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腓肋牛排和西冷牛排什么区别

桃子1年前 (2023-12-15)阅读数 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牛排口感

腓肋牛排和西冷牛排区别:西冷牛排口感比较有嚼劲,肥瘦相间,汁水也多,腓肋牛排肉质口感细腻,鲜嫩多汁还夹杂着脂肪,比西冷牛排更有嚼劲。肋眼牛排是牛肋脊中间的肋里脊肉,属于牛肉中的高档部分,经过细分之后,外观看起来四方圆弧状,由于形状像眼睛,因此被称作眼肉,这部分的肉质口感细腻,鲜嫩多汁还夹杂着脂肪,比西冷牛排更有嚼劲。

牛排:

牛排,或称牛扒,是片状的牛肉,是西餐中常见的食物之一。牛排的烹调方法以煎和烤制为主。欧洲中世纪时,猪肉及羊肉是平民百姓的食用肉,牛肉则是王公贵族们的高级肉品,尊贵的牛肉被他们搭配上了当时也是享有尊贵身份的胡椒粉及香辛料一起烹调,并在特殊场合中供应,以彰显主人的尊贵身份。

西餐牛排,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是怎_区别的?

百度知道

西冷,肉眼,菲力牛排有什么区别?

查看全部61个回答

生活小学问686

高粉答主

生活其实很简单,把自己照顾好,重要待好

关注

成为第9366位粉丝

1、肉的位置不同:虽然西冷和菲力所用的牛肉都在牛脊上,但二者属于不同的位置。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而西冷是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肉眼牛排存于肋立即之中心、色较淡、柔嫩。

2、口感不同:由于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并且比较瘦,所以吃起来比较细嫩,很受爱吃瘦肉的人的青睐。而西冷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肉眼牛排取自牛只肋脊部靠近背脊之肌肉,肉质嫩度仅次于菲力。

3、吃法不同:菲力牛排煎成三成熟、五成熟和七成熟皆宜,一分熟和三分熟的口感最好。需要注意,不能将菲力牛排煎的过熟,否则就会破坏牛肉细嫩口感。而西冷牛排适合在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同时也不要煎得过熟,一般五分熟即可,如果煎得太熟吃起来会太硬。肉眼牛排建议吃五分熟。

注意事项:

第一次去餐厅吃牛排时,可以先试试全熟的牛排,一上来就点3分或7分的牛排可能会吃不惯。这是因为牛排毕竟是西餐,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吃牛排时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刀用来切东西,叉子用来叉食物。另外注意不要一手拿刀叉一手做其他的事情。

按温度划分:

1、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130-135°F

2、五分熟牛排(medium):140-145°F

腓肋牛排和西冷牛排什么区别

3、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150-155°F

牛排有别于其他大部份熟食,牛排通常不会煮至全熟,而是可以以个人喜好调较生熟程度。生熟程度以奇数区分,主要分为:

1、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大部分肉接受热量渗透传至中心,但还未产生大变化,切开后 上下两侧熟肉棕色,向中心处转为粉色再然后中心为鲜肉色,伴随刀切有血渗出。(新鲜牛肉和较厚牛排这种层次才会明显,对冷冻牛肉和薄肉排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2、五分熟牛排(medium):牛排内部为区域粉红可见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综褐色,整个牛排温度口感均衡。

3、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综褐色,夹杂着少量粉红色,质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扩展资料:

牛排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TENDERLOIN(菲力牛排)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由于肉质嫩,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食用技巧:煎成3成熟, 5成熟和7成熟皆宜。

2、RIB-EYE(肉眼牛排)

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食用技巧:不要煎得过熟,3成熟最好。

3、SIRLOIN(西冷牛排,沙朗牛排)

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食用技巧:切肉时连筋带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过熟。

4、T-BONE(T骨牛排)

亦作丁骨,呈 T 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间被肋骨隔著。注释:此种牛排在美式餐厅更常见,由于法餐讲究制作精致,对于量较大而质较粗糙的T骨牛排较少采用。

百度百科-牛排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