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1、从制作工艺区分:元宵制作繁琐 汤圆做法简易似包饺子。
元宵在制作工艺上要比汤圆更为繁琐,用时更久。首先拌馅料,和匀后摊成薄片,再切成小立方块。然后把馅块再扔进江米(糯米)粉内,一边滚一边洒水,直至馅料滚成圆球才算完成。
汤圆的做法则是像在包饺子,简易快捷。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待数小时“醒面”完毕后,掐取一小团挤压成圆片形状,然后把准备好的馅料放入,揉成兵乓球大的圆球即可。
2、从口感区分:元宵有嚼劲 汤圆细腻而柔软。
做成的元宵糯米粉表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表层粉末由于吸收水致汤水变糊。而煮好后的汤圆表皮光滑发亮,因此汤水清淡,口感细腻柔软。
3、从馅料的选择区分:元宵常用甜馅儿 汤圆酸甜咸辣皆有。
元宵一般采用甜味馅料,如猪油豆沙、黑芝麻、枣泥、果仁、山楂等。汤圆的馅料相比更为丰富,酸甜咸辣皆有,如水果汤圆、粗粮汤圆、肉丁汤圆等品牌速冻汤圆都热卖于各大超市。
4、从保质期区分:元宵通常现地制售保质期短 汤圆可机械生产保质期延长。
元宵工艺传统,基本上是手工生产,需要寒冷的天气,保质期很短,大多是现地制售,局限性比较大。相对来说,随着近年来汤圆生产逐步机械化,采用速冻工艺,保质期延长。
但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本义与形状都与“团圆”紧密结合,寓意着人们团圆幸福的生活。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