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比富农有钱吗?
“地主”应该比“富农”有钱,地主不干活,富农自己干活。
最开始是由于在农村推行土地改革,需要对人的经济情况进行划分,以确定采取的政策。当时划分的标准是:
如果家庭拥有土地,家庭成员不参加劳动,只依靠地租收入或雇佣农工耕种,属于“地主”,
如果家庭拥有土地,虽然也收取地租或雇佣农工,但自己和家庭成员也参加劳动,为“富农”,
如果家庭拥有土地,但基本是自给,不收取地租,属于“中农”。
如果家庭只有很少土地,主要收入依靠打工,为“贫农”。
如果家中没有土地,完全依靠打工为生,为“雇农”。
在牧区和渔区,参照上述标准,亦有“牧主”、“渔主”和“贫下中牧”、“贫下中渔”的阶级成份划分。
分析近年来考研政治真题,我们不难发现:考研政治在注重理解记忆的同时并不乏对细节的考查。以地主与富农这一知识点为例,2016考研的考生需要理解记忆如下内容:
一、地主与富农
地主和富农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土改现状和需要,划分的农村阶级中的两个阶级。其中,地主,一般指封建社会地主制经济下,凭借土地所有权,主要以地租形式剥削农民的土地所有者。毛泽东也曾做过相关探析,他在《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中指出: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地主剥削的方式,主要的是收取地租。相比地主而言,富农是相对较小的土地所有者。一般而言,富农拥有的土地数量,除了自己耕种外,还大约富余三分之一的土地因自己忙不过来而雇工耕作。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地主自身一般不从事农业劳动,他们将土地租赁承包出去后,靠收地租来维持日常生活。地主经营生产性劳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完全承租出去,只收取租金;二是雇佣长工根据其指令进行生产。而富农依靠雇工劳动所获得的收益并不能够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他们主要以自身劳动为主,同时还要雇佣帮工来进行经营性耕种。因此,衡量地主与富农这两个阶级的区别的关键在于其劳动所占收入的比重,即是否亲自参与了劳动。
二、真题再现
2008.26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富农身份的界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有()
A.剥削雇农的剩余劳动,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B.既是劳动者,又是剥削者
C.自身不劳动,出租土地并放高利贷
D.对雇农的剥削带有浓厚的半封建性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富农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对富农身份的划定主要是根据其财产的多少、是否参加劳动、是否通过雇佣雇工存在剥削等几个方面,ABD三项是对富农的正确表述,而C项表述的是地主阶级,其与富农是有区别的,此项应排除,故本题应选ABD。
以上即是地主与富农这一知识点2016考研考生需要着重理解掌握的内容。同一知识点能够出题的方式是千变万化的,考生只有把知识点理解到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得心应手地应对试题。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