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神经有什么作用?
脊神经的主要功能(作用):将人体的大部分器官与脊髓连接起来。
其具体的机制如下:脊髓白质内的神经纤维,据功能和冲动传导的方向聚集在一起,形成传导束。将冲动从脊髓传向脑的传导束,叫上行传导束;传导方向相反的,叫下行传导束。
还有一些传导束,只是把脊髓内的各神经中枢联系起来。这样,脊髓通过上、下行传导束与脑相连。同时,通过脊神经与其他器官联系。
扩展资料:
人体共有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一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侧角的交感神经元或副交感神经元的轴突组成。
纤维随脊神经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支配控制肌肉收缩和腺体的分泌。有脊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元细胞体聚集而成,后根由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处,能感受各种刺激。
百度百科-脊神经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有什么区别?!!!
相同: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与突触传递都是神经信号的传递结构,二者都需要靠地址执行功能。都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传道结构。
不同:
一、连接对象不同
1、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连接的是神经末梢和肌膜,递质一般为乙酰胆碱。
2、突触传递:连接的是两个神经元,递质种类繁多。
二、过程不同
1、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信号传到肌接头处时,兴奋引起钙离子大量释放,释放的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突触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而释放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递质),乙酰胆碱(递质)经过神经肌肉接头间隙(突触间隙);与接头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的过程。
2、突触传递:当突触前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到达突触小体时,小泡内的递质即从前膜释放出来,进入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如果这种作用足够大时,即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反应。
三、特点不同
1、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
2、突触传递:突触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仅互相接触。
百度百科-突触传递
百度百科-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过程
针对对象不同:导热系数一般是针对于热传导而言,传热系数一般是针对于对流传热而言。
2.反映对象不同: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自身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用于描述材料自身的导热能力。而传热系数是一个过程量,不是描述物质物性的物理量。
3.关联因素不同:导热系数是表明物质导热能力大小的一个指标,只决定于物质本身的物理特性,而与外部条件没有关系。放热系数是表明流体与固体表面对流换热强弱的一个指标,除了与流体本身的物理特性有关外,还与外部条件流体的流速有很大关系。
扩展资料:
导热系数指单位温度梯度(1K/m)时的导热通量(W/㎡)。即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K,在1s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m·K)。用λ表示。
传热系数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1s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W/(㎡·K)。用K表示。
百度百科——导热系数
百度百科——传热系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