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平民与庶民有区别吗?
1、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其他大部分权利也没有,是属于主人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2、隶农:指承租别人土地的佃户,是享有公民权的自由权民。
3、平民:普通老百姓。
古代平民(Populace)的别称:
u 百姓:战国后平民的通称
u 黎民:即平民。“黎”通“骊”:黑色,因黑发而名。
u 黔首:黔,黑色,战国时期秦尚黑色平民用黑布包头,故称“黔首”。
u 布衣:古代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故称平民为“布衣”。
u 庶民(庶人):秦汉前对身份比奴隶高的农民和小商人的称谓;秦汉后泛指一般平民。
4、自由民
奴隶社会中除奴隶以外的居民的通称。包括奴隶主、高利贷者、大商人、独立经营的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等。自由民的根本特征是享有公民权和财产权。自由民可区分为上层和下层,即贵族和平民两部分。
布衣是指的什么人?
古代布衣庶民的服饰主要有下列几种。
(1)头饰有包首、葛巾、白帻、草笠、蒲笠、葛撮(束顶髻之小巾),庶女多饰刘海与发臀,发束结巾、勒巾、头巾、髻巾、多荆簪野花为饰,髻梳平椎,平鬟,双丫鬟、双挂鬟等。
(2)衣式有小衫、短背、背子、小袄、小襦、无袖、窄袖等,形制多是交领、敞领与直领,衣料多为葛与麻制,俗称布衣。劳作时多开襟敞胸、挽袖露臂。
(3)巾式有披巾、肩巾、结巾、缚巾、头巾等式,多用布帛制成,用以擦汗。
(4)裙式有小裙、瘦窄裙、围裙、缚裙、开衩裙等,特别以围裙、缚裙更为常见。
(5)裤式有大口裤、长裤、膝裤、短裤、牛鼻裤、缚裤、开裆裤等。
(6)束腿有布子、膝袜、行腾、绷带、短袜、布袜等等。
(7)鞋式有草鞋、布鞋、木屐、麻鞋、赤足等形式。
布衣是指平民百姓。
拼音[ bù yī ]
解释(名)①布做成的普通衣服:~粗食。②古代指平民百姓:一介~。
近义词平民、百姓
反义词官绅
布衣的近义词
1、平民
拼音[ píng mín ]
解释(名)指普通的人民:~百姓。
近义词布衣、子民、百姓
反义词贵族、达官
2、百姓
拼音[ bǎi xìng ]
解释(名)旧指与官吏有别的人,现指人民大众:平民~。
近义词庶民、子民、国民、黎民、遗民、苍生、公民、人民、平民、匹夫
反义词国君、官吏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