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一定是肝癌么
建议:肿瘤和癌不是一个概念 肿瘤的范围更大 而癌就是说的恶性肿瘤 所以肝肿瘤不一定是癌。肝部的占位病变多了。有良性的有恶性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要确诊的话需要有病理诊断。良性的有肝血管瘤、肝囊肿。癌症的病因90%是外因性的,遗传在肿瘤的病因中所占的分量极小。除由多发性大肠息肉症演变而来的结肠癌,着色性干皮病演变成的皮肤癌等外,其他的癌症多被认为与遗传因素无明确关系。对于那些有数人同时或先或后患肝癌的家庭来说,也许共同的生活条件,比如共同接触了某种致癌物质的因素要比遗传因素重要得多。换句话说,肝癌虽不会遗传,但有一定的家庭聚集倾向。
什么是癌?癌的种类有哪些呢?
问题一:息肉是什么样的,有吗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 *** 肉。
临床症状
息肉,就是人体某个正常结构上赘生的一块肉。上到鼻腔、声带,下至直肠、宫颈,均可有息肉出现,大多数息肉都是隐蔽生长的,很难被发现。 息肉是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息肉临床表现多见腺瘤 *** 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
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 5~ 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良性肿瘤,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是主要症状,出鲜血,血量不多。直肠下端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 *** 外,似樱桃状,色鲜红,便后可自行复回。当炎症并发感染时可有黏液大便、大便频、便不尽等,长期可出现消瘦,贫血等。
3分类
胆囊息肉的表现形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病理分类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非肿瘤性病变
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1995年报告,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5%,国内报告的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62.5%。其次为炎症 *** 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曾有胆固醇息肉74例病例报告显示:直径小于10mm者占97%,50%为多发性,平均3.09±3.31个(肿瘤 *** 肉多为单个病变,有临床鉴别意义)。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 *** 肉:为炎症 *** 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为**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阿窦明显增多,窦口上常有狭窄,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 *** 状或非 *** 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199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其中94%直径10mm,75%的患者年龄>60岁。研究认为,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在......>>
问题二:息肉是什么引起的 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
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慢性 ***
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 *** ;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 *** ;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 *** 直肠黏膜而发病。
遗传因素
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现在不知您家孩子的息肉是多发还是单发,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一般经 *** 切除就可以治疗此病,手术在 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问题三:什么是多发息肉 多发 *** 肉多数是由胆囊壁上皮细胞的基底膜内有胆固醇沉积的胆固醇沉着症,它是胆囊的良性病变,很少发生癌性改变。所以单发 *** 肉和多发 *** 肉相比较,单发 *** 肉的癌变可能性大,对病人的危险性也大。
基本概述
多发性胆囊息肉
胆囊位于右上腹部,像一个梨形的囊袋悬挂在肝脏的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储藏由肝脏分泌的胆汁,在人体需要的时候排泄到肠道去帮助消化吸收食物。
胆囊息肉就是在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小的形如粟米仅1毫米~2毫米,大的状似桑椹可达2厘米,根据息肉数量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胆单发 *** 肉多为 *** 状腺瘤、单纯腺瘤和胆囊腺肌增生引起的腺肌增生病,这三种息肉癌变的机率均较高(5%左右)。
2病因
最新研究表明胆囊息肉的发病,因于情志失调(压抑、抑郁、易怒)饮食所伤(过量饮食肥甘厚腻、过量饮酒)劳逸过度(劳累、劳神过度、安逸过度)感觉外邪(暑湿、风寒)等所致。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胆汁泌排不利、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症瘕、积聚之症。虚实夹杂。
3相关问题
1.关于息肉样病变的大小问题:因为超声切面的原因或测量的误差,相差1-3mm是可以理解的,同一个人两次测量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2,关于息肉多少的问题:一般胆囊恶性病变多单发(如胆囊癌),而胆囊良性病变常多发(如炎 *** 肉,胆固醇息肉等),所以本案例我考虑良性病变如炎 *** 肉及胆固醇息肉可能性大;
3,关于治疗问题:
4治疗方法
A,在我国,在胆囊壁息肉样病变的治疗上存在有过火现象(一位澳大利亚外科医生说的),即患者害怕癌症,往往积极要求医生切除胆囊,所以并不是都按照医疗常规办事.
B,我认为该患者在积极保守治疗(积极消炎,利胆,清淡饮食,护胆调息方调理等)的情况下,每1-3月复查一次,如果息肉变小,变少或消失,这样往往考虑炎 *** 肉;
C,在积极保守治疗1-3月后复查,息肉无明显数量级变化,即小于10mm,(外科医生常以直径大于10mm为手术标准),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假如是恶性病变,3月后应该长大,不长大说明是良性,这样半年复查可以了,不必多花钱.
D,如果在保守治疗1-3月后长大,并且大于10mm,而且超声高度怀疑恶性的话,应该手术.
多发性胆囊息肉的确诊手段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Lesion of Gallbladder)一般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右上腹痛、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PLG患者合并胆囊炎、胆石症,可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胆绞痛、发热等症状。腹部检查多无阳性体征。其诊断有赖于B型超声或CT等影像学诊断。
高分辨力实时超声显像仪对PLG诊断率可达83.3%~93.5%,能检出直径2mm的病变,对小于5mm病变的检出率为其它影像方法所不及。PLG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壁向腔内小结节状或 *** 状隆 起,呈等回声或强回声,后方无声影,不随 *** 改变而移动。超声检测能确定PLG数目、位置和大小,但难以确定病变性质。超声诊断PLG的特异性达94.8%,但可因以下情况出现假阳性:胆囊皱折、胆沙、粘稠胆汁团、脱落的坏死组织及凝血块。上述病变可通过改变 *** 加以鉴别。若病变较小,且位于胆囊颈部,或因合并结石而忽视了PLG的诊断,则出现假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PLG内有无血 流信号及血流情况,有助病变的定性诊断。
口服胆囊造影对PLG的检出率仅为13.5%~18.2%;由于PLG病变较小,故难以显示。CT对PLG诊断率为75%~82%,且价格较贵,仅作为超声的补充诊断手段。超声内窥镜由于不受肠道气体及肥胖等因素影响,能清晰显示胆囊壁三层结构,可提高胆囊癌早期检出率,并......>>
问题四:息肉是什么 您好:
很高兴为您解答
直肠息肉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经 *** 切除:可从 *** 内取出的息肉,用 *** 镜或扩肛器扩开 *** ,钳子夹住息肉,在基蒂部用丝线结扎,切除息肉。广基的息肉切除后,粘膜的创面要予以缝合。
2、开腹手术:息肉位置高,无法用上述直肠息肉治疗方法,需要在硬膜外麻醉下开腹切开直肠前壁切除息肉。已癌变的要按直肠癌治疗。对多发的家族 *** 肉病,根据直肠内息肉的分布决定能否保留直肠,可行直肠切除或直肠粘膜剥脱,经直肠浆肌鞘行回肠肛管吻合太等。
3、电灼切除:在直肠镜可及的范围内,无叮从 *** 切除者,可经窥镜放圈套器套住蒂部予以电灼切除,广基的息肉电灼不安全。
4、其他:炎 *** 肉可采用抗生素、激素保留 *** 治疗。
直肠息肉治疗方法有以上几种,专家提醒,及时治疗 *** 内外痔、肛漏、肛裂、肛窦炎及慢性肠炎等疾病;保持肛周清洁卫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可有效的预防直肠息肉。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可以再次咨询我,祝您身体健康。
问题五:什么叫息肉 建议: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息肉是指粘膜面突出的一种赘生物,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腺瘤及其他肿瘤等.息肉临床表现多见腺瘤 *** 肉和某些胃肠道息肉综合征,这些病变虽属良性,但其中一部分有恶变倾向。
问题六:宫颈息肉是什么啊? 宫颈息肉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以30岁到50岁的妇女为多见,已严重危害已婚女性健康,女性朋友一旦确诊宫颈息肉,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宫颈息肉长期不治疗可能会影响女性怀孕,还潜在ai变的可能。
提示:宫颈息肉需用,药物,清化软息方,耐心的调理。
一层柱状上皮会覆盖宫颈息肉的表面,其含有宫颈腺体,间质内有微血管和疏松的结缔组织,并有炎细胞浸湿。宫颈息肉多见于单发,不过多发也有,通常体积是比较小的,直径小于1cm,外观看起来像舌形,鲜红色,质地软、脆弱,容易出血,蒂又细又长。
问题七:什么是肠息肉 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比较少。
息肉的大小不一,小的仅几毫米,像小米粒一样,也有大到直径3到4个厘米的,甚至可以阻塞肠道,导致肠梗阻。息肉有单发,更常见多发,在一些少见的情况下,息肉可以上千个。有些息肉根部,就是与黏膜相连的地方有长短不一的蒂,称为有蒂息肉,也有息肉弥漫生长,称为扁平息肉,或者无蒂息肉。虽然形成息肉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但绝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而且也只有一部分息肉有癌变的倾向,需要积极的治疗。
我就是患有家族遗传的,一般的不会危及生命。大部分在肠镜下切除就好了,少数是多发性的,不能手术,不然会蔓延。 肠息肉交流群83715994
问题八:息肉是什么? 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学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息是多出、盈余之意,《说文解字》记载“息,寄肉也。”《黄帝内经 ?玉篇》说“瘤,息肉也。” 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不过那些生长在皮下的囊肿、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内的肌瘤等,也可引起体表的隆起,但不属息肉范畴。 医学上一般按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长在声带上的称声带息肉,出现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类推。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又称多发 *** 肉弗。
非肿瘤性病变 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1995年报告,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65%,国内报告的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62.5%。其次为炎症 *** 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曾有胆固醇息肉74例病例报告显示:直径小于10mm者占97%,50%为多发性,平均3.09±3.31个(肿瘤 *** 肉多为单个病变,有临床鉴别意义)。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易与黏膜分离,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 *** 肉:为炎症 *** 所致的一种肉芽肿,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为**质软的疣状物,直径约5mm,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阿窦明显增多,窦口上常有狭窄,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也可能癌变。
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 *** 状或非 *** 状,恶变率约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199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其中94%直径10mm,75%的患者年龄>60岁。研究认为,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在10年内施行的12153例胆囊切除中,仅81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只占0.7%,而其中是腺瘤的仅为9.6%;而同期人群中发现胆囊癌225例,占1.85%,可见本病有癌变的可能性。
(2)腺癌:分为 *** 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直径约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其中 *** 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预后良好。
息肉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比如长期炎症会容易导致宫颈息肉。
现代医学对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慢性 *** 遗传因素
息肉恶变判断 判断息肉是否会发生恶变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
一、息肉的长相:那种体积较小由带蒂的非肿瘤 *** 肉,......>>
癌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每类癌症都有自己检查和诊断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检查方法:
1.X光
X光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肺癌和其他骨骼和软组织肿瘤。比较常见的比如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用于检测乳腺癌的可能性。
X光
2.CT扫描
CT扫描是一种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出X光检测不出来的病变组织,可以帮助检查多种癌症,包括肺癌、肝癌、胰腺癌等。
CT扫描
3.核磁共振成像(MRI)
MRI使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创建图像,可以帮助诊断脑癌、乳腺癌等。
核磁共振
4.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日常的检查,常用于检查乳腺癌(乳腺核磁共振)、卵巢癌等。
超声检查
5.镜检
镜检是一种将医疗设备插入身体中,以查看内部器官的检查方法。例如,胃镜可以检查胃癌,结肠镜可以检查结肠癌,支气管镜可以用于检查肺癌等。
胃镜示意图
6.验血
通过血液检验可以发现相应的肿瘤标志物,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认是否患有癌症,比如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液测试可以检测前列腺癌,再结合数字直肠检查(DRE)来检查。
7.触诊
触诊通常是作为基础的检查,可以对一些可能的异常情况进行预警,比如说乳房检查发现硬块,可能是结节,也可能是乳腺癌;内检肛门直肠发现凸起物,可能是息肉,也有可能是肠癌
8.活检
活检是通过取样疑似癌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细胞。是确定组织是否病变的最终判定依据。比如子宫内膜癌需要进行刮宫取内膜组织进行检验;宫颈癌通常可以通过宫颈抹片检查(子宫颈细胞学检查);肺癌一般需要在CT的引导之下进行穿刺活检,取适量肿瘤组织,固定在福尔马林中,进行病理检验。
结合上述的癌症检验方式方法,普通体检通常不能检测出所有的癌症,因为很多癌症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通过体检可以发现一些与癌症相关的指标,例如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果发现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癌症。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定期体检仍然很重要,特别是如果有任何癌症症状或家族史,请向医生咨询建议并进行更全面的检查。
所以,为了个人的健康,需要尽可能地做到:
1.每年定期体检,项目至少覆盖常规的检测
2.体检发现异常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复检
3.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合理全面的营养,适量的运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