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王和秦始皇的关系,秦昭王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秦昭王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
秦昭王和秦始皇的关系是秦昭襄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秦始皇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扩展资料:
秦始皇早年经历如下:
秦始皇于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出生地在当时的邯郸廓城温明殿遗址和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是秦庄襄王的中子,商朝重臣恶来的第35世孙,嬴姓赵氏,名政。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当时吕不韦为秦相,独擅大权。秦王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前239年,秦王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秦始皇 秦昭王和秦始皇是什么关系?秦昭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
秦昭王是秦始皇的爷爷的爸爸,也就是曾祖父。
大秦帝国:秦昭王嬴稷和秦始皇什么关系秦昭王的曾孙是秦始皇。
秦昭王在位时间是秦历代君王中最长的,在最后六七位秦君王中,他统治的时间超过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后面的孝文王、庄襄王的总和。
虽然晚年他听信应侯之言,丧失灭赵良机,冤杀名将白起。秦国民生凋敝。这些都不能掩盖他的历史功绩,也不能掩盖这个时代秦国在各方面突飞猛进的事实。
昭王时代是和孝公时代、秦王政时代(称帝前的时期)并驾齐驱的重要时代。
扩展资料秦昭王灭义渠与秦统一的关系
秦国地处西陲,常与周边少数民族争战,义渠正是秦统一西北、划定边界必须收服的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国家。
义渠势力强大,只因内乱才臣服于秦,后又反叛,秦只能蚕食其国。最终,秦昭王在甘泉宫诈杀义渠王,并伐其残部,完全占有了义渠泾北之地。
横跨4省的义渠国灭亡了,秦将西北边界推至了内蒙古、甘肃一线,直接与匈奴相对。昭王在此筑长城备边,闭合疆域而成“四塞之国”: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
义渠被灭正表明昭王统治下的秦国具备强大实力,加之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统一已成必然之势。
昭王统治下的秦国实力日强,为灭义渠创造了条件。如昭王平定巴蜀,保证了秦国军需供应和战略计划实行;昭王在灭义渠前夺取了许多重要城市,如宛(今河南南阳)是著名的冶铁和商业中心,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北)是中原水陆交通中心,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以盐业著名。秦昭王夺取这些地区正为消灭义渠,乃至东进奠定了经济基础。
秦昭王灭义渠还体现了民族融合趋势下中华民族一体化的进程。义渠在与中原文明接触中受到熏陶,战国初即筑城自守,现今遗留的古义渠城址范围大,地势险,文化层堆积很厚,这正是其打破游牧常规,采取长期定居生活方式的反映。
百度百科-秦昭王
秦昭王,秦始皇,什么关系?秦昭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
1、秦昭王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早年在燕国做人质。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秦昭襄王与其弟公子芾、公子壮争位,遂立。
在位时,秦国继续扩张。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
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昭王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胜赵军。
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公元前256年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灭亡了周朝和西周国,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之一。
秦国长年征战,到了昭王后期已经民生凋敝,并且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打压,把战果一一丢弃。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去世,终年75岁。
2、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扩展资料:
秦昭王和秦始皇之间隔着两代君王:
1、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11月14日),亦称安国君,嬴姓,赵氏,名柱(一作式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国第35位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秦庄襄王之父。在位仅三天,为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
秦孝文王于公元前250年秦颛顼历十月继位之礼,三日后为其父除丧期间去世,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其子秦庄襄王继位。
2、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称秦庄王,嬴姓,赵氏,本名异人,后改名为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秦始皇之父,战国时期秦国国君。
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丙午病逝,享年三十五岁。
秦庄襄王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寨村。其子秦始皇建立秦朝后,追封秦庄襄王为太上皇。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