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茶叶特级、一级、二级是如何进行分级的?

乐乐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龙井茶茶叶

按茶的质量级别分类茶叶不同,级别也不同,一般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有的特级茶还细分为特一、特二、特三等,普洱散茶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十级,共11个级别,级别不同,品质各有差异,一般级别会印在相应的茶叶外包装上,方便消费者辨别。

同一花色的各种商品茶根据茶叶的老嫩程度划分的等级。等级编号由小到大,茶叶品质则由高到低。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级12等(每级含2个等,也有分7级14等),一级二等品质比二级三等好;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级,如特珍一级、二级;珍眉一级、二级。外销眉茶为便于洽谈订货,常以一定号码表示花色等级。

扩展资料:

茶叶特级、一级、二级是如何进行分级的?

价值功效

19世纪初,茶叶的成分才逐渐明确起来。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

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百度百科-茶叶

特种等级的茶叶和特级等级的茶叶有什么区别

特级龙井茶

品质特点为:扁平光滑,挺秀尖削,匀整,匀净,色泽为嫩绿呈定光色;香气:鲜嫩馥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甘醇鲜爽,叶底为幼嫩成朵。 

一级龙井茶:

品质特点为扁平尚尖削,匀齐洁净,色泽为翠绿尚润;香气:嫩香,汤色黄绿明,滋味为鲜醇爽口,叶底为细嫩显芽。

二级龙井茶:

品质特点为扁平有芽锋,尚匀齐,洁净,色泽为绿中带翠;香气为清香,汤色黄绿尚明,滋味为鲜醇,叶底细嫩尚显芽。

三级龙井茶:

品质特点为扁平稍狭、略带阔条,尚匀洁净绿润;香气纯,汤色尚黄绿,滋味尚醇,叶底尚嫩匀。

四级龙井茶:

品质特点为扁平稍狭、略带阔条,尚匀洁净绿润;香气纯,汤色尚黄绿,滋味尚醇,叶底尚嫩匀。

五级龙井茶:

品质特点为:尚扁带阔条,尚匀净,色泽为绿微黄,香气平和,汤色汪绿微黄,滋味欠醇,叶底尚匀。

六级龙井茶:

品质特点为:欠扁带阔条,尚匀净,色泽尚绿微黄;香气稍粗,汤色微黄,滋味稍粗淡,叶底欠匀。

西湖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西湖龙井是绿茶,龙井茶属于绿茶扁炒青的一种,扁炒青品质特点是形状扁平光滑,因产地和制法不同,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狮峰所产为最,以其色泽黄嫩,高香持久的特点被誉为“龙井之巅”;龙井村所产茶叶肥嫩,芽峰显露,茶味较浓;梅家坞所产做工精细,色泽翠绿,形如金钉,扁平光滑,汤色碧绿,口味鲜爽。

很多人都知道,茶叶是分等级的,一级肯定比二级好,特级肯定比一级好。等级越高茶叶的品质越好。品质高颜色越绿,香气越浓,茶叶越耐泡。

茶叶等级有国标、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即便是国家标准也还有强制标准和推荐标准,标准混乱导致茶商虚标茶叶等级。

相比其他地方产的绿茶、普洱茶等,福建产的乌龙茶等级标准更为明确。根据国标《乌龙茶第二部分:铁观音》,浓香型和清香型铁观音茶叶可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国标还对每一品种和分级设了实物样。而烘青茉莉花茶和炒青茉莉花茶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龙井茶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至于中国特种茶,顾名思义就是中国特有的茶叶,它包括: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和花茶。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