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和公主是一个等级吗?这两个称谓有什么区别?
公主不是格格,格格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姐姐”。满清入关后,将亲王之女以下的贵女称为格格。
格格起初并不是正式的封号,只是满族人对身份高贵女性的一种尊称。当时国君、贝勒的女儿,尤其是未嫁之女均被称为“格格”,并无尊卑等级的区别。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女称“东果格格”,次女称“嫩哲格格”。而孝庄太后的侍女,曾抚养过康熙帝的苏麻喇姑也被内务府称为“苏麻喇额涅(母亲)格格”。
皇太极崇德元年仿照明朝制度,将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为“固伦公主”,妃嫔所生之女或皇后的养女称为“和硕公主”。“固伦”满语,为“天下、国家、尊贵”之意;和硕则意义为“地方、地域”。而亲王之女以下的贵女则称格格,亲王之女,称为“和硕格格”,世子及郡王之女,称为“多罗格格”,多罗贝勒之女,亦称为“多罗格格”,贝子之女,称为“固山格格”,镇国公、辅国公之女,称“格格”。
到了顺治年间,又把“格格”分为五等,同时又规定了五等格格的汉语称谓:亲王之女封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品级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郡王之女封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室所生女为县君;贝勒之女封多罗格格,出正室为郡君,侧室为乡君;贝子之女正室所出封固山格格,出正室为县君,侧室生称宗女,不授封。其他宗室贵族的女儿统称“宗女”。
不过,格格也成为了未出嫁贵族少女的统称。贵族未嫁之女均可称为格格,相当于汉语中的“**”之意。《清稗类钞》又载:“然除公主外,虽有郡主、县主资格,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格格。”如果没有正式封号的,则统称为“格格”。
此外,格格还是亲王妾的一个位号,次于侧福晋。乾隆的生母钮钴禄氏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被指婚给贝勒胤禛时,身份就是格格。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