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应该是学碑还是学帖?你怎么看?
不可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要做具体分析。
首先兴趣浓厚,这是学习的第一个重要前提。再从比较开放的角度,谈谈具体碑刻和墨迹的选择。
如果有师承,学生对老师完全信赖的话,听老师建议就可以了,老师会给出详细解答,照着做就行。
现在重点探讨下,自己个人意见为主,选择的问题。
从唐楷写起的话,看哪一家,早期还是晚期作品,具体分析再定。
欧楷还是碑刻好,墨迹就少,还是行书。要严格训练,还是得楷书碑刻写起。
褚遂良有墨迹有碑刻,可以适当选择,最平实的还是楷书碑刻。虞世南也一样,地学其碑刻。
颜楷,墨迹是《自书告身》,晚年的,初学根本掌握不了,还是需从《多宝塔》或《颜勤礼》等入手,这两样都是碑刻。
柳楷与赵孟頫不适合初学,这里不讨论。
隶书都是碑刻,墨迹只有汉简,除非有师承,不提倡入手就写汉简,没人指点,容易写油滑。还是的碑刻。
魏碑也是碑刻,虽然不提倡开始就写魏碑,但还是有成功的,也是得碑刻。
开始入手就是篆刻的话,写篆书是必须的。就看如何入手。有几个方向。
一是从李斯小篆入手,比较规范,如《泰山刻石》残字,是碑刻。
二是从大篆金文直接入手,如果没有小篆基础,有一定难度,金文是拓本,如同碑刻。
三是从清代邓石如学起,邓石如墨迹较多,可以直接学。但邓石如篆法有其特点,转折处有隶书笔意,字形较长。邓石如也有篆书碑刻,可与墨迹参照临习。
四是从王福庵说文部首写起,这是墨迹,用笔较平实,可以学,初学较好。
五是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从吴让之、杨沂孙、黄士陵等学起。徐三庚、赵之谦个性太强,不宜初学。
如果学王羲之的话,《兰亭序》不宜初学,变化太大,根本掌握不了,《圣教序》又是碑刻。
草书一类的章草、大草、狂草不适合初学,这里不谈。
启功先生有诗句,提到“师笔不师刀”,是指不要被碑刻刻手“走形”问题误导,师笔更好,“透过刀锋看笔锋”,就是这意思。
所以对碑刻与墨迹问题选择,不能迷信,也不能盲从,要具体分析。个人浅见,提供参考。不同意见,欢迎探讨,一起提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