诊断检查结合慢性疼痛及脊柱后突、侧突或长期坐位、弯腰等工作史排除其他原因可诊断。
4.6 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案对本症无特效的治疗措施,根治比较困难,且易复发。因此,治疗的原则应强调综合疗法,行为治疗,调动患者的主动性方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1.自我保健疗法 适当休息,定时改变姿势,避免弯腰持物等是减轻症状、防止再发的根本方法。必要时可在工作中使用腰围,但休息时则应解除,以免继发废用性肌萎缩,进一步加重要腰段脊柱的不稳定。同时还应训练腰部肌力量,以增加未受损害肌的补偿调节能力。
2.疼痛部位进行理疗,以及手法和力度适当的推拿、 *** 。
3.压痛点行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
4.疼痛明显影响工作和休息时,可服用非甾体抗炎剂、局部外用肌松驰剂及地西泮之类的镇静剂。
4.7 腰肌劳损的预后及预防减少大负荷活动。
4.8 特别提示1、注意生活中的各种姿势,如从地上提取重物时,应屈膝下蹲,避免弯腰加重负担;拿重物时,身体尽可能靠近物体,并使其贴近腹部,两腿微微下蹲;向高处取放东西时,够不著不宜勉强;
2、首先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长年坐着的人,腰背肌肉比较薄弱,容易损伤。因此,有目的地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如做一些的屈、后伸、左右腰部侧弯、回旋以及仰卧、起坐的动作,使腰部肌肉发达有力,韧带坚强,减少生病的机会。
3、注意自我调节,劳逸结合,避免长期固定在一个动作上和强制的弯腰动作,如站久了可以蹲一蹲,蹲下不仅使腰腿肌肉得到放松休息,而且也减少了体能的消耗;
4、另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防止潮湿,寒冷受凉。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
2)急性腰扭伤应积极治疗,安心休息,防止转成慢性。
3)体育运动或剧烈活动时,要做好准备活动。
4)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等。
5、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能明显改善症状,特别早期见效更显,但本病往往易复发,应注意平时的工作姿势。如能配合功能锻炼,并持之以恒,则有利于提高疗效。
5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