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川贝的功效喝川贝的吃法

乐乐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川贝贝母

 川贝母,又名贝母、叶贝母,主要产于私处、云南、青海等地,夏秋季节采挖,晒干后药用。哪么川贝具体还有哪些功效?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川贝的功效

 1、治百日咳,肺虚症

 取川贝一钱,鸡蛋1个,把川贝母研磨成粉,装进鸡蛋里,用试纸封口,蒸熟后食用,每次吃一个,早晚各一次。

 2、治痰湿阻络型颈椎病

 取川贝母、丝瓜络、陈皮、木瓜各二钱,洗净,先煎陈皮、木瓜和丝瓜络,煎好后去渣取汁,川贝母研末,倒入药汁中,再加入冰糖即可服用。

 3、治小儿肺阴虚咳嗽

 取川贝母一钱,梨一个,冰糖适量,梨子去核,将川贝和冰糖放入梨中,炖熟后即可食用。

川贝的食疗配方

 1、川贝母炖蜜糖

 材料:蜂蜜340克,川贝母10克

 做法:蜂蜜、川贝、沸水,搅匀,用中火炖20分钟即可。

 功效:能够润肺止咳,还能治疗便秘。

 2、川贝母鹿茸梨汁

 材料:鹿茸血末10克,雪梨1个,川贝母10克,冰糖50克

 做法:梨子去皮切片,与鹿茸血末、川贝母一起倒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用文火炖熟,然后加冰糖,搅匀即可。喝汁吃梨,一天分3次饮用。

 功效:止咳化痰,清肺宁神。

川贝炖雪梨的做法

 川贝炖雪梨的做法你知道吗?虽说美味功效多,但是关于川贝炖雪梨的做法想必大家都不太清楚吧,今天就来学习川贝炖雪梨的制作技巧,在制作的时候只需要掌握好几点就可以了。

 川贝炖雪梨的做法一:

 材料:雪花梨半个,川贝、冰糖、枸杞各适量。

 1、川贝碾碎成粉;

 2、雪梨切成滚刀块;

 3、加入150ml的白开水;

 4、加入磨好的川贝粉和枸杞,稍事进行搅拌;

 5、蒸锅上汽后放入炖盅并盖上锅盖,小火加热1个小时,用筷子可以轻松的扎透雪梨就可以了。出锅后再放入冰糖来调味。

 川贝炖雪梨的做法二:

 材料:雪梨、川贝、冰糖。

 1、川贝可以用杵臼舂成粉,也可以直接用市面上买的川贝粉。

 2、雪梨去皮、去核后切成块。

 3、将雪梨和川贝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适量清水炖1小时。

性微寒;味苦、甘;归肺、心经。

  功效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禁忌 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寒性咳嗽不宜用。

 川贝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前三种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为“松贝”和“青贝”,后者习称“炉贝”。

 贝母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入中品。陶弘景曰:“形如聚贝子,故名贝母”。苏恭曰:“其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之良,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与浙贝名确分开,谓川贝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

川贝的功效

 川贝味苦,性微寒,归肺经。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瘿瘤,廉疬,喉痹,乳痈。

 川贝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此外,川贝母与乌贼骨、甘草为散剂,即乌贝散,治疗胃溃疡有效。

 1、《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2、《别录》:“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3、《药性论》:“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疸,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

 4、《日华子本草》:“消痰,润心肺。末,和砂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

 5、《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

 6、《本草会缠):“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证。”

 7、《本草正》:“降胸中因热结脚及乳痈流痰结核。”

 8、《本草述》:“疗肿瘤疡,可以托里护心,收敛解毒。”

川贝的作用

  镇咳作用

 川贝总生物碱及非生碱部分均有镇咳作用。实验发现组培川贝和野生川贝一样都具有镇咳作用,止咳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祛痰作用

 组培川贝和野生川贝均具有祛痰作用,两种川贝的祛痰效果均随剂量加大而增强。

  抗溃疡作用

 (1)川贝对结扎幽门性溃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川贝对应激性溃疡的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川贝对消炎痛所致胃溃疡同样也有抑制作用。

  降低血压

 川贝母能够产生持久的血压下降。主要由于外周血管扩张,对心电图无明显影响。对离体豚鼠回肠、兔十二指肠、大鼠子宫及整体狗小肠均有明显松弛作用,解痉作用类似**碱。

  感冒咳嗽

 季节交替,冷暖无常,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川贝可以预防感冒咳嗽。对于感冒咳嗽也有治疗的作用。

  护喉利咽

 川贝能够养护咽喉,对于咽喉干涩,咽喉疼痛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润肺养肺

 中医认为,川贝润肺养肺。

  祛痘祛暗疮

 川贝配合蜂蜜,可以祛痘祛暗疮。

  治疗气管炎、慢性肺炎

 医学研究表明,川贝对治疗气管炎和慢性肺炎都有一定的效果。

  清热降火

 川贝可以清热降火。上火的人,食用川贝,可以去火解燥。

  美容养颜

 萧蔷在《萧蔷的爱美主义》中公开了养生料理,其中给予川贝高度的评价。

  降血糖

 川贝自古以来都是传统的中药,现代医学也表明,川贝对血糖的降低有着一定的效果。

  抗菌抗病毒

 川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川贝也能抗病毒。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实验表明,平贝母浸膏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川贝的禁忌

 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不宜。

 《本草经集庄》:“厚朴、白薇为之使。恶槐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本草经疏》:“寒湿痰及食积痰火作嗽,湿痰在胃恶心欲吐,痰饮作寒热,脾胃湿痰作眩晕及我厥头痛中恶呕吐,胃寒作泄并禁用。”

川贝的食用方法

  (一)川贝枇杷膏

  材料

 (1)枇杷:选土枇杷最好。

 (2)川贝:研磨成粉。

 (3)枇杷叶:洗净的枇杷叶或者中药店的成品枇杷叶。

 (4)冰糖:适量。

  工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锅最好是不粘锅,也可以选择懒汉锅,更为方便。

 (2)料理机:用来把枇杷打成浆。

  步骤

 (1)熬枇杷叶:2碗水熬成一碗,用纱布过滤。

 (2)熬水的时候,枇杷去皮去核。浸泡在凉水中防止变黑。

 (3)打浆,有料理机的按说明书操作,没料理机的直接上手抓茸,或者放案板上拿刀拍一下。

 (4)化糖,锅内可以少加点水化开即可。将打好的浆下锅。

 (5)加进熬好的枇杷叶水,两小时后加川贝粉。

 (6)在三小时后起锅。

 (7)将经过五个小时熬制后的成品装瓶。

  注意点

 (1)熬煮中途记得不停的翻动,以免糊锅。

 (2)要放枇杷叶,比例为1斤鲜果2克干叶,如果是鲜叶,把绒毛洗干净。

 (3)川贝要选本色的,要个大饱满,比例是1斤鲜果2克川贝。

 (4)冰糖不能要白色的小块晶体状的,一定要大坨的浅**的粗糙冰糖。

 (5)熬到最后,一般是1斤枇杷有个2两膏体,就可以起锅了。

  (二)川贝炖雪梨

  川贝炖雪梨的功效

 川贝炖雪梨有很好的润肺止咳功效,长期食用可以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材料

 雪梨,冰糖,枸杞,川贝粉,白开水

  做法

 (1)把梨削去皮、用小刀去掉上层约1/5的顶部,挖去梨核,注意不要挖透底部。

 (2)把雪梨清理干净后放入冰糖、枸杞和川贝粉,添加白开水(约梨的一半就可以,蒸的时候还要渗出部分水份)。

 (3)上锅蒸1--1.5小时,如果用高压锅时间可适当缩短些。

  (三)川贝的附方

 治伤风暴得咳嗽: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黄(去根节)、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各一两,甘草(炙锉)三分。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贝母汤)

 治伤寒后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劳嗽:贝母一两半(煨令微黄)。桔梗一两(去芦头),甘草一两(炙微赤、锉),紫菀一两(洗去苗土),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二十丸;如弹子大,绵襄一丸,含咽亦佳。(《圣惠力》贝母丸)

 治肺热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见母(去心)一两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圣济总录》贝母丸)

川贝的功效喝川贝的吃法

 治小儿咳嗽喘闷:贝母(去心,麸炒)半两,甘草(炙)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如二、三岁儿,每一钱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黄末少许,食后温分二服,更量儿大小加减。(《圣济总录》贝母散)

 治百日咳:川贝母五钱,黄郁金、葶苈子、桑白皮、白前、马兜铃各五分。共轧为极细末,备用。1.5~3岁,每次二分;4~7岁,每次五分;8~10岁,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温水调冲,小儿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江苏中医》)

 治肺痈肺萎:川贝一两,天竺黄、硼砂各一钱,文蛤五分(醋炒)。为末,以枇杷叶刷净蜜炙,熬膏作丸,芡实大,噙咽之。(《医级》贝母括痰丸)

 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皆心藏积热所致:贝母一两(炮令黄)。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温浆调下二钱。(《圣惠方》)

 治忧郁不伸,胸膈不宽:贝母去心,姜汁炒研,姜汁面糊丸,每次七十丸。(《集效方》)

 化痰降气,止咳解郁,消食除胀: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蜜丸梧子大,每白汤下五十丸。(《卫生杂兴》)

 下乳:牡蛎、知母、贝母,三物为细末,同猪蹄汤调下。(《汤液本草》三母散)

 治喉痹肿胀: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荆芥、薄荷,煎汤服。(《本草切要》)

 治乳痈初发:贝母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即以两手覆按于桌上,垂乳良久乃通。(仁斋直指加)

 治冷泪目昏:贝母一枚,胡椒七粒,为末点之。(《儒门事亲》)

 治干咳无痰:取柿饼两块,川贝粉(川贝母研成粉)10克。将柿饼挖去核,加入川贝粉,放锅中蒸熟,每天早晚各吃1次。对干咳无痰者效果较好。

 润肺化痰,止咳平喘:川贝6克,杏仁3克,蜂蜜适量。将川贝、杏仁加水煎煮。(《民间方》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