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上海有哪些不同点?
其实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两大都市,一个是政治中心,另一个是经济中心。
北京和上海,应该都是带动力极大的城市,都应该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性。
但是,上海做到了,两者获取财富的方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上海是带动周围一起致富的龙头,而北京依靠的则是寄生和利用权力进行资源掠夺的方式。所以北京周围的省份则是越来越贫穷,实际上北京资源掠夺范围不仅仅是北京周边,延伸至全国,所以北京就是一个寄生虫,我们所有人创造的财富都最终被他掠夺走,号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结果勤劳的省份分配得最少,没有劳动的省份获取最多,比如北京。
2:向往北京的人,看中的是权力,以及与权力紧紧相连的利益。
向往上海的人,看中的是上海的创业环境,以及与创业紧紧相连的价值体现。
3:到过北京的人,都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一种被权力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即使是经商,也要与权力紧紧相依,与政治紧紧相连。再高明的企业家,在北京,如果离开权力,都难以获得成功。所以外国人不喜欢在北京经商,因为中国人是权力控制着钱,太多官方全力参与其中。北京经商不是真的在经商,是在搞特权。
到过上海的人,都有一种紧张的感觉,一种被竞争所压制得高度紧张的感觉。在上海经商,你不需要考虑过多的市场之外的因素,只需要懂得什么叫市场,什么叫竞争,什么叫创新,什么叫发展。
4:北京人喜欢高昂自己的头,不管该不该昂起头,头始终是昂着的,因为,他是北京人,他在政治中心,就必须高人一头,就必须让人高看一眼,就可以动辄训斥人。
上海人也喜欢高昂自己的头,但他们昂起的是经济大都市的头,昂起的是有经济大脑的头,他们看不起没有经济大脑的人,他们看不起只会拉关系的人。
5:生活在北京的人,虽然昂着头,但他们的观念十分落后,特别是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危机观念,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北京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知道经济发展归根结蒂要靠市场、靠经营理念。于是,只要出了北京,他们很难做成大事。
生活在上海的人,不会整天昂着头,他们没有时间昂着头,他们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紧张的工作,面对残酷的市场。他们走到世界每个地方,只要愿意,都能够创出一番事业。
6:于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北京,除了全国人民支援北京、支持北京外,他们自己创造的财富很少很少;于是,她对周围也就没有形成幅射,河北、天津等,在北京的周围,经济并没有得到北京的幅射而快速发展。
但是,上海不一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的经济象奔驰的骏马一样,不仅如此,苏州、杭州、宁波都受到她的幅射,成为中国经济的明星。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州地区,已成为中国最活跃、最有前途的经济圈。
7:按理,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好大学中的多数,科技发展水平应该很高,然而,北京的科技水平能够用到经济发展上的,又有多少呢?北京经济发展中,科技的贡献又有多大呢?北京的大学看起来都是一流学校,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做学问,而是在搞政治,所以他们没有心思真正学习,所以也不能学到东西,所以在科技中贡献很小,我们所看到的有些名气很大的科学家,其实也是通过政治斗争获取名利,巧取豪夺别人的成果,因为北京人有权力,北京的大学和科学家也利用权力夺取别人成果,可以说也是寄生虫。
上海的一流大学虽然没有北京多,但是,上海在科技转化方面,比北京抓得好、抓得紧、抓得及时,于是,科技对上海的贡献很大,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
8:北京是保守和顽固势力的大本营,政治斗争的大本营,上海则本质上就是一座开放型的城市。
北京与上海的差距,已经是全方位的差距,从经济到社会,从科技人文,从思想到观念,都有着相当的差距。
北京和上海的对比有哪些?
北京是首都也是古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内陆城市,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北方语系接近普通话...
上海是近代逐渐兴起,以工业贸易为主的沿海港口城市,我国贸易金融中心,时尚之都,上海话南方语系...
一个叫帝都,一个叫魔都,地域不同,肯定所形成的人文氛围都不同。
楼房:上海高楼外形都比较独特,看上去很苗条;北京高楼多是玻璃墙面,呈立方体状,看上去很臃肿。
人民币:五角和一元的人民币,上海几乎不用纸币,北京几乎不用硬币。
地铁站:上海地铁站多与商场连接,可以直接进入商场;北京地铁几乎都在路边,与商场是分离的。
道路:上海的环线多为双层高架路,不会阻断普通道路,且立交桥高大壮观,行人视线比较开阔;北京的环线路面宽阔,多为地面路,容易阻断普通道路,且立交桥低矮,易遮挡行人视线。
桥:上海普通道路与环线交叉处一般不记名,而北京则以桥来命名。如果两个城市统一都将普通道路与环线交叉处命名的话,上海的桥会更多。
区域:上海区域概念很明确,说某个地方,首先要问是哪个区的。北京的区域概念不明确,一般直接说地名,不会说东城区还是朝阳区。上海的地名很一般,找某个地方基本上都要说“某某区某某路几弄或几号”,而北京就直接说地名,如“西单”、“菜户营”等等。
便利店:去过上海和北京的人非常了解这个了,上海的便利店遍地开花,“好德”、“可的”、“快客”、“良友金伴”、“伍缘”、“好邻居”、“罗森”、“迪亚天天”、“全家”等等,基本上每个公交车站都有,一个小区周围能有四五个;北京便利店确实不够发达,很难见到。
公交:北京的公交用三个词语形容:“便宜”、“拥挤”、“漫长”;上海的公交车没有特别之处,票价稍贵一点。
地标:上海有很多区域中心,基本上每个区都有一个以上,每个商业中心都有标志性建筑,如静安区的静安寺,徐汇区的美罗城,杨浦区的彩蛋等等;北京的商业很分散,比较集中的商业街区有限,王府井、西单算得上是北京最繁华的地方,但是跟上海的南京东路、南京的新街口、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等都不可同日而语,且商业中心无典型性建筑。
1.医疗
北京:现有三甲等医院共计——35家
上海:现有三甲等医院共计——28家
在医疗方面,北京略占上风,作为“帝都”汇聚了更多的医疗资源
2.社保
低保:
北京:2016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为:800元/每人每月
上海:2016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为:880元/每人每月
最低工资:
北京:2016年最低工资标准为:1720元
上海:2016年最低工资标准为:2190元
第二回合的社保PK,上海扳回一局,确实比北京高不少哦!
3.养老津贴
北京:
1、90-99岁,每月可领取100元高龄津贴;2、100岁(含)以上,每月可领取200元高龄津贴。3、 80岁(含)以上居家养老的老人,可领取每月100元的养老券。
上海:
1、65-69岁,每人每月75元。2、70-79岁,每人每月150元。3、80-89岁,每人每月180元。4、90-99岁,每人每月350元。5、100岁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
第三回合养老津贴的PK,上海反超北京一局。无论在发放年龄的广度上,还是发放金额的高度上,都超过了北京!
4.人口
北京:2015年年末,北京的常住人口为:2170.5万人
上海:2015年年末,上海的常住人口为:2415.27万人
这一回合的PK,稍微有点混乱。虽然上海在数量上胜出,但是考虑到大城市的人口并非多多益善,而需要良性增长。因此这一回合小编判定北京胜出。相信各位铁磁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
5.平均寿命
北京:平均期望寿命81.8岁
上海:平均期望寿命82.41岁
这一回合上海以微弱的优势胜出,去过一次上海,明显感觉沿海城市的空气比北京好的多,而且上海土著居民的生活更慢一些!
6.养老系统
北京:
2016年将在城六区试点150个养老驿站,在此基础上,争取再建1000个以上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预计到2020年,北京市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将由2015年的38张扩充至40张。
上海:
2015年末,共有养老机构699家,床位数12.6万张,占60岁以上老人总量的2.89%。
考虑到北京和上海在养老系统的建设上,都将采取居家社区和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因此这一回合两个城市平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