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挞与蛋挞有什么不同。
葡式蛋挞,又称葡式奶油塔、焦糖玛琪朵蛋挞,港澳及广东地区称葡挞,是一种小型的奶油酥皮馅饼,属于蛋挞的一种,焦黑的表面(是糖过度受热后的焦糖)为其特征。1989年,英国人安德鲁·史斗(Andrew Stow)将葡挞带到澳门,改用英式奶黄馅并减少糖的用量后,随即慕名而至者众,并成为澳门著名小吃,最为代表的是Milktar's 蛋挞。
蛋挞(Egg Tart),是一种以蛋浆做成馅料的西式馅饼;台湾称为蛋塔,“挞”是英文“tart”的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相对表面被饼皮覆盖,馅料密封的批派馅饼)(pie);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凝固蛋浆。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我国香港特区的不少酒楼的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
区别:
蛋挞皮是中式油酥点心的做法。用牛油,外表较为光滑和完整,做法也更简单。蛋挞水用的是鸡蛋、水和糖,吃起来内馅很像广式甜品里的炖蛋。
葡式蛋挞,挞皮是西式点心酥皮的做法,像千层酥似的层次分明。蛋挞水用鸡蛋、牛奶、糖、奶油等做成,因为加入焦糖所以烤出来会有斑驳的深色表面。
盘挞的个头比蛋挞要大,盘塔的外层是曲奇饼干,蛋挞外侧是千层酥皮。
上边是蛋挞下边是黄油曲奇叫德式布丁塔,又称为盘塔。盘塔外层是酥脆的黄油饼干,整体偏奶香味,比起蛋挞也更有饼干的一种感觉,里面也是奶香的蛋挞液。做成了杯子的形状有种可以食用的杯子蛋挞的感觉。
发展历程
香港引入蛋挞的时代,未有准确年份,有人说自1940年代起,香港饼店已出现蛋挞,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数茶餐厅。初时茶餐厅的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而味道香甜醇厚,松软可口。
1990年代起,兼营包饼之茶餐厅逐渐减少,故现只在旧式茶餐厅有自家烤制的蛋挞,其他茶餐厅则从面包工场订购蛋挞飨客。另一方面,香港不少酒楼的点心中也包括蛋挞仔(小型蛋挞)。还出现了适合减肥的蛋挞,蛋浆是用蛋白做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