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卍和卐有什么区别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3#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纳粹佛教

卍和卐有什么区别吗?

一、“卍”和“卐”的相同 “卍”和“卐”皆读WAN(音万),“卍”称左旋“万”(正万),“卐”为右旋“万”(反万)。无论“卍”和“卐”,都是用来表征佛的智慧与慈悲的无限。其意皆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万德圆满”之义。大乘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佛胸部所现瑞相,小乘佛教认为此相不限于胸部。人们除了把“卐(卍)”作为标志外,也常把用品和饰物制成“ 卐(卍)”的形状,作为陈列或佩载勉励自己向佛陀学习,期望世人能达到万德庄严的境界。 随唐时期,佛经中的“卍”有时作 “卐”,写法不一,有些混乱。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出,应以“卍”为准。 二、“卍”和“卐”的不同 逆时针方向的卍和顺时针方向的卐,在西藏是有区别的。藏传佛教以卐为吉祥标志,将卐写在庙门、墙壁及其它器物上。卍则是苯教崇奉的符号,藏语称卍为 “雍仲”,意为“坚固”。苯教认为卍含有“固信不变”的意义,将卍写在庙门、墙壁、经书和宗教画卷上,有些地区的藏民,在逝者的额上画一卍字。苯教徒是以左旋的逆时针方向,藏传教是以右旋的顺时针方向,围绕着寺院、佛塔、神山、圣地巡礼的。卍和卐,表示苯教和藏传佛教的不 同巡礼方式。苯教是类似萨满教的原始宗教,以占卜吉凶、祈福消灾、请神驱鬼、除病解厄等为主要活动。 在西藏历史上,“卐”是与宗教紧密相联的,无论是原始的苯教还是后来的藏传佛教。在原始的苯教中,“卐”就是吉祥的标志,苯教创立时被称为“雍仲本”,使用的文字被称作“雍仲”神文,苯教所处的地方被称为“九级雍仲山”、“雍仲沙丘”,苯教祖先所 持的禅杖也有“雍仲”吉祥图案,就连苯教寺庙选址也多在天然带有“卐”形图案的地方。佛教传入西藏后,“卐”也被广泛运用。凡是佛的画像,胸前必有吉祥符。只不过苯教与藏传佛教在使用“卐”有一定的区别:苯教里的“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佛教里的“卐”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你要去寺庙转经,必先搞清楚这是苯教寺庙还是佛教寺庙,否则方向 转反了,转经所要表达的心愿也等于零了。 三、“纳粹”的标志 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党徒的臂章和旗帜上使用的变形“卐”字(将“卐”字左旋或右旋45度而得),是盗用佛教的卍字而来的。流年似水,人类进入了 20 世纪。希特勒认为雅利安人是最优良的人种,卐是雅利安人的符号;犹太人是低劣的人种,他在狂热地追求“种族纯洁”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排犹运动。二三十年代,他在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设计党旗时,在红布上的白色圆圈中嵌上黑色的“X”(卐旋转45度),作为反对犹太人的标志,1935年9月,它成为第三帝国的国旗和徽章。在红白黑三色的“X”符旗下,纳粹党的排犹运动,第三帝国等法西斯国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人类的浩劫。 德国纳粹党徒的上的标志极易与佛教中使用的“卐”字相混淆。其实,二者结构虽相似,但形状不同。纳粹党徒的标志是其党全称两个缩写S字母的交叉。中间相交部分为“ ×”形,连其周边空缺,整体呈菱形。佛教此字中间相交部分为“+”形,连其周边空缺,整体呈正方形。因此,不论是“卍”,还是“卐”,其整体形状为正方形的,而“纳粹”标志的“万”字为菱形的。因此,近代德国的纳粹党即“国家社会党”的党徽,由于“国家”和“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S”,两 S交错而成“X”形。希特勒认为“X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使命,因而于一九二○年用作纳粹党党徽。而这与佛教的意旨没有丝毫的关系,要加以严格区别。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