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大帝历史上的灌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灌夫(?-前131年),字仲孺,颍川郡颍阴人。西汉时期官员,本姓张,因父亲张孟曾为颍阴侯灌婴家臣,赐姓灌。
吴楚七国之乱之时,灌夫率领一千人跟随父亲灌孟从军,立下军功被封为中郎将。父亲战死,灌夫不肯返乡葬父,以勇猛闻名。后来,汉景帝任命灌夫为代国宰相。
前141年汉武帝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军事要地,故改命为淮阳太守。建元元年(前140年),入京,担任太仆。
次年,灌夫与长乐宫卫尉窦甫饮酒,酒后殴打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汉武帝怕太后斩杀灌夫,改任他为燕国宰相。
几年后,犯法免官,于是以百姓身份在长安居住。灌夫尚游侠,家产数千万,食客每日数十百人,横暴颍川郡。他交好魏其侯窦婴,后来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因田蚡、程不识和灌婴本家的灌贤看不起他与窦婴,灌夫痛骂诸人,因此论不敬之罪,被斩杀,更因族人横暴被灭族。
网页链接
田窦之争虽然只是大臣之间的勾心斗角,它却反映了武帝朝的一件大事。
窦婴是景帝时遗留下来的外戚贵族,在窦太后驾崩后,作为失势贵族的代表,自然会被新兴的外戚贵族田蚡排挤。以窦婴一人之力是无法与田蚡相抗衡的,于是他选择了游侠灌夫结盟,希望能挫田蚡的锐气,即失势贵族与地方豪杰结盟,打压暴发户、新贵族。然而在当时,谁拥有了皇帝谁就拥有了权力。于是不得势的旧贵族窦婴和同样不得势的地方豪杰灌夫与权势中天的暴发户田蚡相斗,注定会是失败的。
其中,灌夫看似是外戚斗争的牺牲品,其实不然。作为颖川恶霸的灌夫,与游侠豪杰相交,可以说是武帝朝地方豪富的代表,更是豪杰侠士的“掌门人”。当时武帝为了集中皇权,消弱地方豪罢和诸侯王势利,大肆起用酷吏,惩治地方豪杰侠士。在此关头,正需要杀鸡儆猴,而灌夫则成了暴风雨到来前,牺牲的那只“鸡”。
在这次事件中,也颇能表现出武帝的政治谋略。在田窦争夺田地而矛盾激化时,武帝并没有前去干涉,而是任其发展,采取以外戚制外戚的办法。后来田窦因为灌夫骂坐,矛盾升级,武帝也并没有立即听信一方之言,而是以“都是亲戚”的借口,让二人到太后朝宫去廷辩,这样不论结果如何,武帝以太后的名义,摆脱了诛杀外戚的罪名,也没有在大臣中留下话柄。廷辩后,武帝听命太后,族灌夫,治窦婴。田(王)窦相争,两败俱伤,只有武帝坐收渔翁之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