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鱼的摄食习性是什么?

小肉包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鱼类它的

鱼的摄食习性是什么?

鱼的种类不同,其食物组成和捕食方法也各不相同。而摄食习性的不同,也是引起鱼类的演变及产生多样性的最大影响因素。大体上说来,鱼类的食性可分为三类,即浮游生物型、游泳生物型和底栖生物型。当然鱼类多是机会捕食者,遇到什么吃什么,彼此的界限并不很清楚,同时鱼的一生中从小到大食性也是在不断改变的。

沙丁鱼

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鱼,都有发达的鳃耙。鳃耙是鱼鳃弓上的角质突起。鳃弓的一侧是鳃丝,用于呼吸,另一侧就是鳃耙。当水进入鱼的口由鳃出去的过程中,食物就被过滤下来,集中在喉部,然后吞咽下去。当然浮游生物又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有大型与小型之分,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嗜好。鳗鱼是浮游生物食性的一个典型代表,它的身体不大,一般长22厘米,口却很大,摄食效率很高。浮游生物是海洋里最主要的食物资源,它养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鱼群,这些鱼群又养活着所有大型肉食性鱼类、海鸟、海豹及一些其他动物。这些鱼群还是渔业上的重要捕捞对象,所以非常重要。其成员有著名的沙丁鱼、鲱鱼、沙瑙鱼和秘鲁鳗鱼等。

多数鱼是以其他鱼类和较大型的无脊椎动物为食,是大鱼吃小鱼。这些肉食性鱼一般都是个体较大,游速较快,多有锋利的牙齿。中层与下层的肉食鱼都比上层鱼身体略小,但头大、口大和牙齿过大,呈现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肉食性鱼视力好,能敏锐地发现猎物,还有不少鱼有敏锐的嗅觉,使它在视力看不到的很远距离内就能探测出猎物的存在。例如梭子鱼,修长的身体可长达3米,有发达的肌肉、长长的颌、尖尖的牙齿,有些牙齿还朝里弯曲。它捕食的策略是穷追不舍,赶上猎物之后一口咬住,狼吞虎咽而下,对较大的猎物则咬成两三截,再逐一食之,它那像长柄大镰刀一样的大尾鳍可用以在追捕猎物中加速。还有的鱼如,凭着自己的惊人的游速和加速度,竟可以虎口拔牙,从正在捕食的鲨鱼嘴里抢出肉来吃。还有些鱼采用守株待兔的策略,坐等猎物游近时,才突然一口吞吃。带鱼也是凶猛鱼类,不仅捕食其他鱼类,而且同类相残,如古书《物鉴》称:“带鱼形纤长似带,衔尾而行,渔人取其一,则连类而起,不可断绝,至盈月溢载,始举刀割断,舍去其余。”网捕带鱼确有带鱼吞食同类箱鲀

时刚吞入尾部的个体。但上述“不可断绝”之说未免言过其实了。

以底栖动物为食的鱼类,有一些往往有大头、大嘴且眼和口的方向都朝上,似乎看着上面掉馅饼。它们往往潜藏在海底礁石缝中、海藻下或海底,待机行事。当鱼或其他猎物一旦靠近到一定距离,就立即出击歼灭之。比目鱼、鳐和大量的鈾科鱼类等底栖鱼类,往往比较懒,不大爱活动,代谢率很低,耗氧量也少,鳃表面积和体重的比例较快速游泳者要小。因鳃是从水中摄取氧气的器官,面积小,效率就低。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包括贝类、甲壳动物等喜埋于海底的软泥或沙中,表面上根本见不到。如何发现它们,各种鱼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些鱼也往往被称作挖掘工。如箱鲀就是精明的挖掘工,它们几乎是头朝下垂直地贴海底游动,用口喷水像水龙头一样把海底上层的泥沙冲走,下边的食物就暴露出来了。大型蝠鲼也是个高效的挖掘工,它的体盘宽有1米多,重达95千克,利用它那像翅膀一样宽大的胸鳍,把表层的泥沙扇走,将它喜欢吃的双壳贝类和甲壳动物暴露出来,再用粗壮的颌和磨石状的扁平齿把贝壳压碎,尽情地享用。有报道说,蝠鲼能用翼状的胸鳍作成一个巨大的吸杯,把藏在洞里的猎物吸出来。有些鱼如羊鱼则更为高明,它的下颌下方有一对长长的触须,指向下方,可以弯曲,到处活动。这是一对化学感受器,既灵活又很灵敏,就像探测器一样,在海底泥沙表面甚至伸进泥沙里去探测,发现它的美食即小型甲壳动物和蠕虫后,就迅速用朝下方的口掘出来吃。鳕鱼也是靠灵敏的鼻和触须来挖掘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烟管鱼

烟管鱼身体细长,长15~20厘米不等,游泳能力很弱,是一种颇为娇气的吸食者。它的吻很长,口很小,像一根烟管,因此而得名。它捕食时像用吸管吸水一样,把水和其中的食物一起吸到嘴里,所以食物的大小很受限制。它经常用尾部将自己贴靠在海藻上或其他物体上。它的眼睛能各自独立活动,就像变色蜥蜴一样,能扫描附近的水域,以发现食物。许多热带珊瑚礁鱼类,用细而长的吻部伸到珊瑚礁缝隙之间,用尖锐的门齿状牙齿搜捕珊瑚礁中的小型无脊椎动物吃。鹦嘴鱼是近岸珊瑚礁的中到大型即长25~100厘米的草食性鱼类,主要以礁石上生长的海藻为食。它的牙齿愈合成粗重的喙状,且具锋利的边缘,用来从石头上刮取藻类吃,也吃活的珊瑚,主要摄取与珊瑚虫共生的植物细胞。它的喉部上下面都有臼齿状咽喉齿,用以磨碎吃进的植物和珊瑚虫,因此它的捕食活动能使珊瑚沙漠化。一条鹦嘴鱼一年能将1吨珊瑚变成沙,对珊瑚有破坏作用。身体只有10~15厘米长的珊瑚礁鱼类钳嘴蝴蝶鱼,也是用长长的吻、尖尖的颌、利利的齿,从复杂的环境中摄取食物吃。它喜欢吃管栖多毛类的触须、珊瑚虫和从海胆的棘之间摘下的管足和棘。它的背鳍棘高高竖起,提示其他肉食者,它本身并不是容易下咽的美蟹。鳞饨则喜欢以海胆为食。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