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责审计与一般审计有什么不同
一是审计实施的主体相同。两者都属于政府审计范畴,实施的主体为国家审计机关。各级国家审计机关按照法定的审计管辖权分别统一的组织实施,行使各自的审计监督职责。
二是审计遵循的法律相同。两者以《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作为开展审计监督的基本法律依据,对具体审计项目审计过程中证实问题的定性处理、事项评价等,也都是以国家的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据的。
三是审计监督的介质相同。两者都是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帐证、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制度等相关经济活动的文件与数据资料为介质,在此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从业经验进行审计及审计调查,对审计事项开展检查,作出审计评价,形成审计结论。
四是审计工作的程序相同。两者都要求按照法定的审计工作程序编列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向审计对象送达审计通知书、编写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文书、撰写审计结果报告和对审计查证落实、依法需要审计处理处罚的违法违纪问题下达审计决定等。
五是审计管辖的层级相同。对于其他传统审计的管辖权,《审计法》第28条有明确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而对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管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第6条中规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依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可见,对于两者的审计管辖权,虽然法律法规的出处与表述有所不同,但显而易见两者所规定的审计管辖权层级都一样。
对于两者审计的不同之处,可归纳为五个方面:
首先,审计的对象不同。其他传统审计的对象是分配、使用和管理国家财政资金国家机关及占有、使用和管理国有资产的企事业单位或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股份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则为各级国家机关、党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其次,审计的组织方式不同。前者是由各级审计机关按照法定分工权限,对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监督对象根据需要编列年度项目计划,在报请同级政府审批后,组织审计组实施审计。后者审计项目计划,一般是由审计机关会同同级党委组织、纪检部门,根据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和领导同志的要求,确定年度项目计划,再由组织部门委托的方式交由审计机关组织实施的。
再次,审计的目标不同。前者总的审计目标是保障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完整,促进经济活动的规范健康,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行和国家经济法规的权威。后者总的目标是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思考、规划和部署经济工作,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履行岗位责任的指导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审计内容的侧重不同。前者的审计内容可能因具体审计项目的目的与要求不同而会有所区别,但侧重点都是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后者的审计内容除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单位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外,一般应还包括领导干部在岗位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财金法律法规情况,经济目标完成情况,重大投资决策及建设效益效果情况,被审计人的廉洁自律情况等。
最后,审计结果报告呈报的对象不同。前者审计结果报告原则是“谁安排向谁报”,呈报的对象一般为组织安排项目实施的本级政府和各级审计机关。后者审计报告呈报的对象,新颁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明确为三个层面:一是主报国本级政府行政首长,且在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二是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部门,审计结果报告应当存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或***员个人档案;三是对于审计对象的审计,涉及到管理职能的,还要求抄送各级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纪检监察机关、劳动资源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成员单位
审计局主要负责地方政府各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工作。
审计局主要职责:
1、组织实施国家、省审计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受委托研究起草有关审计行政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经审议通过后组织实施指导、协调监督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
2、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和向市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提出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直接进行下列审计;
1)、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
2)、市级各部门、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资金使用效益;
3)、市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外财政资金的收支管理和使用效益;
4)、区、县(市)政府的财政收支;
5)、市属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和信贷计划及执行结果;
6)、市属企业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7)、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使用民政部和投资效益,市重点建设项目瞀的执行情况和决算;
8)、市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环境资金、社会捐增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政财务收支;
9)、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市审计局进行审计的其他事项。
4、根据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授权对有关金融、保险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在杭的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
5、向市人民政府提交市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代拟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6、根据需要,对区、县(市)审计机关管辖范围的重大审计事项进行审计;必要时,对区、县(市)审计机关审计的单位进行抽审。
7、处理区、县(市)被审计单位对区、县(市)审计机关审计决定的申诉和复议。
8、负责市本级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指导下级审计机关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9、与区、县(市)人民政府共同领导区、县(市)审计机关,对区、县(市)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事项及时提出意见。
10、对审计中发现宏观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审计,对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审计调查结果,并向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11、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业务质量。
12、对区、县(市)审计机关进行业务领导。
13、承办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其他审计事项,承办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要求协助的经济案件审计事项。
ACCA在国内被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是全球权威的财会金融领域的证书之一,更是国际认可范围高的财务人员资格证书。
ACCA当中的Chartered全称为RoyalCharter,指的是其会员得到英国皇室授予皇家特许名衔,这个只有部分顶尖的组织和机构才会被授予;Certified为注册之意,指的是其会员行使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权益(所以鉴定一张证书是否是一张高含金量的证书,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证书的全称当中是否有任何一个“C”)。
ACCA在国内被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
ACCA会员在英国是被立法许可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英国仅有四家)。ACCA会员资格得到欧盟立法以及许多国家公司法的承认。1999年2月联合国通过了以ACCA课程大纲为蓝本的《职业会计师专业教育国际大纲》,该大纲将作为世界各地职业会计师考试课程设置的一个衡量基准。
ACCA所使用的是国际会计准则IFRS,目前有全球有8500家认可ACCA的雇主企业,国内已超过800+家。由此可见对于财经类的资格证书,ACCA是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的证书之一。
ACCA资格被认为是"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
ACCA自1988年进入中国以来,经历20余年快速发展,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23000名会员(大陆只有6000名,大部分在香港)及48000名学员,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香港以及澳门设有共7个办事处。
ACCA为全世界有志投身于财务、会计以及管理领域的专才提供首选的资格认证,一贯坚持最高的标准,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监管能力,并秉承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原则。
面向国际的"职场黄金文凭"
ACCA专业资格考试是权威的国际认证资格考试。伴随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在中国持有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资格证书象征着无与伦比的国际财经职业地位和广阔的职业发展机遇。
目前ACCA会员主要就业方向包括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大型国际国内金融机构;阿里巴巴、通用电气、壳牌和联合利华等大型企业;和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代表的国际财务金融服务机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