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与发呆有什么区别?
入定是心一境性,发呆是痴心。如果发呆时也能持续不动的心专注于一境那就不是发呆了,而是转为修定的状态。如果修定时出现了妄想杂念而不察觉,反而注意力跟着妄想天马行空去了,那就不是修定了,而是转为发呆的痴心状态。入定与发呆在表面上都是身体的静止,是乎很像,而实际不同,一个是精神的专注,一个是精神的散乱。入定的心念是集中而有力的,发呆的心念则是散乱无力。只有强有力的心才能产生出观智,而散乱无力的心只能变为愚痴。如果你认为发呆时什么都不想,而是心注一缘如如不动,那我告诉你那已经不是发呆了,而是入定的状态。而你以后要是修定时妄想连篇,那就是开始发呆了而不是入定。
其实人是通过内耳膜的震动听到声音的,而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说话声,还夹杂了喉咙在发声时头骨的震动,声音是通过喉管与耳朵之间的骨头直接到达内耳,在传达到脑部中枢神经中的听觉部位的。所以我们平时听到的自己的声音,其实是声音在空气中及身体中传播的“混音”。
而录音中自己的声音,其实也就是别人平时听到的你说话的声音,就仅仅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我们的声音在传到别人的耳朵中(或者录自己的声音再播放给自己听),声音要通过外耳-耳膜-中耳-内耳,这一过程也会对音色产生影响。
同理,通过不同的媒介所传播出来的声音音色也不尽然相同,比如用卡带录音、电脑录音、手机录音听到的声音也都会有细微差别,但听得久了也就习惯了,而如果稍微变换着发音方式,可能最终的结果又不一样了。
而为什么人唱歌时发出的声音和平时说话也不一样呢?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首先唱歌是有曲调的,首先音调就和我们平时说话的感觉不一样了;
再者,唱歌并不是发出了另一种不同的声音,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对本身声音的“升华”,声音经过歌唱技巧的“加工处理”后会更悦耳动听(但也不排除唱歌走调了唱起歌来要人命的状态);
最后,我们在说话时只是用声带发声,但唱歌时还要加上“共鸣器官”: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等,发出来的音色当然和平时说话的声音大有不同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