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基督教与天主教有什么区别?
分类: 社会/文化 >> 宗教
问题描述:
谢谢~
解析: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区别在于: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天主教以自己的“普世性”,自称公教,信徒称其所信之神为“天主”。天主教以梵蒂冈教廷为自己的组织中心,以教皇为最高领导,实行“圣统制”和“教阶制”。天主教的《圣经》有73卷,其中《旧约》46卷,《新约》27卷。天主教堂中一般有圣母、耶稣、圣徒等塑像。天主教教职人员均为男性。主教、神甫、修士、修女,必须独身。天主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天主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节、圣母升天节等四大瞻礼。教徒在天主教节日和星期日到教堂望弥撒。
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基督教不接受教皇的领导权,没有自己的权力中心,废除了天主教的教阶制,认为教徒无需神职人员即可与神直接交通。基督教《圣经》只有66卷,《旧约》中有7卷未收入。基督教堂中一般没有塑像,只挂一个十字架。基督教的教职人员是主教、牧师、长老、传道员。有男性,也有女性,可以结婚,基督教不主张信徒离婚。基督教主要节日有复活节和圣诞节。基督教节日和星期日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基督教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统称。
1054年,基督教发生第一次大分裂,正式分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517年,德意志神甫和神学家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要求廉俭化教会,回到圣经,由此引发宗教改革风暴,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天主教会脱离出去,另立新教。到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的时候,天主教和新教各自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大致上确定了下来。
天主教的主张:圣经的权威+教会的传承
信心+行为=得救与永生,
信徒的自治+教会的引导。
天主教其实是中国化的一种称呼。天主教强调普世性,其总部设在罗马梵蒂冈,称为梵蒂冈教廷。所以天主教也称为罗马公教。其教会组织体系自上而下,集中统一,教皇(即教宗)是全球天主教会的领袖,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除非渎职或犯有异端罪,任职终身。
天主教的所有神职人员,包括修士和修女,均遵守独身制度。这一独身制度确定于公元12世纪,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可能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神职人员。由平信徒组成的在俗修会的成员则不受独身制度的约束。
天主教和东正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弥撒”,而新教在教堂里举行的宗教崇拜活动称为“礼拜”。
基督教(又称新教)的主张:唯独圣经,坚持圣经本身的绝对权威,不赞成以教会来主导对圣经的解释,而应主要由个人凭借自己的信心和良心还有圣灵的感动来理解。
唯独恩典,认为既然耶稣基督是神—人之间的救赎中保,那么神人间的沟通和交流就不需要教会发挥太多的中介作用。
唯独信心,强调首要的是对上帝的信从,反对单凭行为或主要凭行为得救。
各教会团体一般比较独立化,较为自由,但也容易造成新的分化。实际上,基督教也的确不是一个统一的教派,而是分化的数十个教派的总称。其中,路德派、加尔文派、圣公会是三大全球性的主流教派,这三大主流教派内部也有不少不同的派别,并非铁板一块。
基督教的所有教牧人员都可以结婚。
基督教教堂里立的十字架上没有耶稣基督被钉的受苦难的像;教徒祈祷时也不在胸前划十字。
基督教教堂内外的装饰是最简洁、最朴素的,雕塑和壁画一般都没有。当然,圣公会除外。圣公会在很多方面都是接近天主教的,特别是其中的上层教派——“高教会派”。
除了圣公会高教会派外,其他基督教各派都没有修道院和修会制度。圣公会高教会派是在上个世纪恢复修道院和修会制度的。
基督教的一般教牧人员称为牧师或长老,而不象天主教和东正教那样称为神甫(非正式地可称为神父)。
东正教强调正统性,所以也称为正教。他与天主教的差别主要是以下方面
保守性:坚守古教义和古礼仪,基本不做什么调整。
封闭性:不太强调传教工作,对与天主教和新教开展交流和对话也不大热心。
依附性:历史上一直强烈的依附于世俗政权,受其严格的控制,不象天主教那样一直政教分离和教俗二元结构。
分散性:一直没有统一的全球性的教会首脑机构。名义上君士坦丁堡(即今伊斯坦布尔)大牧首处于首席地位,但实际上莫斯科大牧首、耶路撒冷大牧首、安提阿大牧首、亚力山大里亚大牧首并不受其节制,而且这些大牧首对非本国的正教会辖区的影响也很有限。
神秘性:强调通过祷告时的沉思默想来达到与上帝的直接交通,很注重这种个体性的和不可重复性的信仰体验。
主教以下的神职人员可以结婚(修士和修女除外)。但是,有了家室的那些基层神职人员,比如神甫,就没有机会再升迁到主教及以上职位了。
东正教不象天主教,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雕塑,但教堂里有大量反映宗教性内容的壁画。东正教的教堂内外都没有雕塑,这是公元8——9世纪拜占廷境内“圣像破坏运动”的结果。
不过,东正教的教堂里的其他装饰物还是比天主教教堂丰富,而且宗教仪式也更盛大和繁复。
东正教的教堂里一般都没有坐椅,教友们要站着参加宗教活动。这与天主教和新教教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东正教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小于天主教和基督教。
各自的势力范围——(笔者按:限于篇幅,基督教在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情形呢,此处未列入)
天主教占主导的国家: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爱尔兰,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摩纳哥,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
其中,捷克和匈牙利两国国内的基督教的影响也很大,捷克的基督教徒人口比例为30%,匈牙利为25%左右。
基督教占主导的国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国内的天主教的影响也很大,美国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为35%,澳大利亚为28%左右。新西兰(18%)和英国(10%)的比例也较高。
天主教和基督教势力相当的国家:德国,荷兰,瑞士,加拿大。
东正教占主导的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亚美尼亚,格鲁吉亚。
其中,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以东仪天主教(其基本教义、仪式、体制都是东正教特征的,但承认天主教的教宗为其在世的教会元首)人口居多。而马其顿和保加利亚国内的 *** 人口也不少,分别占到30%和10%。这主要是当年奥斯曼土耳其500年统治的结果所致。
西原反越的武装暴动曾有标语写“要信仰福音教”,“福音教”又是什么宗教?
从一开始,宗教改革时期的教会就将作为恩典媒介的神的圣言区分为两部分,也就是律法和福音。我们不应当将这种区分理解为新旧约圣经之间的区分,而应当视为同时适用于新旧约圣经的区分。旧约圣经中有律法和福音,新约圣经中也有律法和福音。律法包含了圣经中一切以命令或禁令的形式启示出来的神的旨意;而福音则包括了一切关乎和好的工作,以及关于神在基督耶稣里寻找并救赎罪人之爱的宣告—无论是在旧约圣经中,还是在新约圣经中。在恩典的经世中,这两部分有它们各自的功用。律法试图唤起人心中对罪的痛悔,而福音则致力于唤醒在耶稣基督里使人得救的信心。律法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福音工作的预备。律法加深罪的意识,因此使罪人察觉到救赎的必要性。两者都服务于同样的目的,而且是恩典媒介必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人们并非总是充分地认识到这项真理。律法的定罪层面有时候被过分强调,忽略了律法本身是恩典媒介的一部分。从马吉安的时代以来,就有一些人只看到律法和福音之间的对比,并且假设律法和福音是互相排斥的。他们的观点部分是基于保罗对彼得的责备(加二11~14),部分是因为保罗偶尔在律法和福音之间作出清楚的划分,并明显将两者视为对立的(林后三6~11;加三2~3、10~14;另参:约一17)。他们忽略了一项事实,即保罗也说过,律法是训蒙的师傅,为要引人到基督那里(加三24),而且希伯来书并没有将律法描绘为和福音之间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相反,是将律法描述为福音的预备状态和不完全的状态。
一些古老改革宗神学家将律法和福音描述为绝对对立的。他们认为律法是圣经中一切命令和要求的体现,而福音不包含任何要求,仅仅是无条件的应许,因此福音将一切要求排除在外。这有一部分是由于圣经有时候会将福音和律法相对比,一部分是与亚米念主义论战的结果。亚米念主义的观点使救恩取决于信心和对福音的顺服,将它们视为人的行为,这使得改革宗神学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说恩典之约并没有向人作出任何的要求,没有规定任何的责任,也不要求或吩咐任何事物,甚至不要求人对上主的信心、信靠和盼望,等等,而是仅仅向人传达神将要为人作什么的应许。然而,其他人正确地主张,甚至连摩西的律法也不缺乏应许,而福音也包含了某些要求。他们清楚地看到,当人被引入恩典之约时,人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蒙召要主动地接受圣约和圣约的一切特权,尽管是神在人心里动工,赐给人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人所支取的应许,必然会将一些责任强加在人身上,而在这些责任中,包括人有顺服神的律法作为生命原则的义务,也带着神的保证,即神会在人里面做工,使他们“立志行事”(编按:腓二13)。在我们这个时代,立场前后一致的时代主义者,仍然将律法和福音描述为绝对对立的。他们认为,以色列在先前的时代是在律法之下,但是目前这个时代的教会则在福音之下,因此完全不受律法的捆绑。这意味着,如今福音是得救的唯一途径,而律法则不再是得救的途径。教会的成员没有必要关注律法的要求,因为基督已经为他们满足了律法的一切要求。他们似乎忘记了,尽管基督为人担当了律法的咒诅,也满足了律法作为行为之约的条件的要求,但是基督并没有为他们履行作为生命法则的律法,这是由于人被造就必须遵行这律法,不在任何圣约的安排之内。
——伯克富著,随真译,《伯克富系统神学》
应该是基督教福音派吧。中国的基督教堂现在被挡领导下的三自教会统治,所以真正信仰上帝的人只能去家庭教会。由于交流活动被限制,可能不少人对《圣经》的理解会产生歧义。但是,美国的福音派是美国基督教的主流,其代表人物葛培理是十几位美国总统的御用牧师和心灵导师。
福音,顾名思义,就是好消息。福音是基督教的用语,指有益于众人的好消息。
保罗说,“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
所以,一般认为福音就是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死,被埋葬,然后第三天复活。因为耶稣基督,我们得到拯救。这也是为什么说福音是好消息的缘故。好消息,好就好在,这福音是和得救有关。我们靠着福音,得到救赎,得着永生,进入天堂。
或许一些宗教极端人士盲目相信错误的知识说的上“反智”,但是其实盲目相信任何东西都是反智。
我们从小学习数理化生当然没错也是必要的,但是学这些伟大的科学成果是为了学习科学的态度,精神,逻辑,方法论,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探索学术的道路,绝不是要我们盲目相信学的这些都是真理。
我们相信的无神论也只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何必觉得自己比信教的人高贵呢。我们同样应该对我们相信的东西保持警觉,对学术保持严谨的态度,和“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心。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