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中,正迁移和泛化有什么区别?
正迁移,是指你过往的某些经验对其他事情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比如你会葡萄牙语,对你学习西班牙语会有帮助。
泛化,这个词,在教育心理学中很少有涉及吧。泛化其实可以这么理解,就是你某种过往经验,不只只是针对原来的诱发事件,还迁移到其他相关事件中。你头脑中的某种想法为A,本来只有B事件的发生才能是你想起A,泛化后,C、D事件的发生也能使你想起A。
泛化这个词一般会在心理咨询时出现,如果你硬想知道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这么理解,正迁移是行为和行为之间的一种正性传递。泛化是指本来是一种行为导致一种思维情绪产生,现在变成了好几种行为都能导致这样的思维情绪产生。
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 例如,曾经被大狗咬过的人,见到小狗也会产生恐惧。最典型的例子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化: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CS和与CS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称为刺激分化。
泛化和分化是互补过程。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将学习扩展到原初的特定刺激以外,而借助于刺激分化则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泛化。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