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2025年带有丁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泡在奶味里7分钟前阅读数 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成语

带有丁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丁字成语,是指汉字中间有“丁”字的成语。这种成语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跟一些象形或者拟声成分的成语相比,显得更加抽象一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带有丁字的成语及其解释,欢迎大家分享。

以“丁”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丁一确二] 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丁一卯二]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丁是丁,卯是卯]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丁公凿井] 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丁”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一丁不识]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人丁兴旺] 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庖丁解牛] 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零丁孤苦] 孤单困苦,无所依傍。

[抽丁拔楔] 比喻解决疑难。丁,“钉”的古字。

[白丁俗客]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拔丁抽楔]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丁”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文搜丁甲] 文章精妙感动神灵。丁甲,神名,即六丁六甲神。

[逢吉丁辰] 指遇上好时运。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丁”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未识一丁] 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目不识丁]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梦撒撩丁] 比喻没钱应酬。同“梦撒寮丁”。

[梦撒寮丁] 梦撒:丧失。寮丁:指钱。比喻没钱应酬。亦作“梦撒撩丁”。

[孤苦零丁] 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付之丙丁] 指用火烧掉。

[不识一丁] 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丁”字在第五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平地起孤丁] 比喻无事生非。

带“丁”的成语有:

梦撒寮丁、不识一丁、白丁俗客、拔丁抽楔 、人丁兴旺、目不识丁、庖丁解牛、平地起孤丁。

1、梦撒寮丁

【拼音】mèng sā liáo dīng

【解释】梦撒:丧失。寮丁:指钱。比喻没钱应酬。亦作“梦撒撩丁”。

2、不识一丁

【拼音】bù shí yī dīng

【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3、白丁俗客

【拼音】bái dīng sú kè

【解释】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4、拔丁抽楔

2025年带有丁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拼音】bá dīng chōu xiē

【解释】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5、人丁兴旺

【拼音】rén dīng xīng wàng

【解释】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6、目不识丁

【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解释】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7、庖丁解牛

【拼音】páo dīng jiě niú

【解释】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8、平地起孤丁

【拼音】píng dì qǐ gū dīng

【解释】比喻无事生非。

丁字成语的用法

丁字成语的用法比较特殊,它通常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事情的局面或状态,强调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特征等等。例如,“七七八八”指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局限性,代表形容较为广泛的范围。而“三三两两”则强调数量较少。

丁字成语的解析

丁字成语中的“丁”字,通常代表的是一个障碍,一个局限性,一些状况和特点等等。这种障碍可能是物质的、精神的,也可能是临时的、长期存在的,所以这些成语有时候也强调了一些不同的内容。例如,“东倒西歪”指的是姿态不稳,走路颠簸不稳;而“南辕北辙”则是指方向掉了极其颠簸不平。

丁字成语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丁字成语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充分理解丁字成语的含义:因为丁字成语笼统的表达方式可能会给人造成误解。

2. 避免语言上的过度使用:丁字成语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如果频繁的使用,就会显得冗长。

3. 增加句子的流畅性:丁字成语的使用不应该打破语言的流畅性,应该与句子相结合,不要显得突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