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龙、梁羽生三人武侠小说风格的差别?
金庸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
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被誉为“综艺侠情派”。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剑》。
梁羽生
梁羽生的功绩,在于开了武侠小说的一代新风。“新派”不仅是他们自命的,也是得到社会承认的,旧武侠小说虽也热火朝天,但自始至终为新文学所瞧不起,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当时自命为大雅的报纸和自命为大报的报纸,都不屑于刊登,武侠的读者,还缺少知识分子,而主要是下层的“识字分子”。当时武侠小说的地位,犹如流浪江湖的卖解艺人,看的人虽多,却始终算不得名门正派,梁、金一出,局面顿时改观,各大报也都以重金作稿酬,争相刊登,读者也普及到社会各个阶层,港、台、新、马,一时风起云涌,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世纪。随后,关于武侠小说的专门研究也渐成热潮,与纯文学相比美。
梁羽生在评武侠方面也是大家。1966年香港《海光文艺》上发表过一篇署名佟硕之的《金庸梁羽生合论》,其实就是梁羽生所写,他说:“梁羽生是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 ‘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的影响则较重。”这个观点至今仍响。
梁羽生作为新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是以一腔正气创造了武侠小说新的格调,后来,他移居澳大利亚,潜心于历史。
古龙
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古龙为人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人,他以丰富无比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始终秉承“求新求变”的宗旨,在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以超凡的想 古龙象力、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意识,突破前人窠臼,赋予武侠小说新的生命,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上。近半个世纪以来,古龙凭借《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绝代双骄》、《欢乐英雄》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非但征服了亿万读者,深远地影响到后来者的武侠创作,同时也引发了持续不断的影视改编热潮,长时间风靡中国乃至东南亚各地,历久不衰。而古龙亦由于在这些方面的巨大成就,被誉为与金庸并驾齐驱的两大武侠宗师。
古龙在70年代初才尝试**与文学的互动,在萧十一郎中将蒙太奇笔法及结构运用到武侠小说,非他开先河;又从事编剧,并自创宝龙影业,把武侠文学的独特意韵与曲折故事带入**,最终成就奇情武侠**上世纪十数年的辉煌并深远影响几代人。古龙作词、施孝荣演唱的民歌《侠客》,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被誉为词曲唱三绝,是台湾八十年代大热名曲。实际上,古龙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的巨大贡献远不止此,其成就在中国的文学界与影视界都堪称伟大。
古龙为人真诚,不拘小节,慷慨豪迈。美酒、佳人和阅读是他最大的爱好,但古龙最看重的,还是朋友。古龙博览群书,这为他的武侠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涵;古龙又风流多情,他交往的女性虽多,但无一不是彼此吸引,真心相待;古龙交朋友更是率性而为,肝胆相照,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常常呼朋引伴,纵酒狂歌。古龙是寂寞的,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纷扰矛盾的世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古龙又是幸运的,无数朋友和读者通过酒和书跟他走到了一起。
三个人的小说我都挺喜欢看的,硬是要说个人更偏向于哪一种的话,应该是金庸的吧呵呵,原因嘛,他的小说我看得最多啦!鹿鼎记、笑傲江湖电视都看完了,那是童年啊。。。
思品时间(武侠时间)侃金庸第1197期:金庸和古龙、梁羽生,区别到底在哪里?答案只有两个字!
文/江湖一枝花
大侠们好,本期话题我们来侃侃武侠世界的三个大人物――金庸、古龙还有梁羽生。若论出道时间,梁羽生最早,然后才是金庸,最后方是古龙。梁羽生是公认的新派武侠开山人物,而金庸先生则是将新派武侠发扬光大的一代宗师,至于古龙,他是在梁羽生和金庸基础上,突破传统武侠创作手法,自成一路的武侠大师。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的作品都有自己的风格,本不该拿来对比,但是三人的作品时至今日,影响力却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金庸武侠的影响,越来越盛,至于古龙和梁羽生,似乎正在被慢慢地淡忘。那么金庸和古龙、梁羽生之间到底差距在哪里?我们先来看看梁羽生。
梁羽生先生的成名比金庸早,而且两人还曾经是同事,经常在一起探讨还珠楼主那辈人的武侠小说。也因为梁羽生,金庸才有了投笔武侠江湖的想法。后来金庸先生推出了《书剑恩仇录》,横空出世的金庸,一下成了天下人的焦点。金庸和梁羽生也被称为是香江两岸的绝代双骄。然而,梁羽生的武侠历程,似乎都在走下坡路。从《七剑下天山》后,梁羽生也创作了《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这样的精品,但是也只是在情节和语言上,多了更多的提炼,若论艺术水准,都难以超越《七剑下天山》。换言之,梁羽生写了三十来年,共创作了三十五部作品,但是却一直在重复自己,很少有突破。有人曾经建议梁羽生,不要把太多经典的构思分散在不同的作品中,集中起来,经典会更多。然而,梁羽生的回答却让人很意外:“我只是为了多写。”其实,梁羽生先生本人对武侠小说的态度是影响他创作的根本,在梁羽生先生心中,武侠小说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然而,金庸先生却不同。金庸先生一生的大志向,就是要让武侠小说一样能够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文学经典。再来看看古龙。
古龙先生的创作也有过低潮期,尤其是早期古龙,几乎很多都在模仿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当然,古龙的性格也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随性而写!写到拿就是哪,写多少算多少。所以古龙一生创作了八十多部小说,虽然有精品,但是次品也不少。在古龙不能握笔之后,更有许多作品的结尾都由别人代笔。这种创作经历也决定了古龙武侠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然,古龙先生的创作方式和独具古龙标签的刻画描述,确实开创了武侠江湖的一片新天地。最后来看看金庸。
金庸先生从第一部武侠作品《书剑恩仇录》或《书剑江湖》开始,他的文思如泉涌,更似火山爆发,一发不可收。金庸先生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到最后的《鹿鼎记》,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在挑战自己,都在超越自己。这种挑战和超越,不仅从情节的构思,人物的个性,包括小说主题的探究,金庸一直没有在重复自己。因此,《射雕英雄传》后,我们才能再读到《神雕侠侣》,神雕后又有了《倚天屠龙记》,正当大家还沉迷在金庸先生的《射雕三部曲》时,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又再次犹如惊涛拍岸,席卷而来!最后还为大家奉上了一部武侠巅峰巨著《鹿鼎记》。封笔后的金庸先生对自己的作品不仅没有置之不理,反而进入漫长的修订,而且还大修了两次。综上所述,小编认为金庸先生能成为武侠第一人,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只有两个字,这个字就是――超越。因为追求对自己的不断超越,才有了一部部经典的诞生,方才成就了金庸武侠第一人的地位。本期话题就为您侃到这里,多谢您的阅读。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