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化学方法怎么区别2-己醇,3-己醇,环己醇

梵高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9#综合百科

低温,或者说把温度降低到20度一下,环己醇凝固为固体(熔点约25度),然后就只剩2-己醇,3-己醇,可以利用碘仿反应,通过把羟基氧化为酮,形成甲基酮,所以2-己酮发生碘仿反应,而3-己酮没有。

醇类的化学式有什么规律?

你好,

醇的化学式没什么规律,因为醇按分子的不饱和性可以分为饱和醇和不饱和醇,按烃基的型别分为脂肪醇、酯环醇和芳香醇。所以没什么规律。

但事实饱和醇的分子式有规律,他们的通式是CnH2n+1OH。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懂请追问!

望采纳!

以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

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

所有醇类的反应规律

醇可以脱水生成醚、生成烯烃、和酸酯化为酯、氧化为醛、或者酸

关于甲醇,乙醇之类的化学式如何推断,有何规律

一般饱和链醇在去掉O原子后与饱和烷烃相同,均为CnH2n+2,因为OH并不减少H.

烷烃类和烯烃类的化学式的通式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烷烃CnH2n+2烷烃是饱和烃,氢原子在碳原子周围满足4键。 烯烃CnH2n烯烃是不饱和烃,碳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双键,氢原子比烷烃少2个。

化学有机物化学式记法有什么规律

追问:

初中,看不懂

追答:

那你们学到什么程度

追问:

C.H.O的有机物

追答:

比如说你都需要记些什么

请教有机化学醇类消去反应规律

醇类消去反应遵扎依采夫规则。可简单记作氢减氢少,即氢原子从含氢少的碳原子上脱去,生成双键上取代基多的烯烃

化学式命名规律

一. 单质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常温下为固体的单质一般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例如碳—C、硫—S、磷—P、钠—Na、铜—Cu、镁—Mg、铁—Fe,但是碘为I2。

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单质,元素符号的名称就是该单质的名称,也可在元素名称后加一个“气”字,例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其它气体的单质,一般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标2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用元素符号的名称加一个“气”字的方法来命名,例如氧气—O2、氢气—H2、氯气—Cl2、氮气—N2。

二. 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 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化学方法怎么区别2-己醇,3-己醇,环己醇

说明:以上只是主要规则,某些物质还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规则,请对照表1—1记忆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名称和化学式。

三. 酸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中学化学要求掌握的无机酸的种类较少,请参考表1—1记住它们的化学式即可。

四. 碱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碱一般是金属的氢氧化物,书写化学式时,金属元素符号先写,氢氧根(OH)后写,读作“氢氧化某”,例如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又如Mg(OH)2的名称为氢氧化镁。

说明:NH3,名称为氨,也称氨气,因其溶于水而生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能电离产生OH?而使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表1—1的简洁,故把NH3填在碱这一栏,但它并不是碱。

五.盐的化学式和命名方法

无氧酸(例如盐酸)形成的盐,称为“氯化某”,例如NaCl称为氯化钠,注意FeCl2称为氯化亚铁,称为FeCl3氯化铁。

含氧酸(例如硫酸、碳酸、硝酸等)形成的盐,称为“某酸某”,例如Na2SO4称为硫酸钠,Na2CO3称为碳酸钠,注意如果是含氧酸形成的酸式盐则称为“某酸氢某”,例如NaHCO3称为碳酸氢钠。还有一些特殊的盐,中学很少见到,就不提它们了。

化学式的读法规律

肯定有规律,你从它们的电子式中能够判断出来!读的时候按酸、碱、盐来读,具体要多看课本理解。

化学 醇类

饱和一元醇与钠反应通式如下:

2CnH2n+1OH+2Na--->2CnH2n+1ONa+H2(气)

提示:上面H后面的(2n+1)是H原子的下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