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与调查有什么区别
1、含义
审查是司法机关对犯罪事件、民事纠纷和不服行政处理的告诉等立案材料,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的行为。
调查代表对违法主体的违法事实基本认定,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并正式启动调查程序。
2、执行条件
审査
① 司法机关对于控告、检举、自首、移送、交办和自己发现的违法犯罪材料及时审査,必要时可以请控告、检举人或单位补充材料。
② 司法机关也可以派人直接调查、或者配合有关部门联合调查。
③ 对于需要勘验现场的,应迅速组织力量勘验,以发现和收取犯罪痕迹和证据。
调查
①?有证据证明违法事实存在;
②?有明确的违法主体;
③?达到法律规定的处罚条件(刑法和行政法规不同);
④ 属于该机关管辖范围。
扩展资料
审查与调查的法律出处
《中国***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将《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的“立案”称之为“立案审查”。
《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四章将负责调查的组成人员为调查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将负责审查人员为审查组,并在第34条、第35条针对被审查人、其他谈话对象对审查谈话与调查谈话作了严格的区分。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施行后,立案调查很少使用,一般称之为立案审查,立案调查。
立案审查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均是指纪检机关及其纪检人员等有关党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采取适当的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已经立案违犯党的纪律的案件通过审查、收集证据、查明违纪事实。都是通过合法手段收集证据,把已发生过的违纪事实重新显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立案调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立案前审查
法律分析:监察监督是对国家机关“人”的行为的监督而检察监督是对国家机关行为的监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四十五条 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如下处置: (一)对有职务违法行为但情节较轻的公职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 (二)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三)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负有责任的***员,按照管理权限对其直接作出问责决定,或者向有权作出问责决定的机关提出问责建议; (四)对涉嫌职务犯罪的,监察机关经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制作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提起公诉; (五)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存在的问题等提出监察建议。 监察机关经调查,对没有证据证明被调查人存在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撤销案件,并通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