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分为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三藏十二部中的三藏是指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是指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
佛陀与阿罗汉的差别一般学佛的人认为,阿罗汉灭分段生死,但变易生死未灭,所以必须再修行菩萨道,断尽无明,证无上菩提,才灭变易生死等。但就阿含角度而言,佛与阿罗汉都是究竟解脱者,没有所谓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问题。这可以从杂阿含75经得知:阿罗汉...
犹太教与基督教中的魔鬼来源于犹太圣经,也就是基督教的旧约。 原文的意思是毁谤者,也指撒旦,在圣经中是一个与上帝对抗的大能的灵体,也是当前人类世界的统治者。因此在犹太教和基督教圣典中这个词具有单一指代意义。 魔鬼定义:不愿顺从神的人的私...
钵,梵语音译是钵多罗,又称钵盂、应法器、应量器。钵是佛教徒必需的随身法器之一,它的用途原本是佛教徒盛饭用的器具。 钵的由来 据佛经记载,佛陀成道七天以后,一直没有吃饭,这时候恰好有提谓、波利的两位商人献上面蜜。佛陀寻思,过去的诸佛都是用...
无我思想是佛法的根本要义之一。无我,就是说世间成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一个常住、独立、自在、主宰的实体或自性(我)。佛法中的无我思想,可从两个方面阐解,这就是“人无我”与“法无我”。人(梵音补特伽罗)无我,是从有情众性自体来说,“我”依五蕴而...
如来和阿弥陀佛是佛教宇宙论中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代表了佛教道路的不同方面。如来是一个术语,用来指历史上的佛陀悉达多·乔达摩,他于公元前5世纪出生于印度。如来是一个梵语术语,意思是“已去者”或“已来者”,通常用来描述佛陀的开悟本性。如来是佛陀...
“经”是显意,“咒”是密意。“咒”是总持,是精华,也就是总持佛法,也是无量义。“咒”展开来就是“经”,“经”浓缩起来就是“咒”。所以,“经”和“咒”本质没有区别。例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经文的后面,佛陀宣说了《般若心咒》,那是总结,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