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国语和台语有什么分别
国语和台语都是历史优久的语言,当你形容一件事时其时各种语言都有适当又贴切的用法来使用。如果你认为这件是用台语很好表达而国语无法表达时。那只能说你词穷了。你并没有把这种语言学的很好。反之亦同,国台语都一样。现在我们国台语参着讲,必定有这种情况发生,有时候国语好用,有时候台语好用。建议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可已分别请教只会其中一种语言的人去请教,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现在的国语已经没有入声字,台语仍保留有入声字,所以直接用台语吟唱古诗,就能读出古诗的音韵。因为东晋以后,几次战乱、南迁,古音就随着南迁而留在闽粤。例如:二、耳、尔、而、儿等五个字,国语则读为:ㄦˋ、ㄦˇ、ㄦˇ、ㄦˊ、ㄦˊ,声音完全不同。再如:未、味、微、维、尾等五个字,日语读为:国语则读为:ㄨ呃ˋ、ㄨ呃ˋ、ㄨ呃ˊ、ㄨ呃ˊ、ㄨ呃ˇ,音也相异。又如:溪、玉、瑞、礼、造、陶等六个字,国语则读做:ㄒㄧ、ㄩˋ、ㄖㄨ呃ˋ、了ㄧˇ、ㄗㄠˋ、ㄊㄠˊ,完全相异。北方因为受到西域、北狄外来的影响,所以语言改变很多,例如:「走」,本意是跑,国语则变为「行」的意思,而台语则仍保留本意。又如「失礼」,台语和日语仍然保留,国语则不用了,改说「对不起」。「自豪」,国语说成「骄傲」;古语的「物件」,现在的台语、日语仍保留,国语则说成「东西」,「齿科」,国语说成「牙科」(象、山猪的才叫牙;人类的叫齿)。古人有用「马上连鞭」表示很快的意思,北方人取「马上」两字;南方人取「连鞭」两字,表示「连续打马鞭」──很快。台语有语音和读音的分别,比国语麻烦,而台语保留了入声字,是一大特色,另外,也保留了很多古代的语言,而且台语每一个音都可以用文字写下来。 查看原帖>>
台湾人和大陆人的语言区别。。
台语就是闽南语,并没有区别。
闽南语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台湾:
闽南语主要分布福建泉州、漳州、厦门、龙岩新罗区的大部分和漳平市大部分、三明地区大田大部分、尤溪部分、宁德市的福鼎、霞浦小部分、蕉城区小部分、福清部分地区。
除了福建外,闽南话流行最广的是台湾,台湾会说闽南话的人口大约占全台的80%。
扩展资料:
台湾话(台罗拼音:T?i-u?n-uē,白话字:T?i-o?n-oē、闽南拼音:Dáiwán wê),亦称为台语或台湾闽南语,习惯上专指在中国台湾地区所使用的闽南语,在语言学分类上属于泉漳片,与厦门话极为接近,推估同源词比例为99%。
自明郑与清治时期起,特别是海禁开放后,大量大陆移民进入台湾地区,以福建南部的漳州府和泉州府河洛人占多数,其带来的语言取代了台湾原住少数民族诸语,成为在台湾占优势地位的语言,并逐渐演化为有别于原乡特色的语言,并于日治时期以“台湾话、台湾语、台语”称之,区分其他语言。
虽于日治时代及国府迁台后,日语与汉语普通话先后取代其通用语地位,但台湾话迄今仍为台湾第一大母语、及使用量第一的语言。
根据2009年台湾年鉴,大概有73%的台湾民众,会使用台湾话。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带、北部沿海地区及兰阳平原,故被称为内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区、台北盆地,被称为海口腔,南部则为泉漳混合区。
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滨,漳州人居住在内陆平原”的说法,仅在台湾中部地区符合此一分布。 总体上说,台湾话在北部偏泉漳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内埔腔,中南部沿海偏海口腔。
另一方面,“台湾话”一词在广义上可指“台湾流通的各种语言”,包括台湾原住少数民族语、闽南话台湾方言、客家语。
福建闽东地区福清和平潭的闽东话在音韵及词汇上带有闽南语的特征,这是闽东方言其它地方话所没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南语
(1)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这种情况最为普遍,如大陆的学生会台湾叫班联会,大陆的电磁炉台湾叫电子锅,其他的再如:立交桥——交流道,压力锅——快锅,承受力——包容力,恶作剧——恶戏,聊天——盖
(2)同一词语表达不同的事物
这种情况虽然远不如第一种多,但也为数不少例如,机车在大陆指火车头,而在台湾则指摩托车,爱人在大陆指配偶,而在台湾则指情人再如下边的词语,它们作为台湾词语的意义和我们大陆人所理解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乱——很非常;聘妻——未婚妻;影集——电视连续剧
(3)彼有此无或此有彼无
这种情况也很多,例如大陆词语冒尖户老三届知青等,台湾人听来往往不知所指,而台湾的词语如三八(带傻气,做事莽撞或不得体)后座(女子体育比赛冠军,即皇后宝座)秀(表演或显示表演的才能)等,大陆人听来往往也会不知所云。
(4)古今差别
有些词语,大陆采用的是后起的意义,而台湾却采用或部分地保留了古代的形式,比如大陆用公章一词,而台湾却保留了关防这一古代的称名,大陆卖书的店铺叫书店,而台湾有时却叫书肆,另外还有布肆一词,其中肆用的就是古词古义这方面的例子再如:留学——游学,教职——教席,利润(益)——利市,夜——瞑
(5)新旧差别
有些词语,大陆已经放弃了1949年以前一段时间内使用的旧有形式,而采用了新的形式,台湾则仍在使用那些旧有的形式比如传送邮件的工作人员,大陆早已改称邮递员。
而台湾依旧称邮差,大陆称呼武术,台湾却仍叫国术,大陆的公司商行等中跑供销的人员称供销员或业务员,而台湾则沿用跑街这一旧称再如赌局家下等台湾词语,在大陆都改用了别的词语。
(6)译音差别
两岸词语中都有不少音译词,但由于汉语中同音词和近音词众多,以及翻译时音节等的取舍不同,所以表现出比较大而且普遍的差异来比如,有一种德国产的名牌轿车,大陆译为奔驰(以前译为本茨)。
而台湾则译为宾士,美国的著名影城Hollywood,大陆译为好莱坞,台湾译为荷里活至于国名人名等方面,差异也很多,如大陆译为毛里求斯,台湾译为模里西斯,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台湾译为戈巴契夫。
(7)直译与否之别
台湾词语中的音译词数量远比大陆多这样,有不少事物,在台湾用音译词来表达,而在大陆则用另外形式的词语来表达由此就又构成了两地词语一个方面的不同台湾的音译词以源于英语者居多,其次是来自日语的比如,花边或饰带在台湾称蕾丝,人造奶油台湾叫玛乳琳,这都是源于英语的音译词。
台湾词语中有阿巴桑一词,意指老妇人,又有玄关,指住宅的正门,这两个词都来自日语还有台湾外来词是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由此也产生了一些大陆上没有的词语,例如老密斯,意指老处女,此词为英语Old-miss的意译和音译结合体。
(8)方言之别
有些事物的称名等,在台湾是以方言词语的形式流传的,而大陆则有另外的表达形式,由此构成了两地词语的不同,例如:去世——过身,火车站——火车头,父亲——家公,涨价——起价,除夕——年兜。
就大陆而言,也有类似的情形:几十年来,也有不少方言词语进入了普通话词汇中,而其中也有不少是台湾所没有的,早些年的如埋汰整(如整材料整点苹果等)等,近几年的如穷烧托儿等。
(9)简缩之别
台湾词语中,简缩性的词语远比大陆多,其简缩形式往往是对两个相关联的词的减省合并由此,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形:相同的意思,台湾用一个简缩词表达,而大陆则用一个词组来表达例如:女网女子网球,觉识觉悟认识,渴慕渴望羡慕,绩效成绩效果,家饰家庭装饰,民艺民间艺术。
(10)其他区别
除上述六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这就是事物等的命名方式或角度不同由此而产生差异的词语为数极多,例如:水龙头——水喉,末班车——尾班车,秘闻——秘辛,本钱——母钱,搭档——拍档。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