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材料的交流磁滞回线与软磁材料的交流磁滞回线有何区别
呵呵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面积较大,损耗比软磁材料多!!
磁滞回线所包含的面积就是表征在一个磁化周期内所消耗的能量
具体点讲就是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宽扁,软磁材料的狭长!!
磁滞回线表示磁场强度周期性变化时,强磁性物质磁滞现象的闭合磁化曲线,那么你对磁滞回线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什么是磁滞回线,希望大家喜欢!
磁滞回线的基本概念
物理过程
将强磁性材料(包括铁磁性和亚铁磁性材料)样品从剩余磁化强度M=0开始,逐渐增大磁化场的磁场强度H,磁化强度M将随之沿图1中OAB曲线增加,直至到达磁饱和状态B。现增大H,样品的磁化状态将基本保持不变,因此直线段BC几乎与H轴平行。当磁化强度到达饱和值Ms时,对应的磁场强度H用Hs表示。OAB曲线称为起始磁化曲线。
此后若减小磁化场,磁化曲线从B点开始并不沿原来的起始磁化曲线返回,这表明磁化强度M的变化滞后于H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磁滞。当H减小为零时,M并不为零,而等于剩余磁化强度Mr。要使M减到零,必须加一反向磁化场,而当反向磁化场加强到-Hcm时,M才为零,Hcm称为矫顽力。
如果反向磁化场的大小继续增大到-Hs时,样品将沿反方向磁化到达饱和状态E,相应的磁化强度饱和值为-Ms。E点和B点相对于原点对称。
此后若使反向磁化场减小到零,然后又沿正方向增加。样品磁化状态将沿曲线EGKB回到正向饱和磁化状态B。EGKB曲线与BNDE曲线也相对于原点O对称。由此看出,当磁化场由Hs变到-Hs,再从-Hs变到Hs反复变化时,样品的磁化状态变化经历着由BNDEGKB闭合回线描述的循环过程。曲线BNDEGKB称为磁滞回线。
BC及EF两段相应于可逆磁化过程,M为H的单值函数。由于磁滞现象,磁滞回线上任一给定的H,对应有两个M值。样品处于哪个磁状态,决定于样品的磁化历史。可以证明,B-H磁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正比于在一次循环磁化中的能量损耗。
正常磁化曲线
若磁化场的最大|H|值在小于|Hs|的范围内反复磁化,将得到小一些的磁滞回线(见图2)。所有磁滞回线中上述BNDEGKB为最大的一个,常称为极限磁滞回线。各磁滞回线两端顶点的连线称为正常磁化曲线,如图2中虚线所示,它和起始磁化曲线基本重合。
用B-H表示的强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其走向和形状与M-H磁滞回线大致相同。在电工技术中更多使用B-H表示的磁滞回线。
上述磁滞回线是在磁场作缓慢变化时得到的,也称为准静态磁滞回线。在交变磁场作用时,仍然有磁滞现象,磁滞回线也是一闭合回线,称为动态磁滞回线。由于涡流效应等影响,动态磁滞曲线的形状和面积大小等都与准静态磁滞回线的不同。
可以证明,B-H磁滞回线所包围的面积正比于在一次循环磁化中的能量损耗。对准静态磁滞回线,此损耗仅为磁滞损耗,对于动态磁滞回线,此能量损耗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等。
矫顽力
当H=-Hc时, B=0(B?0(H+M) ,所以此时M?0),这说明使铁磁质完全消除剩磁需加反向磁场Hc,Hc称为矫顽力。因为H=B/?0-M,严格地说使B=0与使M=0所需的矫顽力不一样,应当区分使M=0与使B=0的矫顽力。
在矫顽力不大时(即在H?M时,B=?0(H+M)?0M)认为二者矫顽力一致(即B=0时M=0)。矫顽力的大小反映了铁磁材料保存剩磁状态的能力。正是按矫顽力的大小把铁磁质分成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
磁滞回线的分类
磁滞回线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正常磁滞回线。 这是绝大多数磁性材料所具有的回线形状与原点是对称的,或称S型回线。
(2)矩形磁滞回线,指Br/Bm>0.8的磁滞回线,这一般可以用热处理或胁强处理材料的 方法 来得到。
(3)退化磁滞回线。 若某种材料经过磁场热处理或胁强处理后在一定方向获得了矩形磁滞回线,若当在其垂直方向进行磁化的,常常会得到近于直线的磁滞回线,Br/Bs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